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大致以辛亥革命为界分为晚清新政时期和民国时期。1896—1911年间,仅上海一地,就成立了100多家出版机构。从1900年至1911年间,我国共译书籍1599种。这些翻译书籍,译自日文、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或其他语种,而以日文居多。此时期的译著涉及到哲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历史学、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方面。由于晚清教育体制的一系列变化,以出版新式教科书为主的出版机构也大量出现。晚清在上海、汉口等地,通俗文化以它鲜明的大众性也迅速崛起,故以出版小说为主的出版机构这时也蔚为可观。在1905年前后,民营出版业迅速发展,特别是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的出现和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出版业的双峰。
——摘编自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材料二

——摘编自宋原放等《中国出版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末出版业的发展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出版业的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初出版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近代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大致以辛亥革命为界分为晚清新政时期和民国时期。1896—1911年间,仅上海一地,就成立了100多家出版机构。从1900年至1911年间,我国共译书籍1599种。这些翻译书籍,译自日文、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或其他语种,而以日文居多。此时期的译著涉及到哲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历史学、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方面。由于晚清教育体制的一系列变化,以出版新式教科书为主的出版机构也大量出现。晚清在上海、汉口等地,通俗文化以它鲜明的大众性也迅速崛起,故以出版小说为主的出版机构这时也蔚为可观。在1905年前后,民营出版业迅速发展,特别是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的出现和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出版业的双峰。
——摘编自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材料二

——摘编自宋原放等《中国出版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末出版业的发展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出版业的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初出版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50年代起,英国政府加大了工厂立法的力度。针对纺织行业的现状,1847年《十小时工作制法》规定,妇女、青年工人和童工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十小时。1850年议会通过了《工厂法》,它再次确认了十小时工作制原则。进一步规定了工厂的开工时间和工人的用餐时间,从而切实保障了工人的权益。1853年议会再次通过新的《工厂法》,这部工厂法规定,“正常工作日”的相关规定同样适用于童工。1867年议会又通过工厂法修正案,将此前工厂法的适用范围扩大至所有雇佣人数超过50人的工厂。
——摘编自高德步《英国的工业革命与工业化》
材料二 1929 年,美国经济爆发大危机,随之迎来大萧条,由于失业和贫困的刺激,工潮此起彼伏,俄亥俄、加利福尼亚和威斯康星等州都爆发了流血罢工;从缅因到亚拉巴马,35万纺织工人发动起事,影响遍及全国。1935年,《国家劳动关系法》在罗斯福新政中出台。该法保障劳动者享有组织和加入工会的权利。雇主不得采取干预工会的措施,雇主有义务就工资、工时及其他雇佣事宜,在诚实信用的基础上,与工会展开集体谈判。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内,集体谈判成为劳资关系的主流模式,集体劳动关系法甚至成为“劳动法”的同义语。
——摘编自阎天《美国集体劳动关系法的兴衰》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厂立法的特点并分析历史背景。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英国工厂立法相比,美国《国家劳动关系法》的特点,并分析该法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 19世纪50年代起,英国政府加大了工厂立法的力度。针对纺织行业的现状,1847年《十小时工作制法》规定,妇女、青年工人和童工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十小时。1850年议会通过了《工厂法》,它再次确认了十小时工作制原则。进一步规定了工厂的开工时间和工人的用餐时间,从而切实保障了工人的权益。1853年议会再次通过新的《工厂法》,这部工厂法规定,“正常工作日”的相关规定同样适用于童工。1867年议会又通过工厂法修正案,将此前工厂法的适用范围扩大至所有雇佣人数超过50人的工厂。
——摘编自高德步《英国的工业革命与工业化》
材料二 1929 年,美国经济爆发大危机,随之迎来大萧条,由于失业和贫困的刺激,工潮此起彼伏,俄亥俄、加利福尼亚和威斯康星等州都爆发了流血罢工;从缅因到亚拉巴马,35万纺织工人发动起事,影响遍及全国。1935年,《国家劳动关系法》在罗斯福新政中出台。该法保障劳动者享有组织和加入工会的权利。雇主不得采取干预工会的措施,雇主有义务就工资、工时及其他雇佣事宜,在诚实信用的基础上,与工会展开集体谈判。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内,集体谈判成为劳资关系的主流模式,集体劳动关系法甚至成为“劳动法”的同义语。
——摘编自阎天《美国集体劳动关系法的兴衰》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厂立法的特点并分析历史背景。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英国工厂立法相比,美国《国家劳动关系法》的特点,并分析该法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美国,早期人们主要是到镍币影院观看电影。这种廉价的娱乐满足了处于社会底层的贫困美国移民的需求,因此大受欢迎。镍币影院的成功刺激带动了电影的制作、发行与放映,为美国影业主导全球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好莱坞几乎一年四季都可以在户外拍片,地貌多样,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和周期,于是大批的制片人纷至沓来。一战爆发后,欧洲电影业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很大打击,元气大伤;而美国由于远离战火,昔日的对手几乎陷入绝处,美国则借机大规模进军国际电影市场。到1920年,约有三分之一的电影收入来自对外电影出口。20世纪20年代末期,好莱坞在技术层面进行了革命,于是有声电影诞生。到1946年,美国观影人数和票房都达到顶峰,每周观影人数达9000万人,电影业总收入1947年高达17亿美元。三四十年代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黄金时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好莱坞电影折射的历史信息。
材料一 在美国,早期人们主要是到镍币影院观看电影。这种廉价的娱乐满足了处于社会底层的贫困美国移民的需求,因此大受欢迎。镍币影院的成功刺激带动了电影的制作、发行与放映,为美国影业主导全球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好莱坞几乎一年四季都可以在户外拍片,地貌多样,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和周期,于是大批的制片人纷至沓来。一战爆发后,欧洲电影业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很大打击,元气大伤;而美国由于远离战火,昔日的对手几乎陷入绝处,美国则借机大规模进军国际电影市场。到1920年,约有三分之一的电影收入来自对外电影出口。20世纪20年代末期,好莱坞在技术层面进行了革命,于是有声电影诞生。到1946年,美国观影人数和票房都达到顶峰,每周观影人数达9000万人,电影业总收入1947年高达17亿美元。三四十年代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黄金时代。
——摘编自蔡卫《美国电影艺术史》
材料二 好莱坞电影正以越来越强劲的态势攻占全球电影票房市场。20世纪90年代以来,好莱坞电影在全球票房的分成一直在60%以上……除了市场,好莱坞电影的制作班底都不乏韩、中、日甚至印度面孔。好莱坞电影在全球攻城略地,少不了高科技的功劳。早在1998年,《国家公敌》中就已经出现了视频监控,将于2018年3月在美国上映的科幻巨制《头号玩家》,更是将VR所能构建的虚拟世界巨细靡遗地极致呈现。好莱坞电影向全世界传达了“美国精神”,即向人们宣告,不论贫穷富有,出身贵贱,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杰出的人,都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样,今天的好莱坞面对着好莱坞霸权的威胁和民主差异体系的限制,在人们的接受、批评和质疑中,好莱坞电影用民主与自由的心态打开了通往民主的大门,它们似乎在积极地迎接着第二个“好莱坞”——它们的对手的到来,任由人们评说。——摘编自陈旭光《美国电影经典》
(1)根据材料一,归纳美国电影业迅速崛起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好莱坞电影折射的历史信息。
2.论述题- (共1题)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沉沦”和“上升”的U字型轨迹。一个是从独立国变为半殖民地并向殖民地演化的过程,一个是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并向资本主义演化的过程。前者是个向下沉沦的过程,后者则是个向上发展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存在着某种关联,但本质上不是互相结合,而是互相排斥。
材料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沉沦”和“上升”的U字型轨迹。一个是从独立国变为半殖民地并向殖民地演化的过程,一个是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并向资本主义演化的过程。前者是个向下沉沦的过程,后者则是个向上发展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存在着某种关联,但本质上不是互相结合,而是互相排斥。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要求:对观点赞同、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3.单选题- (共5题)
5.
罗马法中最为完备的是它的私法部分,其中关于妇女的立法主要集巾在监护、婚姻和财产继承上,对后世各国有关妇女地位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说明罗马法
A.以保护妇女合法权益为出发点 |
B.充分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性 |
C.已经兼顾社会各个群体的利益 |
D.对妇女法律问题做了有益探索 |
6.
《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一文指出,日常使用的“民主”一词,几乎指的已不是古代的“直接民主",而是西方近代的“间接民主”。促成民主概念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资产阶级反教会反王权斗争的需要 |
B.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
C.主张精英政治的美国革命取得胜利 |
D.民主政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 |
7.
14、15世纪以来,英国农村中出现了圈地运动,新贵族力量逐步壮大;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的海外贸易获得极大发展,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却阻碍了他们的发展。为此,新贵族和资产阶级
A.发动光荣革命,获取政治权力 |
B.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权力 |
C.发动工业革命,提高经济地位 |
D.进行议会改革,更多参与政治 |
8.
***指出,“现在的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据以定出一定的政纲和政策,并真正而不二心地、切实而不敷衍地、迅速而不推延地实行起来”。材料中“现在”是指
A.国民革命时期 |
B.土地革命时期 |
C.全面抗战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