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6题)
1.
达·伽马的航海笔记写道:“(1498年)4月7日,我们到达蒙巴萨城(非洲东部城市)……我们忽然想到要和这里基督徒见见面,并希望能在翌日和他们同去做弥撒。”这说明
A.航行的主要目的是传教 |
B.西班牙国王支持其航海 |
C.基督教此前已传入非洲 |
D.船队的目的地是地中海 |
2.
19世纪最后30年,美国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其资本积聚之神速、工业发展之迅猛,最先完成了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成为“资产阶级文明的榜样和理想”,这主要得益于
A.早期的殖民掠夺 |
B.蒸汽动力的普及 |
C.工厂制度的出现 |
D.第二次工业革命 |
3.
马克思指出:“当贸易在英国已发展到手工劳动不再满足需求的时候,人们就感到需要机器了。”马克思在此强调的是
A.英国海外贸易迅速发展 |
B.英国传统手工工场日益兴旺 |
C.英国机器工业发展迅速 |
D.市场扩大刺激工业革命兴起 |
4.
“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许多人都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该文中“人”的航程的起点与终点是
A.欧洲非洲 |
B.欧洲亚洲 |
C.亚洲美洲 |
D.非洲美洲 |
5.
工业革命后,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这说明铁路发展
A.促进了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 | B.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
C.彻底结束了英国的贵族制度 | D.冲击了当时的社会关系 |
6.
到了18世纪,在亚欧人的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大大提高。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花生和番茄在东南亚热带的土地上疯长,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的人口。这一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方兴未艾 |
B.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C.经济交流改变了亚欧的社会生活 |
D.经济全球化进入高潮 |
7.
据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统计,1889年“内地铁货出洋以锅为大宗,其往新加坡、新旧金山等处,由佛山贩去者约五十余万口,由汕头贩去者约三十余万口,由廉州运往越南者四万余口”。这些数据说明晚清
A.传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B.洋务派积极开办民用企业 |
C.炼铁技术超越西方水平 |
D.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紧密 |
8.
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等人大量购买外国装备来搞中国国防。原因有二:一是采购大吃回扣……二是人力成本高……很多有关系的中国人想方设法挤进“有钱途”的洋务单位,吃拿卡要。由此可见
A.封建官僚管理体制弊端明显 |
B.洋务运动实际上被外国控制 |
C.洋务派借自强之名中饱私囊 |
D.当时中国没有建立军工企业 |
9.
1942年国民政府财政部宣布:“查盐为日用必需品,关系国民经济至巨,业经中央决定实行专卖,所有过去原有专商引岸及其他关于私人独占盐业之特殊待遇及权益,应即自专卖实行日起一律废除。”这一政策
A.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 |
B.其目的是适应抗战的需要 |
C.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潮流 |
D.抑制了官僚资本膨胀的势头 |
10.
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是一个勇于否定过去而又不能彻底摒弃历史遗产的人物。”李鸿章曾自嘲为“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与中国洋务运动的相同局限是
A.未推动社会发展进程 |
B.缺乏勇于改革的精神 |
C.没有彻底改变旧体制 |
D.面临必然失败的命运 |
11.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
B.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
C.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
D.为辛亥革命到来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
12.
1985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下放的企业中有南京机床厂、江南水泥厂、江苏玻璃厂等34个省属企业。该决定主要是为了
A.调整工业布局 |
B.实行政企分开 |
C.鼓励租赁经营 |
D.增强企业活力 |
13.
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希腊
A.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
C.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
14.
苏格拉底说:“我是一只牛虻……这个国家好比一匹硕大的骏马,可是由于太大,需要一只牛虻叮叮它,使它的精神焕发起来。”这表达了怎样的人生价值观
A.人格独立,思想自由 |
B.民主意识,参政意愿 |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D.批判精神,社会责任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