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海南省洋浦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238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1/4/27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思想家

主要思想

黄宗羲(1610~1695)

认为“君者,天下之大害也”,主张“君臣平等”

顾炎武(1613~1682)

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人共治”的主张

王夫之(1619~1692)

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有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共”

 

材料二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一些主要思想家的观点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依据材料二,概括归纳三人各自的主张。
(2)材料一、二两种思想对历史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虽然出现的比较早,但思想高度及社会效果却远不如法国的启蒙思想,为什么?
2.
观察图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名画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段独白
请回答:
(1)《蒙娜丽莎》、《西斯廷圣母》、《哈姆雷特》的作者分别是谁? 
(2)欣赏《蒙娜丽莎》、《西斯廷圣母》两副名画,说明作品是如何反映作者的思想情感的,作品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什么特点?
(3)《哈姆雷特》反映的思想内容是什么?作品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什么特点?
3.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材料二 日本学者薮内清在《中国·科学·文明》中说:“北宋时代……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的新儒学。”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三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材料四 宋徽宗赵佶以画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1)结合所学的知识,举三例说明宋朝的科技发展“已呈巅峰状态”及对世界文明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指出新儒学的产生对宋代文人、书法、绘画特点的影响。
(3)明代晚期,思想家李贽对统治阶级极力推崇的新儒学大加鞭挞,痛斥孔子为“庸众人类”。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李贽这样做的社会原因。

2.单选题(共15题)

4.
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这反映出(   )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
③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④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需求相结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5.
“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马克思的这个观点不适用()
①洪秀全的“拜上帝教”②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③孙中山的三民主义④文艺复兴运动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6.
16世纪法国作家拉伯雷曾说过:“我不相信屋顶以上的事”。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主张(    )
A.追求人自由B.反对等级观念C.反对禁欲主义D.追求现实幸福
7.
智者学派是希腊工商业和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B.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C.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D.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
8.
下列二幅图片所反映的都是中外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它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
A.反映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或发展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C.促进了艺术的改革与创新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9.
屈原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屈原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
②屈原的作品反映了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③屈原的代表作品是《楚辞》
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对屈原作品的最好评价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10.
《大众日报》在2008年1月8日刊登了一篇《关公何以战秦琼》文章,说的是中央电视台“中国京剧研究生班十年汇报演出”的节目《蔺相如》中的布景道具问题,请你判断符合史实的是( )
A.蔺相如府中厅堂上悬挂着一幅山水画
B.厅堂楹联上有草书写的古诗
C.淹池会上桌上放着一些竹简
D.书写的古诗是杜牧的《泊秦淮》
11.
下列著作、报刊反映了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历史进程。其中对中国民众的求学、婚姻等社会观念影响最大、最深的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民报》
D.《新青年》
12.
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指出,“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与材料所说相关的历史人物有  ①魏源    ②洪仁玕   ③李鸿章   ④孙中山   ⑤陈独秀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13.
近代前期,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大体上依次经过
A.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思想领域
B.经济领域思想领域政治领域
C.思想领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
D.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领域
14.
图为我国某城市中的康有为塑像,头戴举人帽,身穿黄袍马褂。下列说法比较可信的是
A.康有为是个因循守旧、保守传统的举人
B.康有为坚持儒家传统和君主制,其立宪思想有进步性
C.康有为虽为大儒,但彻底摆脱了封建思想,投身维新运动
D.康有为提醒国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应完全保留,不得改变
15.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反对专制统治
C.救亡图存
D.反抗外来侵略
16.
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这是因为:
①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②它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③它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④孙中山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17.
邓小平理论与***思想的相同点有
①其核心是实事求是
②在批判“左”倾错误的基础上逐渐形成
③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④在实践中有“农村包围城市”的特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
下列对贝多芬交响乐曲的内涵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A.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息
B.在朦胧的月色中表现事物或物体的气氛和情调
C.赋予了器乐反映社会重大题材的使命
D.具有强烈的反封建与争取民主的革命精神

3.选择题(共4题)

19.

圆的面积S与半径R之间的关系式是S=πR2,其中自变量是{#blank#}1{#/blank#}.

20.

对于圆的周长公式C=2πR,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1.

对于圆的周长公式C=2πR,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2.

对于圆的周长公式C=2πR,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