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法国年鉴派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提出过“世界时间”的概念。依据他的观点,人类文明的进步并不均衡地发生在地球的每一个地方,相反,它只出现在少数的两到三个地方,这些地方所呈现的景象代表了那个时期人类文明的最高水平。下表是不同时期“世界时间大挪移”的概况。
公元前202—220年 | 中国西安、洛阳 |
罗马 | |
6世纪以后 | 中国 |
13世纪以后 | 逐渐向西方转移 |
18世纪 | 世界时间的钟摆彻底离开了中国 |
请结合世界史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炼一个认识,并对其进行阐述,也可以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并作说明。(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材料分析题- (共3题)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北周武帝曰:“佛经广叹崇建图塔,壮丽修造致福极多。此实无情何能恩惠,愚人相信倾竭珍财徒为引费”;“父母恩重沙门不敬,悖逆之甚国法不容,并退还家,用崇《孝经》”;“佛生西域寄传东夏.原其风教殊乖中国,……既非正教所以废之”;“佛图遍海内,士女为僧尼者十六七,縻费公私岁以巨万”;“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
——摘编自道宣《广弘明集》
材料二 北周武帝不顾世俗偏见,从公元574年到578年,他下令“毁破前代关山西东数百年来官私所遣一切佛塔,扫地悉尽。融刮圣容,焚烧经典。八州寺庙,出四十千,尽赐王公,充为第宅。三方释子,灭三百万,皆复军民,还归编户。”
——摘编自费长房《历代三宝记》
材料三北周武帝灭佛,时间较长,涉及面广,触动深,成绩很可观,这一点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因此当时有人称赞说:“帝独运远略罢之(指灭佛),强国富民之上策”。灭佛事实上也起到了“民役稍希,租调年增,兵师日盛。东平齐国(指北齐),西定妖戎,国安民乐”的作用。正因为北周成功的灭佛运动,才使它国力大大增强,为灭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周武帝灭佛的主要理由。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北周武帝灭佛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北周武帝曰:“佛经广叹崇建图塔,壮丽修造致福极多。此实无情何能恩惠,愚人相信倾竭珍财徒为引费”;“父母恩重沙门不敬,悖逆之甚国法不容,并退还家,用崇《孝经》”;“佛生西域寄传东夏.原其风教殊乖中国,……既非正教所以废之”;“佛图遍海内,士女为僧尼者十六七,縻费公私岁以巨万”;“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
——摘编自道宣《广弘明集》
材料二 北周武帝不顾世俗偏见,从公元574年到578年,他下令“毁破前代关山西东数百年来官私所遣一切佛塔,扫地悉尽。融刮圣容,焚烧经典。八州寺庙,出四十千,尽赐王公,充为第宅。三方释子,灭三百万,皆复军民,还归编户。”
——摘编自费长房《历代三宝记》
材料三北周武帝灭佛,时间较长,涉及面广,触动深,成绩很可观,这一点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因此当时有人称赞说:“帝独运远略罢之(指灭佛),强国富民之上策”。灭佛事实上也起到了“民役稍希,租调年增,兵师日盛。东平齐国(指北齐),西定妖戎,国安民乐”的作用。正因为北周成功的灭佛运动,才使它国力大大增强,为灭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周武帝灭佛的主要理由。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北周武帝灭佛产生的影响。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除了隐瞒中美军人之间的隔膜,美新处(美国新闻处简称)还刻意不报道国民党军队中的负面新闻,以突出中国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英勇形象。每周战争信息署下发的《中央指令》都会就如何“称赞中国”做出具体指示,它要求美新处利用“最新的有利于国统区的正面
材料 ”,“避免使用那些给人留下对中国形势心灰意冷或沮丧印象的材料 ”。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美新处美化中美两国新形象。
材料一 除了隐瞒中美军人之间的隔膜,美新处(美国新闻处简称)还刻意不报道国民党军队中的负面新闻,以突出中国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英勇形象。每周战争信息署下发的《中央指令》都会就如何“称赞中国”做出具体指示,它要求美新处利用“最新的有利于国统区的正面
材料 ”,“避免使用那些给人留下对中国形势心灰意冷或沮丧印象的材料 ”。
——摘编自王睿恒《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宣传中的中国形象》
材料二 在美新处的对华宣传中,先进的科学技术亦得益于美国的政治制度。战争信息署首拍摄大量科学短片在中国放映,目的不仅是普及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展现一个鼓励科技发展、促进人类进步的美国形象。像《电化农村》、《输油管》和《吉普车自传》这些影片,在中国放映时都受到民众的热议。——摘编自王睿恒《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宣传塑造的美国形象》
(1)根据材料概括一、二,概括指出美新处在塑造中美两国抗战形象上的异同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美新处美化中美两国新形象。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陈云是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在延安整风中他提出了蕴涵着哲理的15个字,即:“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并精辟地指出:“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我的体会就是这十五个字。前九个字是唯物论,后六个字是辩证法,总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建国初期,陈云具体组织领导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在这个过程中,陈云较早发现我国经济体制的一些弊端。八大之前,陈云就提出“苏联十月革命后,市场完全死了。我们今天也把市场搞得很死。若不注意解决这一问题,天下就会大乱”。同时,陈云认为要吸收资本主义经营管理的合理因素。改开放以后,他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陈云主张中国的改革开放必须稳步推进。他说:“做工作,不能只想快。慢,稳,少走弯路,走弯路的损失比慢的损失多。”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云思想的核心及历史影响。
材料 陈云是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在延安整风中他提出了蕴涵着哲理的15个字,即:“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并精辟地指出:“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我的体会就是这十五个字。前九个字是唯物论,后六个字是辩证法,总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建国初期,陈云具体组织领导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在这个过程中,陈云较早发现我国经济体制的一些弊端。八大之前,陈云就提出“苏联十月革命后,市场完全死了。我们今天也把市场搞得很死。若不注意解决这一问题,天下就会大乱”。同时,陈云认为要吸收资本主义经营管理的合理因素。改开放以后,他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陈云主张中国的改革开放必须稳步推进。他说:“做工作,不能只想快。慢,稳,少走弯路,走弯路的损失比慢的损失多。”
——据《陈云: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等
(1)根据材料,概括陈云的主要思想主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云思想的核心及历史影响。
3.单选题- (共11题)
5.
两千多年前,中国先人通过观察等活动,探寻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凝练成了“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
A.历代气象的变化有规律可寻 |
B.中国先人有“道法自然”的理念 |
C.重农抑商政策对科技发展有影响 |
D.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可控性 |
6.
学者将唐诗与宋诗的区别概括为“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君主喜好的改变 |
B.中枢权力重心的转移 |
C.传统经济政策的瓦解 |
D.社会思潮变动的影响 |
7.
先秦以来,周公因"辅幼归政"的形象而备受世人推崇。然而,东汉建立后,周公的形象便完全退居到臣子的位置上,他那些“践祚当国”“摄行天子事"的壮举也不再被人们轻易提起。这一变化反映出
A.君权神授思想影响增强 |
B.儒学因王莽篡汉受到冲击 |
C.儒家纲常伦理得到强化 |
D.东汉后儒学重新成为正统 |
8.
14-16世纪罗马经历了约40余位教皇,教皇们不仅雇佣人文主义者进行艺术创作,给教堂进行富丽堂皇的包装,还有借助人文主义者们的才能对教会进行统治。甚至有诸多教皇是由人文才能而登上权力巔峰。这反映出
A.人权至上思想占据主流 |
B.人文主义思想冲击了社会观念 |
C.人文主义思想源于宗教 |
D.文艺复兴运动开启了宗教改造 |
10.
中科院院士路甬详说,量子论和相对论己经共同成为20世纪人类科技文明的基石,也从哲学上根本改变了人们关于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的认识。这表明量子论和相对论
A.是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革命理论 |
B.其价值包含科技和社会思想的解放 |
C.奠定20世纪现代科技的理论基础 |
D.主要历史价值是促进了哲学的发展 |
11.
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和科学,但是《新青年》从创刊到终刊所发表的文章中专门讨论民主和科学的合计不超过10篇。而同时期《申报》等新闻媒体和保守派对《新青年》关注的焦点却多集中于文学革命。出现这一现象说明
A.新文学是传播民主科学的载体 |
B.国民并不关心民主科学的实质 |
C.新文化运动具有形式主义倾向 |
D.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
12.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渐成报纸文章的熟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许多人用这些名词命名。这主要反映了()
A.“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文化主流 |
C.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 |
D.实行制度变革的意识开始萌发 |
13.
1952年3月,***在修改中共中央统战部的一个文稿时写道:“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即允许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存在的时期”,“不允许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有自己的立场和思想”的想法,是“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是一种幼稚可笑的思想”。这表明***
A.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重大的发展 | B.认识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 |
C.承认当时国内存在阶级对立和斗争 | D.认为资产阶级应该保留自己的立场 |
14.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同时嫦娥工程也有很多技术和尝试是开创性的。这是中国“大国雄心”的展示,因为“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是不会试图飞到月球的”。这表明( )
A.中国已经是世界的超级大国 |
B.航天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 |
C.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 |
D.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的地位 |
15.
爵士乐是一种具有美国印记的音乐,在黑人文化和白人文化的碰撞下,从一种被人歧视的低级音乐,走向大众音乐,逐渐成为今天被全世界瞩目并获得全球化发展的音乐形式。这说明
A.反种族歧视成为现代主义音乐的主题 |
B.美国文化代表了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 |
C.现代主义音乐具有时代性和群众性的特征 |
D.黑人社会地位的提升促进了爵士乐的传播 |
4.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