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5题)
1.
在近代西方代议制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英美两国各具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材料二体现了1787年宪法的哪些基本原则?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近代西方代议制度所起的积极作用。
材料一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材料二体现了1787年宪法的哪些基本原则?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近代西方代议制度所起的积极作用。
2.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近代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
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固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同时,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2)材料二中“原则”的实施有何意义?
(3)材料三中的“会议”在何地召开的?在会上周恩来提出了怎样的方针?
(4)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奉行的外交政策。
材料一
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
——***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固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
——周恩来(1954年)
材料三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同时,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
——周恩来(1955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实施的外交方针。(2)材料二中“原则”的实施有何意义?
(3)材料三中的“会议”在何地召开的?在会上周恩来提出了怎样的方针?
(4)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始终奉行的外交政策。
3.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政府纷纷进行政策调整,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由此发生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和失业情况
材料二 1933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局,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工程,包括开凿内陆水道、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它保护了3000万英亩的农田,使整个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
(2)材料二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哪项措施?简要说明该举措取得的成效。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施行的特点。
材料一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和失业情况
国别 项目 | 美国 | 德国 | 英国 | 法国 | 日本 |
工业下降 | 46.2% | 40.6% | 28.4% | 16.5% | 8.4% |
外贸缩减 | 70% | 69.1% | 50% | 48% | 50% |
失业人数 | 1700万 | 600万 | 近300万 | 85万 | 300万 |
材料二 1933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局,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工程,包括开凿内陆水道、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它保护了3000万英亩的农田,使整个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
——《图说历史课程标准》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2)材料二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哪项措施?简要说明该举措取得的成效。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施行的特点。
4.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农业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与此同时,传统经济政策却出现了背离世界发展大势的趋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2)根据材料二、三,概况清政府奉行的经济政策。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政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三 1757年,清政府关闭厦门、宁波等港口,只留广州一处与外国进行贸易,并规定不许中国官吏与外商直接贸易,由十三行办理一切进出口贸易。——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
(1)材料一中的“本”“末”各指什么?(2)根据材料二、三,概况清政府奉行的经济政策。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政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5.
在中华民族为独立和富强而奋斗的历程中,孙中山、***、邓小平以其卓著的理论贡献和实践精神,成为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强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2)根据材料二,归纳***提出的中国革命道路。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说明材料三中的观点在中共十四大得到怎样的创新?邓小平理论被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
(4)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举出三位伟人共同的精神品质。
材料一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强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大总统誓词
材料二 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争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材料三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为之奋斗的革命目标。(2)根据材料二,归纳***提出的中国革命道路。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说明材料三中的观点在中共十四大得到怎样的创新?邓小平理论被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
(4)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举出三位伟人共同的精神品质。
2.单选题- (共21题)
6.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是谭嗣同1896年春写的一首诗。导致“匹万万人齐下泪”的事件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
B.《北京条约》的签订 |
C.《马关条约》的签订 |
D.《辛丑条约》的签订 |
12.
某次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该“会议”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6.
下图是中国、美国、德国的制造业产量分别占世界制造业总产量的份额。其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主要得益于


A.世界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 |
B.最早进行殖民扩张掠夺 |
C.充分利用科技革命成果 |
D.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
24.
历史探究性学习中,小明同学对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有浓厚兴趣。他可以查阅的资料是
A.《四洲志》《海国图志》 |
B.《变法通议》《天演论》 |
C.《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
D.《文学改良刍议》《狂人日记》 |
25.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A.参与研制第一颗原子弹 |
B.参与神舟五号宇宙飞船研制 |
C.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
D.参与巨型计算机的研制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