天津市天津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预测卷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272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故宫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在前,为阳)和内廷(在后,为阴)两部分,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原则。故宫全部宫殿,建筑造型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星(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据百度百科等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了中世纪时期的(象征神权至上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转而追求整体的和谐与稳定,力求对称,并将设计与美感效果建立在数学和透视学的基础上:多数建筑通过基本的几何形体来创造出理想的比例。在建筑设计及建造中大量采用(罗马时期的)梁柱系统与拱券结构混合应用;大型建筑外墙多用石材;色彩以白、灰、米黄为主色调,朴素淡雅;在方形平面上加鼓形座和圆顶;穹窿顶采用内外壳和肋骨。这些,都反映出结构和施工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结构、建筑风格是全新的,其中还包含了这一时期的许多科学技术上的成果,如力学上的成就、绘画中的透视规律、新的施工机具等。广场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很大的发展,早期空间多封闭,转向开放。

——张亦林《浅谈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艺术》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京故宫与文艺复兴建筑在建筑艺术上的差异及产生这种差异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西方建筑艺术差异的看法。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幅庞大的壁画,在这里,英雄的战场扩展到宇宙的边界……不可胜数的主题在这漫无边际的原野上汇成一支大军,无限广阔地扩展开来……我们再也听不到什么(琴弦在静寂中低沉地颤动),只有静脉的跳动……英雄在号角声中从死亡的深渊站起。整个乐队跃起欢迎他,因为这是生命的复活

——罗曼罗兰

材料二 (此曲)本欲献给法国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称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最伟大的艺术家总是一定时代的良心和代言人,艺术作品不是在真空中产生的。
材料三 从19世纪开始,西方绘画的变化日新月异,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直到抽象主义,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描述得概括一点,基本上可以说是主观因素不断压倒,以至全部取代客观因素的过程。

——摘编自朱狄《当代西方美学》

(1)指出材料一、二所涉及的音乐作品的名称及所属的流派。你是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最伟大的艺术家总是一定时代的良心和代言人”的?
(2)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浪漫主义绘画、印象主义绘画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各举一个代表作品。19世纪以后,西方绘画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你对文学艺术的发展有何认识?

2.单选题(共20题)

3.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的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段话表明孙中山强调的革命纲领中心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4.
博尔顿和瓦特联手制造第一台蒸汽机时,英国国王前来参观他们的工厂。国王问博尔顿正在忙什么,博尔顿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一种商品。”国王不解地问这商品到底是什么,博尔顿回答说:“是力量,陛下。”这种“力量”带来的直接作用是
A.导致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
B.引发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
C.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普及
D.促进了许多工业城市的形成
5.
大约两千五百年前,普罗泰格拉喊出了一句影响西方至今的口号—“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的准绳。下列思想与其相吻合的是
A.“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智)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
B.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
6.
“深刻的文化产品在思想相对开放和自由的条件下才能大量涌现。在思想禁锢的情况下,人们每说一句话都要小心,每写一个字都要以君主的个人好恶为转移,其聪明才智就会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难以产生伟大的思想作品。”这段话主要指出了
A.民主有利于正确决策B.民主有利于文化发展
C.民主有利于监督政府为公民服务D.民主有利于修正错误
7.
孙炳辉在《德国史纲》中写道:教廷的敲榨激起了人民的反抗。路德愤然站在斗争的前列,他采用当时进行学术探讨的习惯方式,……从而发出了公开反对罗马教皇的信号。这个“信号”直接改变了
A.罗马教会神权
B.神职人员权威
C.灵魂救赎方式
D.宗教礼仪程序
8.
普罗泰格拉曾说:“至于神,我既不能说他们存在,也不能说他们不存在,因为阻碍我认识这一点的事情很多,例如问题晦涩,人寿短促。”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智者的言论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
B.智者否认教会的权威,主张因信称义
C.智者的言论是近代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源头
D.智者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9.
(题文)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对人类而言,未来是相对于现在,对永恒的神而言,他只有现在,他知道我们的未来,但并不是说他决定了我们的未来,而是他视我们的未来如他的现在。”他的观点体现出
A.理性和信仰的结合
B.悲观消极的世界观
C.对神的意志的否定
D.对上帝权威的蔑视
10.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11.
东周时期是一个思想文化大变动、富有创造力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思想文化大变动、富有创造力的表现有
①“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②《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③屈原创作《楚辞》
④小篆成为官方文字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2.
在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都出现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根源在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社会思潮的变化
C.社会上层的倡导
D.传统文化的影响
13.
公元971年,宋太祖敕命刻印佛教《大藏经》,并于983年完成13万块经版的制作,随后就开始印刷。这反映出
A.雕版印刷业较发达
B.活字印刷得以运用
C.佛学成为正统思想
D.政府垄断了印刷业
14.
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提出:“此时的宇宙被描述成运动中的物质,受到充满宇宙的无形的力的控制,无论是地面还是天空,这些力可用数学方式表现出来。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材料中的“普遍法则”指的是
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普朗克的量子论
15.
"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A.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C.主张"中学""西学"相结合
D.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16.
1919年***于《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提出“在人的方面,主张群众联合,向强权者为持续的‘忠告运动',实行‘呼声革命'——面包的呼声、自由的呼声、平等的呼声——(和)‘无血革命'……”对该宣言理解准确的是
A.呼吁社会改革
B.以暴力革命推翻强权
C.组建工人政党
D.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
17.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人物中,其主张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
A.魏源
B.洪仁玕
C.李鸿章
D.严复
18.
1919年***于《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提出“在人的方面,主张群众联合,向强权者为持续的‘忠告运动’,实行‘呼声革命’——面包的呼声、自由的呼声、平等的呼声——(和)‘无血革命, ’……”对该宣言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宣传马克思主义B.用暴力革命推翻强权
C.组建工人政党D.呼吁社会变革
19.
1924年1月,孙中山在解释新三民主义时说:“本党既服从民生主义,则所谓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集体主义,均包括其中。”这说明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
A.致力于谋求实现社会公平
B.主张实现社会公有制
C.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土地
D.与社会主义本质相同
20.
《辞海》是我国权威性的大型综合性辞典,它的每一次编修,都忠实地记录了历史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脚步。第六版《辞海》就收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条目。如果我们在第六版《辞海》中查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会看到
A.它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
B.它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它在中共十五大上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D.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成果
21.
***在1930年给林彪的信中指出,必须采取“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据此可知
A.***的思想与当时党中央革命思想一致
B.***已找到中国革命正确道路
C.***已成为事实上新的领导核心
D.***的革命理论已经走向了成熟
22.
“感动中国”评委会曾对某位杰出人物有这样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就是
A.袁隆平
B.钱三强
C.邓稼先
D.李四光

3.选择题(共2题)

23.如图,一圆形金属环与两固定的平行长直导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环的圆心与两导线距离相等,环的直径小于两导线间距.两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向下的恒定电流.若(   )

24.

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中提到:“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此说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