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区2017-2018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4264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7/3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一带一路”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古老的丝路正在焕发新的生命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离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的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丝绸之路是汉朝探索出来的,让中国融入世界,并渐而有发言权和影响力的一条大国之道。

﹣﹣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材料二 当宋朝被赶出中国的北部并在长江以南的杭州重新建都时,中国对外贸易的程度大大提高了。……宋朝比大多数中国其他朝代更倚重商业税收,因而鼓励了港口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当时的主要港口是泉州。宋朝为出口贸易发展起大规模的陶器生产,江西的景德镇因精于烧制陶器的窑炉技术而兴旺起来。”

﹣﹣(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材料三 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

﹣﹣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对外贸易发达的原因及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的特点,这一特点产生的最大的负面影响是什么?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96年初,张之洞派晚清状元张謇在通州设立商务局,张赛心系实业,设立大生纱厂,他试图通过官商合办来集股筹款,但收效甚微,后通过朋友将洋务企业湖北织布局搁置的官机以官股入股,1899年勉强开车生产,1901年在两江总督张坤一的支持下建成纱厂原棉基地——通海是牧公司,后又创办广生油厂、复断面粉厂等,逐步形成工业区。一战期间,张謇进一步扩大规模,注重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技术,逐步使南通成为中国早期民族工业基地之一,张謇成为苏北著名实业家。
——摘编自凤凰网《重读张謇》等
材料二涩泽荣―早年访欧后被日本明治新政府选拔为民部省长官,1873年他辞去职务,开始建立第一个国立银行,还帮助建立了王子造纸厂、大阪纺织厂等,据统计,由他参与创立的企业总数达500多家”他主张广泛筹集社会资金来创办企业,他认为,国家要达到真正的独立,既要发展本国现代产业,也要培养具有自由平等精神的新知识人才,他一方面把实业家和实业界组织起来,向政府提出政策体议;一方面注意实业教育的普及和实业道德的熏陶,晚年时他致力于社会教育事业和国际友好往来,涩泽荣一为日本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日)中井英基《张謇与涩泽荣一;日中近代企业家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謇创办实业的发展历程并说明时代背景。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謇与涩泽荣―在创办实业过程中的共同特点。

2.单选题(共17题)

3.
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有“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民谣。这说明该地
A.手工工厂普遍建立起来
B.农业生产地位下降
C.手工业实现专业化生产
D.农工商业协调发展
4.
某学者指出,欧洲中世纪粮食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四倍,而云梦秦简材料则显示,中国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古代
A.社会安定B.精耕细作
C.重农抑商D.科技领先
5.
(题文)在反映中国古代历史的影片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大作坊里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这种手工业的经营形态是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个体小企业
6.
中国古代未能成为“海上强国”和未能出现“商业革命”的共同原因,包括①封建制度阻碍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的发展②封建政府采取闭关自守和压制贸易发展的政策,限制了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③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未成为新的社会经济基础④封建剥削沉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③
7.
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材料主要反映了
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B.沿海居民生活艰难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海禁政策后果严重
8.
1492年10月12日,他在航海日志中写进,我们收起所有的船帆,只靠一张主帆前进。然后我们抛锚,等待天亮。这是一个星期五,我们到达了一个海岛,在印第安人的语言里,它叫‘瓜那哈尼’。”材料中的“他”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9.
16-18世纪上半期的西方殖民扩张被称作“早期殖民扩张”。该时期的殖民扩张
A.以商品输出为主要方式
B.以资本输出为主要方式
C.以工业革命为主要推动力
D.主要手段是血腥的、赤裸裸的抢劫掠夺
10.
“从16世纪30年代到17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物价普遍上涨了3倍左右。英国、法国等国家的物价则上涨了约2倍……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然而资本在西班牙、葡萄牙、中国都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上述材料不包含的信息是
A.殖民掠夺积累大量财富,引发欧洲价格革命
B.中国古代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C.中国的农业文明不利于工商业发展
D.正常贸易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11.
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不符的是
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
B.化学工业的发展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C.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交通领域的革新
12.
“1837年,年仅18岁的维多利亚登上了英国王位,……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感到骄傲和自豪。维多利亚决定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万国博览会,通过展示各种新奇产品来……炫耀她治下的国度在世界舞台上的绝对实力与出色风采。”维多利亚女王的自信来自于
A.工业革命的开展B.电气时代的到来
C.石油储备的丰富D.垄断组织的出现
13.
资本主义黄金时期的乌托邦在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但又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乌托邦”根源于近代社会性质
B.“黄金时期”指的是甲午战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C.列强卷土重来导致“转瞬即逝”
D.欧洲列强放松经济侵略是发展的主要原因
14.
鸦片战争后,松江府所属州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占十中之二”,原来不种棉花的华亭县也开始“改禾种花”。由于扩种经济作物,原来是余粮区的浙江余姚成了缺粮区;广东则靠越南、缅甸每年输入百万石大米维持。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传统的“南稻北粟”格局改变
C.自然经济统治地位的丧失
D.资本主义萌芽在棉纺织业领域首先兴起
15.
下表是1980年部分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它们反映了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未得到中央认可
B.分田单干、包产到组不得人心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失败
D.改革带有艰难性还会面临风险
16.
1984年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文件,规定了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产品销售、产品价格定价等权利,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这一规定的核心内容是(    )
A.扩大国家财源B.增强企业活力
C.变公有为私有D.实行市场经济
17.
英国前驻华大使、邓小平传记作者理查德·埃文斯爵士说:“邓小平是一位伟大的人物,是20世纪下半叶世界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确立了中国持续发展的前进方向。”邓小平确立的“中国持续发展的前进方向”是[来源:学#科#网]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8.
“青少年不仅喜欢电影,还把电影当成一种学校。他们模仿电影明星,讲电影上的笑话,摆演员的姿势,学习两性之间的微妙举止,因而养成了虚饰的老练。”这段材料表明电影的出现对青少年产生的最为重要的影响是
A.电影成为青少年重要的娱乐方式
B.电影是教育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学校
C.电影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具有引导作用
D.电影提升了青少年的审美情趣
19.
下图是美国1921-1945年社会经济发展某一指数的趋势图。联系所学知识判断该图最有可能是
A.工业生产发展指数趋势图
B.银行存款总量趋势图
C.居民之间贫富差距系数的趋势图
D.农业生产发展指数趋势图

3.选择题(共1题)

20.

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