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259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7/12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魄的逃亡史。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

——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

材料二 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

——《邓小平文选》第2卷

材料三 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少部分人获得了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

——《邓小平年谱》

材料四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逃港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政策?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邓小平改革的着眼点发生了什么变化?
(3)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的宗旨是什么?这主要反映了邓小平的什么品质?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然而,100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100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
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诸于众。

——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节选)

材料二 让我们不要为了解除自己对自由的饥渴,而喝下那杯愤懑和仇恨的毒酒。我们必须永远以尊严和纪律这些崇高的准则来指导我们的斗争。我们决不允许把我们的这种具有创造性的抗议活动蜕化,演变成为一场暴力行动。我们必须一次又一次地攀登崇高的境界,要以精神力量对付暴力行动。

——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是指谁?这位美国人签署《解放宣言》有何进步作用?
(2)材料一中马丁·路德·金集会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这种具有创造性的抗议活动”是指什么?马丁·路德·金主张用什么方式争取人权?

2.单选题(共18题)

3.
“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选自易中天《我们的反思》)材料中的“精巧的设计”是指
A. 英国《权利法案》
B. 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
C. 美国1787年宪法
D.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4.
***著名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抒发了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这首《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粉碎国民党的第四次军事“围剿”
C.开辟了抗日战争的战场
D.胜利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
5.
《共产党宣言》是近年来美国教育部公布的“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一,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美国中学生可以了解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②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③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④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6.
《青藏高原》唱响全国:“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呀啦索,那可是青藏高原”。下列哪些事件给西藏地区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①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③1965年西藏自治区的成立
④改革开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7.
周恩来总理曾说:“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结果表明,国际间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的。”能够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A. “三个世界”理论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不结盟原则
D. 国家主权理论
8.
约瑟夫·奈教授在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围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与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
B.冷战结束后.美同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C.从某些角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D.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
9.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10.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有人认为,“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因为该年
A.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的开放局面
11.
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是因为
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
C.资本主义的萌芽D.商业经济的发展
12.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从中得出的信息最确切的是
A.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
B.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
C.市的启闭不再受官方统一规定时间限制
D.江南经济的繁荣
13.
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互联网的诞生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14.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他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A.发展了人文主义
B.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C.抨击了封建制度
D.否定宗教作用
15.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机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D.雨果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16.
《贞观长歌》塑造了李世民及魏征、房玄龄等历史人物形象。下列镜头在剧中有可能出现的是
A.魏征高声吟诵“大江东去浪淘尽”
B.唐太宗正聚精会神欣赏《墨梅图》
C.房玄龄用楷书书写奏折,陈述国事
D.御书房悬挂着文徵明的书法作品
17.
1921年,有人谈到:“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清政府查禁《孔子改制考》
B.袁世凯提倡“尊孔复古”
C.新文化运动号召“打倒孔家店”
D.日本侵略者利用儒家经典进行奴化教育
18.
世界杯足球赛可谓全世界球迷的节日。1990年第十四届世界杯在意大利举办时,一个英国球迷去意大利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助威。他可以
①持欧盟护照进入意大利   ②在罗马街头观看比赛电视直播
③和苏联球迷交换纪念品   ④收听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新闻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
19.
马克思说“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下列作品与这一时代有关的是
A.《人间喜剧》
B.《老人与海》
C.《悲惨世界》
D.《等待戈多》
20.
司汤达说:“历史学家的第一先决条件就是没有发明能力。”他强调的是历史学家
A.研究历史时所作的推论应是对历史的发现而非发明
B.研究历史时不能有自己的观点
C.研究历史的素材都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D.面对历史,历史学家往往无能为力

3.选择题(共1题)

21.

填上适当的单位或数值.

(1)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速度为30 {#blank#}1{#/blank#} ;

(2)人的头发直径约为70  {#blank#}2{#/blank#} ;

(3)声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15℃)下的传播速度是 {#blank#}3{#/blank#} m/s.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