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5题)
材料一:随着“代议制民主”概念的形成和逐渐流传,民主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化。不仅古代“直接民主”是“民主”,而且近代“间接民主”也是“民主”。
——摘自《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等
材料二:《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等。
材料三: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国家权力公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分别由国会(分参、众两院)、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议会议员都由选举生产,众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
(1)材料一中的古代“直接民主”发源于希腊哪个城邦?该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出1787年宪法的立法原则。该宪法在近代世界法制史上有何地位?
(4)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近代“间接民主”制的本质是什么?
材料一: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跑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摘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材料一涉及的机构是什么?该机构的设置产生了什么影响?(2)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确立了哪三大政治制度?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趋势的认识。
材料一:中国近代早期部分民族工业简表
时间 | 地点 | 创办者 | 企业名称 |
1866年 | 上海 | 方举赞、孙英德 | ① |
1872年 | 广东 | ② | 继昌隆缫丝厂 |
材料二:民国初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销售量示意图:
① ②
(2)材料二中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经营状况如何?这一时期该公司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3)在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哪里?
材料一:美国波音公司的777型客机由13.25万个主要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由全世界的545家供应商生产。其中,8家日本供应商制造飞机机身、机门和机翼,1家新加坡供应商制造机头起落架的舱门,3家意大利供应商制造机翼阻力板。
材料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
国家类别 | 1970年 | 1992年 |
32个发展中国家 | 108美元 | 279美元 |
2个发达国家 | 3129美元 | 22185美元 |
——《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2)材料二主要反映了这种趋势下存在什么问题?这一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联系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政府如何应对这种趋势的挑战?
材料一 普罗塔戈拉说:“人类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 彼特拉克说:“我自己是凡人,只追求凡人的幸福。”“忽视或蔑视人的本性、人生的目的以及人们的来处和归宿,这对我们又有何益处呢?”
材料三 卢梭指出:“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
(1)材料一中,普罗塔戈拉把人置于什么样的地位?(摘抄原文不得分)
(2)材料二中,彼特拉克宣扬了什么思想?
(3)据材料三,归纳卢梭的思想主张。
(4)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西方人文精神发展过程中的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2.单选题- (共24题)
A. 英国
B. 法国
C. 日本
D. 德国
A.《共产党宣言》发表 |
B.第一国际成立 |
C.巴黎公社诞生 |
D.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
A.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 B.中苏关系恶化 |
C.两种社会制度矛盾完全消失 | D.两极格局结束 |
A.丝绸之路的开通 | B.商帮与会馆的出现 |
C.新航路的开辟 | D.工业革命的开展 |
A.工场手工业时期 | B.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 D.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 |

A.氢弹试爆成功 | B.原子弹试爆成功 |
C.“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 D.“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单选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