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戴高乐从1958年开始连续当了11年法国总统,他领导制定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重新确立法国的政治体制.任内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外事务上。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系列思想政策被称为“戴高乐主义”。
1970年11月9日戴高乐因心脏病猝然逝世。蓬皮杜总统于次日向法国人民发表广播讲话:“戴高乐将军逝世了,法国失去了亲人。1940年,戴高乐将军拯救了我们的荣誉.1944年,他领导我们走向解放和胜利。1958年,他把我们从内战的威胁中救了出来,他使今天的法国有了自己的制度、独立和国际地位……让我们向法国保证,我们决不辜负我们所得到的教诲,愿戴高乐将军永远活在全国人民的心中。”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戴高乐主义”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
(2)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对法国和法兰西民族做出的卓越贡献。
材料:戴高乐从1958年开始连续当了11年法国总统,他领导制定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重新确立法国的政治体制.任内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外事务上。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系列思想政策被称为“戴高乐主义”。
1970年11月9日戴高乐因心脏病猝然逝世。蓬皮杜总统于次日向法国人民发表广播讲话:“戴高乐将军逝世了,法国失去了亲人。1940年,戴高乐将军拯救了我们的荣誉.1944年,他领导我们走向解放和胜利。1958年,他把我们从内战的威胁中救了出来,他使今天的法国有了自己的制度、独立和国际地位……让我们向法国保证,我们决不辜负我们所得到的教诲,愿戴高乐将军永远活在全国人民的心中。”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戴高乐主义”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
(2)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对法国和法兰西民族做出的卓越贡献。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陆上与海上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强劲的激素和新的活力。然而,时至明清之交,绵延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已经步入衰世,不仅丧失了汉唐王朝的恢宏气度,就连宋元时代的精明眼光也不复存在。封建统治者所关心的,已经不是如何向外开拓,而是兢兢于闭关自守。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列强在征服世界时具备的优势。从全球化的视野出发对西方列强征服世界的活动进行评价。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陆上与海上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强劲的激素和新的活力。然而,时至明清之交,绵延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已经步入衰世,不仅丧失了汉唐王朝的恢宏气度,就连宋元时代的精明眼光也不复存在。封建统治者所关心的,已经不是如何向外开拓,而是兢兢于闭关自守。
——王翔《对外贸易与中国丝绸业的近代化》
材料二: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伊莎贝拉女王(到)英国女王维多利亚,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1)据材料一并联系所学,概括古代丝绸之路产生的作用。并分析明清统治者“兢兢于闭关自守”的影响。(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列强在征服世界时具备的优势。从全球化的视野出发对西方列强征服世界的活动进行评价。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第一届政协一次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教育,提出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法。首先是改革课程。1949年11月公布的《大学专科学校各系课程暂行规定》,明确宣布废除国民党政府颁布的"党义"、"公民"、"童子军"、"军事训练"等反动课程,增设了"政治经济学"、"新民主主义论"、"社会发展史"等马列主义新课。1950年8月,教育部发布并实施高等学校各院系课程草案,规定文、法、理、工各院都设有公共必修课程、本系必修课程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逐渐建立比较科学的学时制。此后,又根据实际需要……课程改革逐渐走向全面化和配套化。其次进行了学制改革,建立起幼儿、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学制。再者是对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目的是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使之适应新中国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
(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教育改革的特点。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初期教育改革的意义。
材料:第一届政协一次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教育,提出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法。首先是改革课程。1949年11月公布的《大学专科学校各系课程暂行规定》,明确宣布废除国民党政府颁布的"党义"、"公民"、"童子军"、"军事训练"等反动课程,增设了"政治经济学"、"新民主主义论"、"社会发展史"等马列主义新课。1950年8月,教育部发布并实施高等学校各院系课程草案,规定文、法、理、工各院都设有公共必修课程、本系必修课程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逐渐建立比较科学的学时制。此后,又根据实际需要……课程改革逐渐走向全面化和配套化。其次进行了学制改革,建立起幼儿、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学制。再者是对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目的是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使之适应新中国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
(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教育改革的特点。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初期教育改革的意义。
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年12月23日下午4时至次日凌晨3时在重庆召开的“中美英三国联合军事会议”通过了《远东联合军事行动初步计划》。计划主要内容为:①各方目前应尽现有实力,对日本根据地及建筑物发动空袭攻势,以使仰光及缅甸全境免受敌方攻击;②继续以器材供给中国,以支持中国抗战;③中国军队应继续以攻击或攻击之威胁,对日军之交通线发动军事行动,以牵制日军;④待实力充实后,即发动中美英可以抽调之军力,对日改取攻势;⑤在重庆之联席分区军事委员会应随时开会,并将资料及建议案送交联军军事委员会,俾该会得拟定东亚战略;⑥希望在美国组织之总机构能早日实现。
(2)材料中“在美国组织之总机构”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会议对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产生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年12月23日下午4时至次日凌晨3时在重庆召开的“中美英三国联合军事会议”通过了《远东联合军事行动初步计划》。计划主要内容为:①各方目前应尽现有实力,对日本根据地及建筑物发动空袭攻势,以使仰光及缅甸全境免受敌方攻击;②继续以器材供给中国,以支持中国抗战;③中国军队应继续以攻击或攻击之威胁,对日军之交通线发动军事行动,以牵制日军;④待实力充实后,即发动中美英可以抽调之军力,对日改取攻势;⑤在重庆之联席分区军事委员会应随时开会,并将资料及建议案送交联军军事委员会,俾该会得拟定东亚战略;⑥希望在美国组织之总机构能早日实现。
——《近代以来重庆100件大事要览中美英三国联合军事会议的召开》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英三国联合军事会议”召开的背景。依据材料概括《远东联合军事行动初步计划》的战略意图。(2)材料中“在美国组织之总机构”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会议对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产生的影响。
2.单选题- (共10题)
5.
***同志曾说,“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必须是农工政策的三民主义。不要农工政策,不真心实意地扶助农工,不实行《总理遗嘱》上的‘唤起民众’,那就是准备革命失败,也就是准备自己失败”。这说明了
A.***同志认识到农民、工人是取得革命胜利的基本力量 |
B.说明当时国共第一次合作已经结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 |
C.当时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日可待 |
D.当时日本正在进行全面侵华战争,国共紧密合作 |
6.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形态演进序列做过三种归纳和多次论述,但从未把任何一种演进序列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他所做的演进序列的阐述,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针对性。这说明了马克思主义
A.作为历史科学的严谨性与缜密性 |
B.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具有多样性 |
C.断言人类社会必然要经历五种社会制度的变迁,不可跨越 |
D.本质上与地理环境或社会环境决定论的机械唯物主义论一样 |
7.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载:“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由此可知,班固
A.推崇重农抑商政策 |
B.有儒家重义轻利的思想观念 |
C.有农商皆本的意识 |
D.主张商品经济取代小农经济 |
8.
重商主义产生的深层次的背景,是在追求商业资本增加、追求货币积累这股强大潮流冲击下,所引起的西欧经济形式和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经济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变化,旧式贵族变成了真正的商人。这说明了
A.重商主义的产生与资本主义发展紧密相连、息息相关 |
B.重商主义的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推动 |
C.重商主义是一种长期的经济政策,可以长期实行 |
D.重商主义属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政策,其他社会制度均不适用 |
9.
下表是中国近代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茶叶产销统计表,表中数据与信息反映了


A.茶叶产量的增加主要是因为中国的逐利意识逐渐淡薄 |
B.民族工业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带动人民富裕 |
C.自然经济已经解体完毕 |
D.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 |
10.
在1978年特大灾害后,凤阳人走四方更是达到了高峰,但在凤阳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有一群人,他们在1978年11月24日晚上,在严立华家的茅草屋里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之后,他们采取了抓阄的方式,分牲畜、农具,又迅速丈量了土地,迈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最初一步。关于这一做法,不正确的是
A.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丰收 |
B.属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一部分,不利于人们主体地位的发挥 |
C.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D.得到了中央有关领导的肯定,开启了农村改革的新篇章 |
11.
孟德斯鸠提倡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但同时又强调自由的实现要受法律的制约,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他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自由了”。上述材料表明
A.孟德斯鸠认为并不存在自由,自由只是人们意念的产物 |
B.孟德斯鸠认为政治权力必须实行三权分立 |
C.孟德斯鸠的主张适合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
D.孟德斯鸠认为自由是相对的,这体现了他的理性思想 |
12.
贝克特出生于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他的一篇文学作品主要描流浪汉在荒野路边的一棵树下日复一日地等待戈多,用各种无聊的动作和对白来消磨时光,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要等待,剧中没有交代,唯一的主题便是等待。这阐明了他“在人类的荒诞处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心理苦闷”这一戏剧主题。请问,这一作品的艺术风格应该属于
A.浪漫主义 |
B.现实主义 |
C.现代主义 |
D.新古典主义 |
13.
“三一区”是雅典克里斯提尼改革所建立的部落组成单位。克里斯提尼将雅典城邦的领土分成10个新部落,每个部落由三个分别位于沿海、内陆和雅典城市的互不相连的区域组成。如此划分的目的在于使部落之间相对平等。这体现了
A.克里斯提尼改革主要是为了维护旧贵族的既得利益,打击平民的政治与经济地位 |
B.克里斯提尼改革废除了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地位差异,实现了人人平等 |
C.克里斯提尼改革一定程度上关注到了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们的政治地位差异 |
D.雅典民主改革只是虚有其表,难以代表大多数人民的利益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