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252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4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代英国史学家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说,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代表的思想肯定人性与人的价值,发展人的个性,保护人的尊严。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伊拉斯谟反对中世纪僵化保守的经院神学。因为在这种神学的视角下,个人只是神的附属品。同时,伊拉斯谟也反对将人划分为与其他动物等同的科学研究对象。因为在这种科学观的视角下,人和动物一样是试验品。
——摘编自《伊拉斯谟: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公共知识分子》
材料二  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以学术争论的方式在维登堡城堡大教堂的大门上张贴出了“欢迎辩论”的《九十五条论纲》。论纲认为:告解圣事的中心是悔改,而不是向神父认罪;肉身的苦修和禁欲,若无内心的忏悔便毫无用处;靠积累功德赎罪也无益,只有基督的功德才能有助于赦罪。
材料三 启蒙精神需要的并不是此岸的超越性,而是要求充分解放人人都有的理性与自然欲望。……出于自然需要的正当立场,启蒙所带来的思想解放在世俗生活的实际效果,是人们用理性为自己谋求利益,而肆无忌惮的欲望需求总能找到合乎人性的借口。于是,启蒙教化的结果一方面让理性变得功利化,理性被更多地用于算计利益得失;另一方面由于瓦解了宗教、习俗这些社会权威,个人的独立地位被神圣化了,尤其是所谓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利,将个人的私欲私利正当化了。因此,人性中欲望的部分被视为真实,尚德的部分则被视作虚伪。
——摘编自《冷清地纪念狄德罗冷静地反思启蒙运动》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特征。伊拉斯谟的思想是怎样体现这一特征的?
(2)概括材料二中马丁·路德的主要主张。这些主张是如何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主张及其所产生的后果。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
2.
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被称为“轩辕氏”,从汉字的象形特征上看,这赞扬了他
A.对农业生产的贡献
B.对道德规范的贡献
C.对中华民族形成的贡献
D.对交通的贡献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奠定了产业革命基础的欧洲农业革命,只是由于引进了中国的思想和发明才得以实现。分行耕种、强化除草、现代条播机、铁犁、将犁起的土翻转的犁壁,以及有效的挽具,全都是从中国引进的。至于播种方法,在中国人的条播思想引起欧洲人注意之前,欧洲每年大约要浪费一半的谷种。的确,直到两个世纪之前,与中国相比,西方在农业方面是如此落后,以至于与中国这个发达世界相比,西方就是个不发达世界。
——R.K.G.坦普尔《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
材料二 科学救国思潮的发展阶段历经萌芽、形成、发展演变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时期是萌芽阶段,林则徐的“师敌之长技以制敌”以及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是其先声。第二阶段,甲午战争到中国科学社的成立及《科学》杂志的创刊是形成阶段。20世纪初,康有为明确提出了科学救国的主张,标志着科学救国思想的产生。第三阶段,1915年到1949年是科学救国思潮的发展演变阶段。20世纪30年代的科学化运动是科学救国思潮发展的勃兴阶段,1937年后受抗战建国影响,特别是1945年后科学救国开始转入科学建国。
——摘编自朱华《三十年来中国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研究述评》
材料三 自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革命之后,一些科学家和研究人员都感觉到会有一轮新的技术革命呼之欲出。有专家就曾经预言,到了2025年,全球经济将进入生物经济的时代;还有新一代互联网产业,或者称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IBM提出的智慧地球、物联网、云计算等都属于这种新产业。另外,一些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产业也获得了高速增长,全球向低碳经济转移也成为大趋势。
——《新一轮技术革命:中国准备好了吗?》
(1)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在农业技术上影响欧洲的主要表现。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阶段的科学救国思潮对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第三阶段的科学救国思潮与第一阶段相比有哪些发展?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一轮技术革命的认识。

2.单选题(共23题)

4.
有学者认为: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该评论所说的两个“平衡”应分别指
A.英国议会制的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
B.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进化论的提出
C.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
D.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
5.
“中国梦”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美国梦”代表着最大化的个人自由,是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关于两种梦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A.追求幸福是其共同的奋斗目标
B.两种梦想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人文主义和启蒙思想
C.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决定了两种梦想的不同
D.两种梦想实现的路径是相同的
6.
20世纪头20年,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也多达4200万份。这反映了
①社会主义思潮为人们所接受
②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新文化运动启蒙了人们思想
④国民大革命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
有学者评价说:“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不难想象那些凶暴而野心勃勃的人能利用这句格言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有人可以利用这句格言为任何邪恶的行径装上科学或哲学的门面。”“这句格言”代表的思想
A.体现古代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
B.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C.重新建立了人们道德价值观念
D.否定了神的存在,树立了人的尊严价值
8.
1952年,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指出,“俄文,它是列宁、斯大林的语言,它是社会主义大门上的一把钥匙”;1984年,教育部宣布“英语成为高考必考科目”。现代中国两个不同阶段“外语热”的变化从根本上取决于
A.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
B.政府经济政策的引导
C.社会文化心理的需求
D.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9.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话应的意识形态B.确定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10.
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命运,呕心沥血,写了大量著作。据任世江先生统计,收录在《***选集》中的158篇文章中,有112篇是在这个时期写的。这些著作中最能代表***对中国革命历史进程做了详尽完整论述的文章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论持久战》
C.《新民主主义论》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1.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这一“重大改革”是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
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12.
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起源、发展等几个时期,长期影响着西欧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下列这些人文思想主张,按其提出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肯定人的欲望,讴歌人性
③自然权利学说
④人是自由平等的,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
13.
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作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
A.强调自由,主张“因信称义”
B.挑战王权,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C.促进人们运用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D.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发展与现实幸福
14.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内在的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王道和民主政治
B.仁政和道德教育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和法治
15.
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到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
A.人文主义精神昌盛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
C.学者推崇古典作品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
16.
文人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下列绘画作品中反映这一风格的是
A.《清明上河图》B.《墨梅图》C.《鹳鱼石斧图》D.《步辇图》
17.
爱因斯坦在一次演讲中说:“达尔文的生存竞争以及同它有关的选择理论,被很多人引证来作为鼓励竞争精神的根据。但这是错误的,……要启发这种创造性的心理才能,……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A.爱因斯坦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是错误的
B.爱因斯坦不赞同人类社会鼓励恶性的竞争
C.爱因斯坦鼓励科学创新
D.爱因斯坦重视培养理性独立的人格
18.
1918年钱玄同发表《中国今后的文字问题》一文,提出“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字;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字”。这种主张
①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激进性
②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③与当时中国国情密切
④有利于民主科学思想传播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
“民国建立后的种种现象,使他们于失望之余,继续探求救国之道,终于获得了新的觉悟。……(认为)变革政治,首须变革社会,变革社会,首须变革人心。”这里的“变革人心”是指
A.唤起复古之风
B.进行实业救国
C.倡导共和体制
D.探求民主科学
20.
***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它主要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哪些问题
①领导力量问题
②主力军问题
③革命道路问题
④战略步骤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
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加拿大国际友人的谈话中,谈到了“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还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主张
A.确定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推动安徽、四川开始农业生产责任制
C.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D.有利于我国经济特区的创办及其建设
22.
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问题
B.中国人民的民主权利问题
C.民主革命胜利后的革命前途问题
D.对待工农革命的态度问题
23.
1991年3月2日《解放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认为“在改革深化,开放扩大的形势下,我们要防止陷入‘新的思想停滞’”。这篇文章发表的背景是
A.国际局势出现重大变化
B.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讲话
C.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召开
D.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4.
“对我国的诗歌创作来说,1958年乃是划时代的一年。”这一年诗歌界“出现了普遍繁荣的、盛况空前的图景”,各地出版的油印和铅印的诗集、诗选和诗歌刊物,不可计数。诗写在街头上,刻在石碑上,贴在车间、工地和高炉上,诗传单在全国飞舞……。这一现象反映了
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快速提高
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
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25.
某作家声称:“我所创造的形象,有许多都是从人类心灵活动,或是它们表现在外面的行为中吸取来的。”他要使“读者们细致的头脑里,记住一些高尚美丽的理想”。下列作品中,与此艺术风格相一致的是
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B.《格尔尼卡》
C.《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D.《老人与海》
26.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
A.发展外向型经济
B.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选择题(共5题)

27.已知24mL浓度为0.05mol/L 的Na2SO3溶液恰好与VmL浓度为0.02mol/L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又知Na2SO3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元素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3价,则所需K2Cr2O7溶液体积V为(   )
28.已知24mL浓度为0.05mol/L 的Na2SO3溶液恰好与VmL浓度为0.02mol/L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又知Na2SO3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元素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3价,则所需K2Cr2O7溶液体积V为(   )
29.如图,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1,-22),点A是该图象第一象限分支上的动点,连结AO并延长交另一分支于点B,以AB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顶点C在第四象限,AC与x轴交于点D,当ADCD=2时,则点C的坐标为{#blank#}1{#/blank#}.

30.

青蛙、蟾蜍等两栖类动物的生殖与发育方式是(  )

31.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中要求中小学生“自强自律健身心”。

材料二:2016年,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举办了“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其主题是“青春自强•励志华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