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思想主张,并分析民本思想内涵。(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孙中山的主要民主思想。(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并简析民主思想在近代中国兴起的历史必然性。(8分)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思想主张,并分析民本思想内涵。(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孙中山的主要民主思想。(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并简析民主思想在近代中国兴起的历史必然性。(8分)
2.
古代中外,主权问题都是一个国家的核心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三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宵贡”。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郑氏要求。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康熙帝为什么认为台湾不可与高丽相比?为此,康熙帝对台湾采取了哪些措施?采取这些措施的意义何在?(10分)
材料二 “如果通过暴力能获取自治,不择手段屠杀英国人可以解除压迫,那我宁可不要自治而继续受人压迫。”
——甘地
材料三 “界线是没有的,有的是整个防御面,这个防御面就是祖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在浸透同胞们的鲜血之前绝不丢弃。”“这个民族(土耳其)从未失去过独立······要么独立要么死亡。”
——凯末尔
请回答
(2)比较材料二,三,指出甘地与凯末尔对主权问题的解决方案有什么不同?(4分)
材料四 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坦率的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邓小平会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讲话
请回答
(3)依据材料四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对于国家主权的基本原则。(2分)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主权问题的看法。(4分)
材料一 康熙三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宵贡”。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郑氏要求。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康熙帝为什么认为台湾不可与高丽相比?为此,康熙帝对台湾采取了哪些措施?采取这些措施的意义何在?(10分)
材料二 “如果通过暴力能获取自治,不择手段屠杀英国人可以解除压迫,那我宁可不要自治而继续受人压迫。”
——甘地
材料三 “界线是没有的,有的是整个防御面,这个防御面就是祖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在浸透同胞们的鲜血之前绝不丢弃。”“这个民族(土耳其)从未失去过独立······要么独立要么死亡。”
——凯末尔
请回答
(2)比较材料二,三,指出甘地与凯末尔对主权问题的解决方案有什么不同?(4分)
材料四 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坦率的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邓小平会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讲话
请回答
(3)依据材料四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对于国家主权的基本原则。(2分)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主权问题的看法。(4分)
2.单选题- (共6题)
3.
有学者说:近代中国人实际上经历的探索过程是“‘西化’—‘反西化’—‘现代化’”。下列符合“‘反西化’—‘现代化’”两个阶段的史实是
A.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 |
B.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
C.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
D.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
4.
荷兰,曾经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然而17世纪末期,荷兰发展的速度慢了下来,逐渐失去了左右世界的霸权。荷兰失去左右世界霸权的根本原因是( )
A.荷兰被英国打败 |
B.荷兰的发展重点由陆上转向海上 |
C.荷兰是商业立国,不是工业立国 |
D.荷兰是军事立国,不是商业立国 |
5.
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制器之器”的工厂;1899年创办的大生纱厂,是“设厂自救”的棉纺织企业。它们的共同点是
A.深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
B.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C.属于近代洋务企业 |
D.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
6.
19世纪电器进入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电气技术的广泛运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最主要变化是
A.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
B.改变了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 |
C.社会生产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
D.使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
7.
19世纪初期世界文学艺术作品紧密结合社会现实,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从侧面揭示和抨击了当时的社会,充分体现了工业革命时代人们的浪漫情怀。下列作品最能体现这一时代的特征的是
A.《人间喜剧》 | B.《自由引导人民》 |
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 D.《格尔尼卡》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