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山东省淄博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240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1/2/17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随着《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大国崛起问题一时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
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做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
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创了近代全球化;第二阶段是荷兰、英国、法
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节选自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材料二:1949年,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中国本应赢得一个崭新的历史机遇期,但是至“文革”期间国家经济机制崩溃时,对外仍采取所谓“两只拳头打人”的政策,使自己陷入几乎是鸦片战争以来最孤立的国际环境之中。过去20年,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际环境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国国内最稳定、经济最为发展的时期,可谓一百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新局面,尽管曾发生过苏东巨变的动荡,……但中国人始终抓住了发展经济、进步社会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从一个地区性大国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

——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

材料三:美国在19世纪已经具有世界经济大国的实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从现在起直到2030年或2050年,美国将是惟一的世界领导国,这是毫无疑问的。 

——以上材料均摘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推荐序·二

(1)在第一阶段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创了近代全球化主要得益于什么?
(2)在第二阶段推动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大规模全球殖民,结合史实说明这一时期全球化对中国的主要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近20多年来中国是如何抓住新的机遇,“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的。”
(4)有学者认为:“预计到2015年左右,美国将失去世界霸权地位。”你是否赞同该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据1975年出办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明代以前,世界上重要的创造发明和重大的科技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7%以上,其他各国占42%左右。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研究后指出,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学22项、天文历法气象25项、地学25项、化学9项、农学25项、机械7项、水利7项、轻工8项、兵器8项。
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这种特点的经济基础是什么?
3.
新文化运动是近代前期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图片反映的史实与这次运动的爆发无关的是:
A.B.C.D.
4.
(14分)积极的思想和精神往往引领着时代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教徒认为:财富属于上帝,他服务于上帝就像一个温顺的服务员,甚至是上帝的赚钱机器,他占有的财富越多,他的责任就越大。这种责任一是为了上帝的荣耀而不能使财富减少,二是要用不懈的努力来增加财富。
“切记,时间就是金钱……生活中要量入为出……在与他人的往来中守时并奉行公正原则对年轻人立身处世最为有益……借人的钱到该还的时候一小时也不要多留,否则一次失信,你的朋友的钱袋则会永远向你关闭。”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1)马克思·韦伯认为:基督教中新教所倡导的“工作狂”和“小气鬼”精神创造了资本主义,你能以上材料中找出所谓的资本主义精神吗?(6分)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1905年指出:“近时志士,舌救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1920年,孙中山先生在执信中学开学典礼上说:“愿诸生人人皆学执信先生之毅勇果敢以求学,蹈行予自由、民主、均富之理念,以改造未来之社会。”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均富”思想主要是针对当时国内外哪些社会现象提出来的?他在民主革命实践中提出了哪些具体主张? (4分)
材料三  1933年《东方杂志》开展了“新年的梦想”征文活动。征文反映了当时中国思想领域的动向。以下是 “新年的梦想”专栏文章名人的社会主义梦想录(部分)
人物
梦想
郁达夫
将来的中国,可以没有阶级,没有争夺,没有物质的压迫,人人都没有、而且可以不要“私有财产”。
章乃器
中国将来的革命,必然是一个向整个的上层阶级进攻的左倾的革命。那个革命的目标,不单是要推翻帝国主义,而且同时要推翻帝国主义的虎伥。
宋云彬
未来的中国将有一场大火,毁灭旧社会的一切,重新建设起一个没有人对人的仇恨、阶级对阶级的剥削的社会。
 
(3)结合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分析这一时期知识分子向往社会主义的原因?(4分)

2.单选题(共14题)

5.
明朝永乐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列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皇(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②明太祖设置的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
③明朝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内阁长官称首相
④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6.
英国首相选战2010年1月4日以拉开帷幕,这是英国第一次开始为期四个月的马拉松式选战,大选伊始,在野的保守党和执政工党碰撞激烈。同样两党制,在英美两国却有着不同,认识正确的是:
①英国是君主立宪政体,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是虚位元首,无实权
②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为总统制,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
③美国总统不对国会负责,英国首相内阁对议会负责
④议会实质上都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7.
下图揭示了德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特征是( )
A.发展历程曲折
B.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
C.是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的
D.德国的民主制度深受专制主义者和军国主义分子干扰
8.
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爆发的相似原因是

巴黎公社成立大会    攻打冬宫
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指导B.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
C.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所致
9.
2009年9月8日下午,来自100多个国家的百余名驻华外交机构和国际组织的代表,集体参观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自治区成就展”。图为新疆图片展吸引参观者。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使我国民族自治区

①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实现了少数民主的高度自治
②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③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④使少数民族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0.
阅读下列四幅图片,可从中获取的信息有

①海峡两岸有着相同的文化习俗
②经济文化交流逐步深入
③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④中共“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为解决台湾问题指明方向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1.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中宣称: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他强大---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能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为此美国
A.实施马歇尔计划,援助发展中国家B.发起成立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
C.组建北约,遏制社会主义国家D.成立关贸总协定,推动经济全球化
12.
张某是一位生活在唐朝中期扬州近郊的农民,他遇到的情况有
①空暇之时,与家人一起到早市购买生活必需品
②采用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粮食产量得到提高
③ 农闲时去集市卖点农产品,换取银钱和纸币
④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开始添置彩瓷装饰房子
A.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3.
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在其科普著作《枪炮、病菌和钢铁》中说:“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一个曼丹人村庄里的人口在几个星期之内就从2000人急剧减少到不足40人。”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今天最大的启示是
A.在西欧殖民扩张过程中病菌是第一“杀手”
B.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脱贫
C.高度重视“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
D.全世界都要加强对“流行疾病”的防控
14.
阿萨·勃里格斯在《英国社会史》中写到:“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排出纯金的潮流。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以下各项对这段话的理解认识,正确的是
①工业革命改变了全球的贫困面貌 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③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④工业革命加深了西方的殖民掠夺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5.
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16.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论孔子》中写道:“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在伏尔泰和一大批思想家的推动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写入《法兰西共和国宪法》。这从本质上说明
A.法国启蒙思想家和孔子思想一脉相承
B.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根本性影响
C.法国大革命时期中法之间文化交流频繁
D.启蒙思想家借用孔子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17.
下列图片和汉字揭示了汉字的起源与演变的过程,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①有些汉字的形成与发展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②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文字
③汉字的演变趋势是由繁到简
④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措施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①②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18.
下图所示作品与《巴黎圣母院》分别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这两种文学的相同点是
A.揭露社会现实
B.热衷于塑造和赞美英雄人物的正面形象
C.鼓吹暴力革命
D.崇尚理性主义

3.选择题(共8题)

19.

20世纪70年代末,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家农户聚集在一起,在一份合同书上庄严留下了自己鲜红的手印,从而揭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始于 (    )

20.

20世纪70年代末,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家农户聚集在一起,在一份合同书上庄严留下了自己鲜红的手印,从而揭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始于 (    )

21.1953年,我国开始通过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以  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下列对这两项政策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    )
22.

现代化大工厂,生产要遵循科学的生产秩序,还要进行(    ),才能开展社会化大生产。

23.(32)2006×(3+2)2007= {#blank#}1{#/blank#}.
24.(32)2006×(3+2)2007= {#blank#}1{#/blank#}.
25.下列选项中不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26.下列选项中不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