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国不仅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而且最早宣布建成“福利国家”。
材料一 随着英国圈地运动发展,社会矛盾尖锐。16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形成了以征收济贫税为主的整套济贫制度。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1834年《济贫法修正案》通过,不再无条件救济有工作能力的人,贫困劳工得到救济的唯一办法是参加工作。
材料二 1942年,英国的贝弗里奇报告提出:保障人人有免于贫困、疾病、愚昧、污染和失业的自由权力;所有家庭应按统一标准上缴捐款和领取津贴而不受收入的限制;社会保障应实行统一的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可通过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自愿保险等三种办法进行。1943年,政府基本上接受了报告的原则。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圈地运动和工业革命时期济贫制度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分析政策调整的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贝弗里奇报告”中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设想。
(3)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现代西方福利制度”。
英国不仅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而且最早宣布建成“福利国家”。
材料一 随着英国圈地运动发展,社会矛盾尖锐。16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形成了以征收济贫税为主的整套济贫制度。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1834年《济贫法修正案》通过,不再无条件救济有工作能力的人,贫困劳工得到救济的唯一办法是参加工作。
材料二 1942年,英国的贝弗里奇报告提出:保障人人有免于贫困、疾病、愚昧、污染和失业的自由权力;所有家庭应按统一标准上缴捐款和领取津贴而不受收入的限制;社会保障应实行统一的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可通过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自愿保险等三种办法进行。1943年,政府基本上接受了报告的原则。
——张红《现代西方福利制度评析》
材料三 贝弗里奇报告是英国现代福利国家的奠基石……今后在福利措施上可能会有激烈的政治斗争,但根本否定福利国家的基础,是任何政党都不敢轻举妄动的事。——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圈地运动和工业革命时期济贫制度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分析政策调整的作用。
(2)据材料二,概括“贝弗里奇报告”中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设想。
(3)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现代西方福利制度”。
2.
人类文化具有多样性,但在某些发展阶段又具有特定的相似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代后期,社会文化不要求“人人圣贤”,而要“人人世乐”,功名利禄的渴求不再占据生活第一位,都市人一般“兰膏明烛”、“二八递代”即喝酒聚会,谈情说爱;知识分子则收藏,琴棋书画会友,或邀友畅游。社会风尚一变前期的“简质”,取代以“导奢导淫”之风,礼拜金钱之风,“好色”、“好货”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可以说是市民文化对封建伦常的全面威胁。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后期社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不同之处并简析其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化与同时期中国文化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的时代精神”出现的背景。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材料一 明代后期,社会文化不要求“人人圣贤”,而要“人人世乐”,功名利禄的渴求不再占据生活第一位,都市人一般“兰膏明烛”、“二八递代”即喝酒聚会,谈情说爱;知识分子则收藏,琴棋书画会友,或邀友畅游。社会风尚一变前期的“简质”,取代以“导奢导淫”之风,礼拜金钱之风,“好色”、“好货”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可以说是市民文化对封建伦常的全面威胁。
——摘编自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
材料二 “人的觉醒”与“人的发现”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人的觉醒”除表现为对知识的推崇外,还体现为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在彼特拉克的《歌集》中,他抒发了对情人劳拉真挚的爱,以绚丽多姿的笔墨描写劳拉的形体美与精神美。他对劳拉的爱,不像但丁只是精神上的,而是“同时爱她的肉体和灵魂”。在薄伽丘的笔下,人性是具体可感的,是两情相悦的爱恋。——肖四新《人文精神的张扬与反思》
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后期社会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不同之处并简析其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化与同时期中国文化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的时代精神”出现的背景。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3.
文艺作品往往随着时代变迁而呈现出鲜明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启蒙学者们认为,按照他们的思想推翻封建统治之后,一切“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可是,事实却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法国大革命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使贫富的对立变得更加尖锐,资产阶级的恶德败行以最丑恶的形式表现出来。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言“博爱”在竞争的诡计和嫉妒中获得了实现。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了刀剑,成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为此,文艺领域的一些人把对革命之后现实的不满转向了对内心情感的关注。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封建统治被推翻后的社会状况与社会情绪。
(2)材料描述了哪种文艺潮流产生的历史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以法国的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为例说明其特征。
材料 启蒙学者们认为,按照他们的思想推翻封建统治之后,一切“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可是,事实却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法国大革命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使贫富的对立变得更加尖锐,资产阶级的恶德败行以最丑恶的形式表现出来。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言“博爱”在竞争的诡计和嫉妒中获得了实现。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了刀剑,成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为此,文艺领域的一些人把对革命之后现实的不满转向了对内心情感的关注。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封建统治被推翻后的社会状况与社会情绪。
(2)材料描述了哪种文艺潮流产生的历史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以法国的文学作品和美术作品为例说明其特征。
2.单选题- (共11题)
4.
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前,一个人只要父亲是雅典公民就能获得公民身份,而不必考虑其母亲的身份。但到伯利克里时期却通过法令,规定公民只有娶合法身份的女性,他们所生的孩子才能获得公民资格。这一变化从本质上说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中
A.旧法律已无法适应新情况 | B.女性逐渐成为重要参与者 |
C.公民政治经济权利的扩大 | D.民主的精神日趋走向没落 |
5.
美国的开国元勋杰斐逊认为:“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基于这一理念,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
A.确立了两党对峙格局 |
B.规定了总统两届任期 |
C.加强了地方政府权力 |
D.贯彻了分权制衡原则 |
6.
某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人口的变化时,根据相关资料编制了下面的表格。据表格信息,推断导致此时期三省人口锐减的最主要因素是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战争的冲击 |
B.通商口岸开放后对人口的吸引 |
C.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恶果 |
D.近代工业兴起对劳动力的吸纳 |
7.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运动陆续在东北各地兴起,建立了上百支抗日游击队。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将民族利益放在首位 |
B.开始建立自己的武装 |
C.已经赢得长征的胜利 |
D.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
8.
唐后期,武进开凿孟渎,引江水溉田四千顷。《新唐书》记载:“天下大计,仰于东南”。这表明当时
A.兴修水利是江南发展的唯一因素 | B.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江南地区 |
C.江南地区的粮食生产居全国首位 | D.江南粮食高产推动地域商帮出现 |
9.
下面的图表是对我国新时期经济运行方式在四个年份中的变化情况的描述。图表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我国


A.市场调节已完全确立 |
B.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 |
C.对农业加大市场引导 |
D.放弃宏观的经济管理 |
10.
宗教改革在欧洲近代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封建王侯、普通民众、教会内部的宗教人士都参与其中。下列叙述中,反映普通民众愿望的是
A.“增加真正之宗教束缚耳” |
B.“脱离罗马教会之束缚而自立” |
C.“恢复教会之美风,由之恢复其威力” |
D.“各国皆有治理其境内诸事之权利” |
11.
宋代的印刷技术发达,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历史现象说明
A.国家治理推动了技术发达 |
B.技术进步推动了社会发展 |
C.科举制度取得突破性进展 |
D.宋词兴盛推动了文化普及 |
12.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出现过两个“黄金时代”,第一个阶段是1850~1914年,第二阶段是1950~1973年。推动这两个“黄金时代”出现的最主要因素是
A.国家干预加强 |
B.国际合作和谐 |
C.科学技术发展 |
D.第三产业兴起 |
13.
一位科学家曾根据某一理论提出三大预言:引力场实际上是一个弯曲的时空;在强引力场中光谱将向红端移动;引力场会使光线发生偏移。这一理论
A.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
B.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 |
C.奠定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基础 |
D.确认了物体宏观运动的规律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