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云南省潞西市芒市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237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1/3/13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8分)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二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材料三 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
——恩格斯《反杜林论》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欧洲历史上的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4分)
(2)材料一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材料二中对“人”的认识有何新的发展?
(6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法国行将到来的革命”指的是哪一次历史事件?材料中所说的 “伟大人物” 请列举出三位。(8分)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铁罐盛药,以火点之,炮起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围半亩之上,火点著甲铁皆透。

——《金史》

材料二 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人;余者谓之“钻风”,大小八橹或六橹,每舰可载百余人,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

——南宋《梦粱录》卷12《江海船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史实?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
(3)根据材料一、二回答这一时期我国的另一项重大发明是什么?
(4)材料一、二中的发明对欧洲产生了哪些影响?

2.单选题(共17题)

3.
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根本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4.
薄伽丘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之一,他的代表作是()
A.《神曲》B.《十日谈》C.《最后的晚餐》D.《哈姆雷特》
5.
下列对启蒙运动的叙述,全面的是()
1提倡用理性来判断一切事物    2斗争矛头指向封建制度
3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4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做舆论准备
A.123B.234C.24D.1234
6.
电影《地雷战》几乎家喻户晓,你知道地雷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
A.唐B.宋
C.元D.明
7.
以下著名诗人、词人,其作品风格属于浪漫主义的有
A.屈原、杜甫B.屈原、李白C.苏轼、杜甫D.屈原、孟浩然
8.
四大发明中,从起源到完成,尽力时间最长的一项是()
A.造纸术B.火药C.指南针D.印刷术
9.
中国古代文人画的特点是()
A.追求抒情写意B.描绘自然风景C.以社会风俗为题D.讲究布局构图
10.
风是《诗经》中最精华的部分,它主要是
A.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感情B.贵族宴饮是演唱的乐歌
C.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D.宫廷祭祀时演唱的赞歌
11.
五四运动后,成为强大社会思潮的是()
A.马克思主义B.无政府主义C.新村主义D.实用主义
12.
(题文)中国同盟会以三民主义为纲领,其中的“民权主义”是指
A.反对满洲贵族压迫
B.反对帝国主义
C.建立民主共和国
D.平均地权
13.
“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这符合哪一部文学作品的主题()
A.雨果《巴黎圣母院》B.雨果《悲惨世界》C.狄更斯《雾都孤儿》D.托尔斯泰《复活》
14.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 )
A.川端康成B.鲁迅C.巴金D.泰戈尔
15.
被称为“歌曲之王”的是()
A.舒伯特B.门德尔松C.肖邦D.舒曼
16.
被称为“浪漫主义的狮子”是( )
A.法国籍里柯B.法国德拉克洛瓦C.意大利米开朗琪罗D.意大利达·芬奇
17.
下列哪部小说的问世,标志着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 )
A.《人间喜剧》B.《高老头》C.《葛朗台》D.《红与黑》
18.
摇滚乐最早、最著名的偶像是( )
A.“猫王”艾维斯·普莱斯利B.甲壳虫乐队C.勋伯格D.披头士乐队
19.
电影是20世纪的艺术。它首先起源于()
A.美国B.英国C.法国D.苏联

3.选择题(共13题)

20.

“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这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有{#blank#}1{#/blank#}。

21.

“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这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有{#blank#}1{#/blank#}。

22.如今天津的很多街口都安装了360°高清晰摄像头,由公安局实施24小时监控,来保护人民的安全,摄像机的像距几乎不变,但镜头的功能类似于人眼睛的晶状体,焦距可以调节,如图所示,某嫌疑犯在成像板上已经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F处,在监控此人的过程中(该人在成像板上的像保持清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3.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

24.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

25.

《真正的英雄》中,“如此”一词在句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26.

有位同学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分别于清晨、正午、傍晚四个时间从同一棵绿色植物上摘取一片绿叶,将它们进行脱色、漂洗、碘液染色,其中染色最深的是(   )

27.

你能在下面句后括号内用某种动物来比喻此种类型的人吗?
如: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变色龙)

①代人受过替人受罪的人{#blank#}1{#/blank#}

②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blank#}2{#/blank#}

③没有依靠无处投奔的人{#blank#}3{#/blank#}

④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blank#}4{#/blank#}


28.

你能在下面句后括号内用某种动物来比喻此种类型的人吗?
如: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变色龙)

①代人受过替人受罪的人{#blank#}1{#/blank#}

②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blank#}2{#/blank#}

③没有依靠无处投奔的人{#blank#}3{#/blank#}

④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blank#}4{#/blank#}


29.

选出对《夸父逐日》故事的内容评述不当的一项( )

30.

      

(二)王诗超人生的最后画面

      巢湖,从来没有这么可怕过,翻腾着一股股浊浪屡次试图挤破那道圩坝。人们扛着麻袋,抱着芦席奔上大堤,为了生存,他们必须一搏。

      王诗超就是在这时带着中庙镇河西村青年突击队冲上去的。这位眉清目秀的村团支部书记得平素就少言少语,此时更是无话。他挥挥手,抢先跳下河西圩,队员们一个也没迟疑,紧跟着跳进滔滔白浪中。他们从水下摸上来一块又一块片石,垒在大坝的基座上。不知重复了多少次机械的动作。突击队为数万人的生命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这是7月1日,党的生日。

      此时风潇潇,电闪闪。

      夜幕四合,王诗超回到家——三间草屋。爸爸.妈妈过来了,心疼地看着儿子:“吃点吧!”儿子摇摇头,他的眼睛已困得睁不开。

      “不好了,电灌站的机器出毛病了,快来人潜下水去打坝呀!”喊声穿过夜色钻进漏雨的草屋。刚坐下的王诗超一蹦而起,披上刚拧掉水的衬衣说“我去去就回。”

      他深一脚浅一脚地奔上大坝,重新跃进冰冷的水里,一次又一次潜至水底,摸着坝壁加固堤坝。这一去又是一天一夜,坝体厚实了,王诗超才跌跌撞撞地朝回走。
      此时,风潇潇,雷轰鸣。

      路上,王诗超碰上团支部值班巡埂的人,得知人手不够,转身又走进了巡埂的队列。

      7月3日早晨7时30分,王诗超已经全身表紫,他第二次朝家里走去。

      到家门口发现,家已经不存在。漏雨的草屋已被洪水冲倒,父母栖身邻人家。

      望着脸色发灰的诗超,妈妈难过地走出门,借来3个鸡蛋。

      王诗超躺下了,躺在一块铺板上,只有他才知道自己有多疲惫。

      妈妈捧过来冒着热气的鸡蛋汤。

      ​王诗超却再也不能起来喝一口了。他的眉头紧锁着,28岁的王诗超带着对生活的满腹牵挂走了,铺板上积满了他身上流下的水。

此时,风潇潇,雨凄凄。据见到王诗超遗容的人说,他躺在铺板上的身体伸展着。


31.

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 (     )

32.

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样追逐太阳的? (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