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6年1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2703

试卷类型:学业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1

1.材料分析题(共5题)

1.
   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经历了专制到法治的逐步演进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三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指出材料一中图7所示中央行政制度的名称。与图7相比,图8的中央机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由哪次会议制定的?其性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归纳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发展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政治文明发展趋势的认识。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事情的本质而言,“冷战”是美苏双方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和对外战略相互矛盾和相互冲突的结果,是双方相互遏制和相互对抗的产物。

——张盛发《斯大林与“冷战”》

材料二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三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他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由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

——亨利·基辛格(1993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结束后导致美苏两国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和瓦解的标志。
(3)材料三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一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影响。
3.
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缩短”了人类的空间距离,大大加速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随着大吨位轮船在海上开始取代帆船……铁路网的建设,极大地降低了货物的运输费用,便利了国际间的贸易,使各国的国内市场逐渐汇合成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扩大了世界商品的行销空间。

——摘编自黄鲁成《国际贸易》

材料三 

(1)观察材料一,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新式交通工具有何进步之处?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交通运输工具革新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3)材料三所示的这种交通工具最早出现在哪次工业革命中?奔驰公司的制造分工情况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4.
经济体制的变革与创新是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

(1)将材料一中空缺部分的内容补充完整。
(历史事件)
(历史意义)
(2)材料二的粮食产量变化得益于哪一改革措施?该措施对我国农村经济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邓小平阐明了什么观点?在此基础上,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什么?
5.
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戈拉


材料三 我不同意你所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伏尔泰

(1)材料一关注的对象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图1人物的代表作是什么?公开反对图2这种做法的德国代表人物是谁?
(3)根据材料三,指出伏尔泰的思想主张。
(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西方人文精神发展过程中的哪几次思想解放运动?

2.单选题(共24题)

6.
“他(梭伦)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他“解救贫困者”的措施是
A.废除债务奴隶制
B.成立陪审法庭
C.组成四百人会议
D.实行财产等级制
7.
罗马法制史上第一部有单可循的成文法是
A. 习惯法
B. 万民法
C. 公民法
D. 《十二铜表法》
8.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它标志着
A.君主专制的加强
B.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C.民主共和制的确立
D.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9.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该规定体现了
A.联邦制原则
B.民主原则
C.权力制衡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
10.
太平天国运动中,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潮流相符的事件是
A.定都天京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提出《资政新篇》
D.进行北伐和西征
11.
近代史上,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而斗争的爱国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下图场景发生在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
从2014年起,我国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13.
在社会主义发展运动史上,工人阶级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新中国的建立
14.
被誉为新中国“外交之魂”的周恩来总理,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是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求同存异”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5.
结束中美之间20多年的敌对状态,标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事件是
A.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C.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D. 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16.
17世纪,在欧洲殖民舞台上有“海上马车夫”这称的国家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17.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的货币是
A.美元
B.日元
C.欧元
D.人民币
18.
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它最早出现于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19.
下图中,民国初年纺织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A.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C.一战使欧洲列强减少了对华商品输出
D.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20.
下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查阅的资料书目。据此判断,该同学探究的主题是
A.唐诗
B.宋词
C.元曲
D.明清小说
2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候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末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术始于元朝
22.
中国书法艺术绵延三千多年,名家代有所出。被称为“书圣”的东晋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欧阳询
C.颜真卿
D.柳公权
23.
牛顿曾说:“把简单的事情考虑得很复杂,可以发现新领域。”他在物理学“新领域”的成就是
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
24.
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中指出:“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生则自由亡。”与材料相对应的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A.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B.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25.
他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合,撰写了《孔子改制考》等著作。“他”指的是
A.严复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康有为
26.
图5是***的手迹。它创作于
A.井冈山斗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D.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27.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根本保证。其中“百花齐放”主要针对
A.政治领域
B.经济领域
C.学术领域
D.艺术领域
28.
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是
A.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C.氢弹爆炸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9.
19世纪前期,揭露金钱社会的罪恶与丑陋,被誉为“社会百科全书”的著作是
A.《哈姆雷特》
B.《唐璜》
C.《人间喜剧》
D.《战争与和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单选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