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242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0/10/15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初年,沿袭满洲贵族议事的旧制,设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军国大事。康熙初年,四大臣辅政,满洲、蒙古都统俱为议政大臣。六部满人尚书也参与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较前扩大。康熙帝亲政后,加强皇权,会议权限逐渐削弱。民政事务由内阁大学士或六部会议具奏。议政王大臣只议国家典章制度及军事要务。……雍正帝削弱八旗王公权势,议政王大臣会议又被进一步削弱。
——范文澜、蔡美彪《中国通史》
材料二
2009年11月1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英国议会上院发表演讲

材料三 英国政府将在未来数周公布一份改革方案,以一个完全经选举产生、拥有300多个席位的美国式“参议院”取代议会上院,终结这一有数百年历史的贵族院。英国司法大臣杰克·斯特劳在2010年3月13日和14日向内阁成员征求意见后,将于数周内公布议会上院改革方案。   ——2010.3.21 《北京日报》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初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理由和措施。(6分)
(2)英国议会在17世纪80年代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走上近代化的英国很长时间内仍然保持上院下院的议会形式说明了什么?(6分)
(3)清朝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被逐渐削弱而“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权力却得到加强,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和我们具有各不相同的宇宙观,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去观察和处理问题,但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怎样和帝国主义作斗争的问题上,却和我们达到了这样一个基本上一致的结论。

——***《论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
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    

 ——国民革命歌

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他还强调:“‘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今天,我们重温孙中山先生的主张,更能体会到他始终不渝地维护国家统一的重大意义。

——***《在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结合史实说明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民主革命的理论和组织方面是怎样做到“和我们达到了这样一个基本上一致”。
(2)“打倒列强,除军阀”是20世纪二十年代国民革命的目标,在革命统一战线旗帜下,国民革命取得怎样的成果?
(3)为实现“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的目标,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进行过哪些努力和斗争?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郑和开创了地理发现时代,同时使得中华帝国的海权、海上贸易、航海技术、舰队规模和实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其中郑和舰队的实力不但远远超过了亚洲各国的水师,甚至超过了欧洲各国海军的总和。由于统治者的原因,郑和开创的时代没有给中国带来革命性的动力。相反,西方世界在郑和100年后开始了工业文明,并最终全面超越了中国。 ——新浪军事
材料二   1764年珍妮机发明和使用,使织布业明显落后。而水力织布机的出现又使纺纱业处于滞后而需要进一步的技术革新。1785年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开始用做纺织机械的动力,并很快推广开来,引起了第一次技术和工业革命的高潮。
材料三  1850~1870年,英国经济增长率为3.12%,1870~1913年为2.1%;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1870年为三分之一,1900年为五分之一,1913年为七分之一;……生铁产量1890年被美国超过,1900年仅是美国的四分之一,不到德国的二分之一。 ——《世界通史》
(1)怎样理解材料一中“郑和开创的时代没有给中国带来革命性的动力”?(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西方世界在100年后“并最终全面超越了中国”的原因。(4分)
(3)指出材料二中英国的技术革新首先发生于棉纺织业的原因,这次技术变革对英国社会近代化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4)根据材料三分析这一时期德国迅速发展的国内有利因素。(4分)

2.单选题(共10题)

4.
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
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英国进行了多次议会改革,1969年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男女公民,都可以参加下议院的选举。这表明英国     (   )
A.议会制度的完善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B.权力中心在议会
C.国家权力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
D.民主范围进一步扩大
6.
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社会。但有人认为其不具进步性,这主要是基于《天朝田亩制度》不能
(  )
A.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彻底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C.照顾到各个阶层的利益D.顺应当时世界发展潮流
7.
右图是19世纪末的一幅漫画,围在“中国大饼”边的分别为英、德、俄、法、日等列强。对此漫画反映的时代主题表述不正确的是()
A.《马关条约》直接刺激了这种局面的出现
B.德国率先开启了“分割馅饼”的序幕
C.清政府自此走上自强求富的洋务之道
D.帝国主义列强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
8.
近代中国历史证明国共两党和则民族福,分则民族祸。两党合作时间较长且对中华民族走向复兴贡献较大的一次开始于     (   )
A.20世纪20年代中期B.20世纪30年代早期
C.20世纪30年代晚期D.20世纪40年代末期
9.
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虽然失败了,但为十月革命提供了宝贵的教训和经验。其中不包括 (   )
A.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起义相继取得成功
B.将铁路、银行、大工业收归国有
C.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土地
D.颁布《和平法令》,退出战争
10.
“所有的以前的国家,崛起中的大国,都是因为它内部的国家制度的健全。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大国崛起》解说词)下列关于大国崛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西班牙的崛起是因为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为其奠定了资本原始积累
B.荷兰创造了有机结合的金融和商业运作模式为其带来爆炸式的财富增长
C.英国首创了一种全新的工业生产力建成“世界工厂”率先进入工业化社会
D.美国联邦制有效地协调了联邦与各州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11.
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指出,《海国图志》对日本明治维新起了巨大影响,认为它是“不龟手之药”(意为毫不起眼的东西在不同的境况下有很大的用途)。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该书()
A.提倡经世致用B.主张“师夷长技”
C.介绍西方史地D.力主变法图强
12.
俄国画家列宾的作品真实地表现生活,揭示生活的本质,体现了艺术的时代特征。下列与其创作手法类似的是 (  )
A.《巴黎圣母院》B.《大卫·科波菲尔》
C.《老人与海》D.《百年孤独》
13.
中国的姓氏起源种类很多,如“李”姓,原为“理”,源于皋陶任尧时大理职务(司法官),子孙为之,后为姓氏。推测“北门”一姓来源于祖先的()
A.封国B.居住地C.爵号D.部族

3.选择题(共6题)

14.金茶花是中国特有的观赏品种,但易得枯萎病。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通过下图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新品种。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15.人类活动对生物圈有很大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6.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基因,并以质粒为运载体,采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金茶花新品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17.某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通过下列技术可以分别将它转变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①AABB;②aB;③AaBBC;④AAaaBBBB.则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18.“低碳经济”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主题,提倡“无纸化”办公,公文、通知、宣传单等主要以电子邮件的形式传达,不再以纸质的形式下发,其生态学意义在于( )
19.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垃圾已成为城市建设最难的问题,对城市垃圾的处理下列做法不合理的(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