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三上期中文综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252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12/24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些幼稚的知识,后来(1904年)便使我的学籍列在日本一个乡间的医学专门学校里了。我的梦很美满,预备毕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要紧事,凡愚弱的国民,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认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认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鲁迅《呐喊》自序
材料二 “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妹子恰恰死了,大哥也可能在饭菜中和了妹子的肉,暗暗给我们吃。我未必在无意之中,不吃了妹子的几片肉。现在轮到了我自己┅┅有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鲁迅《狂人日记》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鲁迅留学日本时中国的社会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狂人日记》发表的背景、意义。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西学中源”说与“中体西用”,对中西文化的交流乃至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之际,随着西方传教士来华,中国人发现他们带来的很多东西是中国很早就有的。另一方面,当时中国人需要改革,但是不能通过直接否认自己来学习西方,而承认西方是进步的、但源头来自中国,因而提出了“西学中源”说。被誉为清初“历算第一名家”的清初科学家梅文鼎,也是最早提出这一观点者。他生于明代官宦之家又受教于明朝遗老,后又受到清朝皇帝的宠爱,潜心钻研西学却又有“奉耶稣”而“弃儒先”之虞,这种矛盾的境遇促成了他积极地鼓吹“西学中源”说。在天文学领域,他宣称西方的地球五带源于《周髀算经》,又说《黄帝内经》“地之为下”是地圆说得肇端。在数学领域,论证了几何学即始于勾股的理论。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近代以来,“西学中源”说被日益放大,最后变成什么都源于中国了。许多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乃至顽固守旧派,在涉及中西文化交流时,都从各自的文化观念出发,不同程度地利用“西学中源”说。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不仅大力主张“西学中源”说,还将其改造成为“中体西用”说。梁启超于1902年写《古议院考》,论证中国古代“虽无议院之名,而有其实也。”早已有了类似议院的机构。康有为等都将中国上古的尧舜禹时代比作西方的民主、民权时代。章太炎、梁启超还试图证明中国古代的井田制和均田制具有社会主义的成分。顽固派、保守派认为西学在中国既然古已有之,就没必要再去学习西方了。
——黄敏兰《近代开放史上的“西学中源”说》
材料三随着时代的推移,中国人引进西学的阻力越来越小。甲午战争后,人们开始觉得“西学中源”说没有道理,此后的革命家、改良家就开始一概否定中国文化,从而放弃“西学中源”说。“西学中源”说便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黄敏兰《近代开放史上的“西学中源”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梅文鼎等人倡导“西学中源”说的主要观点和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各派倡导“西学中源”的观点,简析“西学中源”在近代引起广泛共鸣的社会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战争后“西学中源”说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

2.论述题(共1题)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 1  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
国家
代表性展品
美国
大功率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留声机等
中国
丝绸,茶叶,银器,雕花瓷器,景泰器等
 
表 2 2010年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
国家
代表性展品
中国
载人航天技术,助残机器人,可食用环保包装材料,多媒体信息技术等
美国
将日光转化为电力,屋顶花园,再生竹制成的地板等
 
比较表1、表2,提取有关中美科技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3.单选题(共6题)

4.
1949年下半年发生了苏联首次爆炸原子弹成功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前者使美国和其盟国感到,它们正面临着苏联空前的军事威胁,甚至是核威胁;后者则使杜鲁门政府认为它所担心的共产主义浪潮的扩张已成为事实。这两大事件直接导致
A.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冷战”加剧和美国极力排斥新中国
C.两大阵营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D.美苏两国因惧怕核战争而妥协对话
5.
明朝时,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布或纱,清晨入市,易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且复持以易”。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是()
A.浙江农村出现商品经济B.大量棉纺织品投入市场
C.棉纺织业的中心已形成D.商人介入手工业生产
6.
从唐朝起,钱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改称宝。唐高祖武德四年,铸造开元通宝。开元意思为开创新纪元,通宝的意思是“通行宝货”,以后历代沿用,并常在“通宝”二字前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通宝的出现说明
A.钱币成为政府聚敛财富的工具
B.以重量命名的货币将不再流通
C.商品经济发展使货币身价倍增
D.古人对货币有了进—步的认识
7.
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够授予公司特许……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这反映了
A.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变化
B.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演变
C.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
D.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
8.
卢梭认为:“地质变化把人们集中到一起,度过了原始公社的‘黄金时期’。铁和小麦的发展催生了私有制和国家,使人们陷入了阶级社会和可怕的战争状态。”他宣扬这些观点的宗旨是(    )
A.论证地质变化是人类社会的决定因素
B.主张人类社会应当回到原始状态去
C.提倡科学技术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D.构建新型自由平等社会的人性依据
9.
近年来,多部古装影视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甄嬛传》热播后,流行起了“甄嬛体”,一时之间“真真儿的”“极好的”等词语被扑面而来;《花千骨》热播后,人们则用“洪荒之力”来形容难以克制的情感或情绪;《琅琊榜》热播后,“琅琊榜”成为人们对社会上很多现象进行排序的代名词。这些现象表明
A.近年来国产良心古装剧的数量越来越多
B.电视艺术有利于人们形成正确价值观念
C.电视对人们的生活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D.电视艺术不断地提升了人们的审美情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