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东省曲阜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234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1/7/25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雅典创造了民主体制,为近代民主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近代以来,实现民主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普遍追求。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近代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成为时代潮流。阅读下列材料:
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相互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中
————————摘自《美国的历程》上册
(1)雅典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这种形式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何利弊?(5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怎样突破古代民主的局限,又是怎样维护民主的?(5分)
(3)在民主政治的确立过程中,常常用法律的形式把民主的成果固定下来。近代以来,中国出现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为民主制度提供宪法保障的法律文件。在实施过程中,前者(《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成为一纸空文,而后者(《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重大的变化,造成这种不同的根源何在?(4分)
2.
安民、富民、解决民生问题是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九年(即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休耕轮作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

——《魏书食货志》

材料三:市易法垄断货源,“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结果造成“卖梳朴则梳朴贵,卖脂麻则脂麻贵”的局面。尽管王安石声称市易法的目的是“通有无,权贵贱,以平物价,所以抑兼并也”……但是实际结果是“官中自为兼并……‘商贾为之不行’……而上下均受其弊”。……市易法之弊端,就连最初倡导市易法的魏泽忠都“愤腕自称,以谓市易主者摧固掊克,皆不如初议,都邑之人不胜其怨”。

——徐昌强《试论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成效不同之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实现人民“殷盛”,商鞅采取了哪些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鼓励农耕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
(3)根据材料三谈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材料三、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策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曰本的崛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西方的脚步”和“旧制度”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史学界部分学者将戊戌变法看作是“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融人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的主要表现。
(4)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俄、中、日三国近代化的改革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2.单选题(共9题)

4.
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
①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
②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
③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它的支持。题中的
①②③对应正确的应当是
A.①最高法院②参议院③下议院
B.①国会②内阁③议会
C.①内阁②国会③下议院
D.①国会②最高法院③内阁
5.
《独立宣言》写道:“代表权对人民来说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而对暴君来说是可怕的。”这句话体现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就是()
A.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B.美国政府采取三权分立的办法实现制约和平衡
C.美国实行联邦制
D.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通过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
6.
下图是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某次重大历史事件的领导人群像,他们从左起分别是贺龙、朱德、周恩来、叶挺和刘伯承。这座群像最有利于纪念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南昌起义
C.红军长征胜利D.湘赣边秋收起义
7.
“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支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现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8.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写道:“我的飞机刚刚起飞,电传打字机就传来消息:我们在联合国保持台湾席位的那场战斗打输了。周恩来后来告诉我,在我刚要离开之前,他已经知道了联大表决的结果,但他不愿意第一个告诉我,怕我难为情。”这段文字中“那场战斗”是指
A.否决新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美国反对新中国和台湾同时参加联合国
C.中国大陆和台湾实行“三通”威胁到美国利益
D.美国反对新中国取代台湾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9.
《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左右系,以乎轭也。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出现于
A.春秋战国
B.西汉
C.东汉
D.隋唐
10.
下表是我国1961年至1962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
A.新中国已经建成工业化国家B.工业化建设严重受阻
C.农业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调整后国民经济比例关系趋于合理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在绘画领域兴起,这一流派的画家们主要是由一些青年画家组成,他们借助当时光学研究领域的新成就,探讨如何用光和色米描绘外部世界。这个美术流派是()
A.新古典主义B.印象画派C.浪漫主义D.现实主义
12.
2011年以来世界局势动荡不已,局部冲入不断。泰柬边境发生冲突,突尼斯、埃及出现了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利比亚、也门爆发的骚乱及流血事件不断升级等(如下图)。下列有关当今世界形势评述正确的是()
A.动荡紧张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主流
B.冷战结束后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
C.民族、领土等矛盾及大国插手使世界局势动荡
D.当今世界是美、欧、中、日、俄共同主导的多极化世界

3.选择题(共10题)

13.

从1840年开始,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用{#blank#}1{#/blank#}和{#blank#}2{#/blank#},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14.内角为108°的正多边形是(   )
15.已知A(4,1),B(1,﹣ ),C(x,﹣ ),若A、B、C共线,求x
16.几何体的表面积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

17.几何体的表面积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

18.下列几何体中,主视图和左视图都为矩形的是(  )
19.已知x+y=2,xy=﹣1,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20.已知x+y=2,xy=﹣1,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21.

1856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blank#}1{#/blank#}。

22.

1856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