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在独立之时虽然科技远远落后于欧洲,但却具有充分的发展潜力。首先,美国是18世纪理性时代的产物,在观念上认同于科学、自由、理性。美国社会的自由开放大大有利于科学的创新精神。……立法者们十分看重知识,认为社会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的进步。……而且,他们一致认为科学与教育应独立于政府而发展,以免受政府的限制和控制。
材料三 爱因斯坦坚信对希特勒只有用暴力才能遏制,于是他写信给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向他通报核裂变的能力。……美国1945 年秋天用两颗原子弹轰炸了日本广岛和长崎,从而结束了世界大战。……爱因斯坦并没有参与开发核武器,当他听到核弹轰炸广岛的消息时,他非常的沮丧。他在晚年致力于反对原子武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科技发展的优势。
(2)材料二中“1905获得了历史性成就”是指爱因斯坦创立了什么科学理论?他对近代物理学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3)材料三中爱因斯坦通报核裂变的用意何在?后来爱因斯坦对研发核武器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从中体现了他怎样的社会责任感?
(4)结合材料四简要说明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材料一 美国在独立之时虽然科技远远落后于欧洲,但却具有充分的发展潜力。首先,美国是18世纪理性时代的产物,在观念上认同于科学、自由、理性。美国社会的自由开放大大有利于科学的创新精神。……立法者们十分看重知识,认为社会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的进步。……而且,他们一致认为科学与教育应独立于政府而发展,以免受政府的限制和控制。
——钱满素《美国文明》
材料二 1879年3月14日爱因斯坦诞生于德国乌尔姆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受工程师叔父的影响,他从小受到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启蒙。1896年爱因斯坦进苏黎世工业大学师范系学习物理学,1901年获得瑞士国籍,于次年被伯尔尼瑞士专利局录用为技术员,从事发明专利申请技术鉴定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并于1905获得了历史性成就。1909年爱因斯坦离开瑞士专利局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2年任母校苏黎世工业大学教授,1914年回德国任威廉皇帝物理学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法西斯政权建立后,爱因斯坦受到迫害,被迫离开德国。1933年移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教授,直至1945年退休。材料三 爱因斯坦坚信对希特勒只有用暴力才能遏制,于是他写信给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向他通报核裂变的能力。……美国1945 年秋天用两颗原子弹轰炸了日本广岛和长崎,从而结束了世界大战。……爱因斯坦并没有参与开发核武器,当他听到核弹轰炸广岛的消息时,他非常的沮丧。他在晚年致力于反对原子武器。
——《世界上下五千年》
材料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科技发展的优势。
(2)材料二中“1905获得了历史性成就”是指爱因斯坦创立了什么科学理论?他对近代物理学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3)材料三中爱因斯坦通报核裂变的用意何在?后来爱因斯坦对研发核武器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从中体现了他怎样的社会责任感?
(4)结合材料四简要说明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单选题- (共11题)
2.
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侵略论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论的,但如果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下列对该学者观点的解读,不恰当的是
A.帝国主义的侵略是引起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 |
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 |
C.“帝国主义侵略论”掩盖了中西方文明之间复杂的矛盾运动 |
D.反帝反封建斗争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 |
3.
国学大师章太炎做了一首唱词:“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他对洪、曾两人的历史评价不同,乃是着眼于
A.阶级上,洪代表农民阶级,曾代表地主阶级 |
B.民族上,洪排满革命,曾为满族效力 |
C.性别上,洪提倡男女平等,曾主张男尊女卑 |
D.学术上,洪破除旧迷信,曾尊孔扬孟 |
5.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对材料反映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的自然经济已开始瓦解②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③外国洋货已完全取代了中国的手工业品④中国的家庭手工业直接受到冲击
①中国的自然经济已开始瓦解②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③外国洋货已完全取代了中国的手工业品④中国的家庭手工业直接受到冲击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6.
某思想家说:“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力,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这体现了
A.社会契约论 | B.人民主权说 |
C.天赋人权说 | D.三权分立学说 |
7.
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2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该设计反映出:
A.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 |
B.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 |
C.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 |
D.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
10.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 |
B.反对专制统治 |
C.救亡图存 |
D.反抗外来侵略 |
11.
荒诞派戏剧不用合乎逻辑的结构和明智的理性去阐明人的生存处境。经典作品《等待戈多》中,人们望眼欲穿地期盼着戈多的到来,但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他?始终是一个谜,这样的剧情似乎荒诞不经,但含有很大的隐喻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表现西方人的危机意识,揭示人类生存现状的荒诞 |
B.表现了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神秘的憧憬 |
C.表现了在绝望中等待渺茫希望的西方人的共同心理 |
D.表现了人们失望、彷徨、痛苦的精神创伤 |
12.
梁启超认为“戊戌变法,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小,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下列有关维新变法运动的评价,与此说法吻合的是
A.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 B.开辟了向西方学习的的强国御辱之道 |
C.形成了中国近代首次思想解放潮流 | D.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 |
3.选择题- (共4题)
13.
已知x、y成反比例,完成表格。
x | 4 | {#blank#}1{#/blank#} | 12 | {#blank#}2{#/blank#} | {#blank#}3{#/blank#} |
y | 9 | 18 | {#blank#}4{#/blank#} | 3 | {#blank#}5{#/blank#} |
14.1949年,***充满激情地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下列促进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文化建设高潮”出现的是( )
15.1949年,毛泽东充满激情地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下列促进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文化建设高潮”出现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