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请于广东虎门外之沙角、大角二处,置造船厂一,火器局一。行取佛兰西、弥利坚二国各来一二人,分携西洋工匠至粤,司造船械,并延西洋柁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三 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鹄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魏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
材料一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请于广东虎门外之沙角、大角二处,置造船厂一,火器局一。行取佛兰西、弥利坚二国各来一二人,分携西洋工匠至粤,司造船械,并延西洋柁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三 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鹄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魏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
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东西方文明的发展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不同。
材料一 孔子曰:“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材料二 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之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宋明理学家对“人性”的认识有何不同?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
(3)通过以上对东西方思想文明的对比,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东西方文明的发展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不同。
材料一 孔子曰:“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材料二 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之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宋明理学家对“人性”的认识有何不同?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
(3)通过以上对东西方思想文明的对比,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2.单选题- (共21题)
3.
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认为:“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陈旭麓先生评价的这场战争
A.开始了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的历程 |
B.加速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历史进程 |
C.改变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性质 |
D.形成列强公开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
4.
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
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
5.
英国《卫报》一专栏作家曾断言,中国的“21世纪始于1978年”,那一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这一年,我国所做出的尝试不包括
A.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来 |
B.决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
C.决定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和技术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6.
普罗塔戈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他的思想体现了
A.资产阶级的本质 |
B.人文主义的本质 |
C.封建主义的本质 |
D.启蒙运动的本质 |
9.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
10.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下列哪些文化现象能佐证上述观点①印刷术的改进,推进了文化的普及工作②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③京剧、昆曲等剧种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④《清明上河图》等市井风俗画的出现
A.①②③④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②④ |
11.
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普通高中在开始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要创造条件开始舞蹈、戏剧、影视等教学模块。下列有关京剧的表述正确的有①“徽汉合流”融合其他剧种形成②体现了古代戏曲的魅力③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④正式形成于十九世纪末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2.
中秋时节是钱塘潮的最佳观赏期,潮起潮落,美丽壮观。苏东坡有千古名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下列哪位科学家的理论可用来解释钱塘潮的壮观景象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
C.普朗克的量子论 |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13.
1889年,上海格致书院举行春季考试,一个名叫钟天纬的学生写下了如此答卷:这一千八百零九年,而达文生焉……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下列关于达尔文《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的神创论 |
B.为启蒙思想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
C.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D.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科学的基础上 |
14.
据统计,1970-1979年美国的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30%下降到13%,从事服务业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导致这样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电力革命的迅速发展 | B.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
C.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 D.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 |
15.
中秋时节是钱塘潮的最佳观赏期,潮起潮落,美丽壮观。苏东坡有千古名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下列哪位科学家的理论可用来解释钱塘潮的壮观景象
A.伽利略 | B.牛顿 | C.普朗克 | D.爱因斯坦 |
16.
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只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这表明此时
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 |
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 |
C.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
D.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 |
17.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钱玄同(著名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之父)认为“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等等。这说明新文化运动存在下列哪种现象
A.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儒家思想不再居正统之位 |
B.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思想准备 |
C.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
D.有利于文化普及繁荣,使语言和文字紧密统一,为民众接受 |
18.
孙中山曾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对这段话中的“忠”,下列理解中最准确的是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
B.要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
C.强调了民族民主意识 |
D.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
19.
“***思想的生长、发展与成熟,已经有了二十四年的长期历史,在无数次的千百万人民的剧烈斗争中反复考验过来了,证明它是客观的真理,是唯一正确的救中国的理论与政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与经验主义的偏向。”中国共产党的上述决定,当出自
A.中共一大 |
B.遵义会议 |
C.中共七大 |
D.中共八大 |
20.
杂交水稻被国际上称为“第五大发明”和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这是因为()
A.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
B.有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 |
C.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
D.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 |
21.
吴明瑜回忆道:“鉴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为了实现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的目标,当时出于战备考虑,提出要实施‘上天、入地、下海’的科研战略。”提出此“科研战略”主要为了
A.加强国防力量 |
B.提高国际地位 |
C.建立科研体系 |
D.服务生产发展 |
22.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人评价他的作品通常变现实为幻想,表现出人物无逻辑顺序的内心世界,使作品具有一种亦幻亦真的特色。下列艺术作品的风格与该评价最为相似的是


A.《向日葵》 |
B.《自由引导人民》 |
C.《拾穗者》 |
D.《格尔尼卡》 |
23.
“它站起来反对18 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思想、理性思想以及这些领域内的秩序”,强调 “对自然之爱、上帝精神存在和感情力量之间的联系”。最符合上述创作倾向的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 | B.《人间喜剧》 |
C.《母亲》 | D.《老人与海》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