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18分)学者徐晓望认为宋代的福建是当时文化最发达的区域之一。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是印刷术的普及时代,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福建是全国三大印刷中心之一……“是使南亩之民转而为纸工者十且四五,东南之俗为尤甚焉。盖厚利所在,情农不劝而趋”……“纸、竹稂、楮皮、薄藤、厚藤,凡柔韧者皆可以造纸。竹纸出古田、宁德、罗源村落间。……楮纸出连江西乡,薄藤纸出侯官赤岸,厚藤纸出永福辜岭。”
——徐晓望《宋代福建史新编》
(1)据材料一,指出宋代福建造纸业的发展因素。(4分)
材料二《宋代福建书院分布状况简表》、《宋代进士分布图》


(2)据材料二,比较宋代福建书院与进士分布的共同点。(4分)
材料三 福建在宋代被称为“海滨邹鲁”,是宋代少数几个有名的文化大省之一,不论在理学、文学、历史学还是科学、政治等各个领域都有非凡的成就,产生了许许多多对中国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如朱熹、柳永、袁枢、郑樵、宋慈、章得象、李纲等人,他们不仅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而且在世界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福建文化在宋代发展达到了其前朝后代所无法比拟的历史巅峰。
——黄洁琼:《试论宋代福建的科举与文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福建文化的发展特征。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其原因。(10分)
材料一 宋代是印刷术的普及时代,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福建是全国三大印刷中心之一……“是使南亩之民转而为纸工者十且四五,东南之俗为尤甚焉。盖厚利所在,情农不劝而趋”……“纸、竹稂、楮皮、薄藤、厚藤,凡柔韧者皆可以造纸。竹纸出古田、宁德、罗源村落间。……楮纸出连江西乡,薄藤纸出侯官赤岸,厚藤纸出永福辜岭。”
——徐晓望《宋代福建史新编》
(1)据材料一,指出宋代福建造纸业的发展因素。(4分)
材料二《宋代福建书院分布状况简表》、《宋代进士分布图》


(2)据材料二,比较宋代福建书院与进士分布的共同点。(4分)
材料三 福建在宋代被称为“海滨邹鲁”,是宋代少数几个有名的文化大省之一,不论在理学、文学、历史学还是科学、政治等各个领域都有非凡的成就,产生了许许多多对中国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如朱熹、柳永、袁枢、郑樵、宋慈、章得象、李纲等人,他们不仅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而且在世界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福建文化在宋代发展达到了其前朝后代所无法比拟的历史巅峰。
——黄洁琼:《试论宋代福建的科举与文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福建文化的发展特征。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其原因。(10分)
2.
(17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期维新派薛福成在其日记中写道:“唐虞(指尧、舜)以前,皆民主也。……迨秦始皇以力征经营而得天下,由是君权益重。秦汉以后,则全乎为君主矣。若夫夏商周之世,……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说,犹行于其间,其犹今之英(英国)、义(意大利)诸国君民共主政乎?……所以三代之隆,几及三千年之久,为旷古所未有也。
(1)材料一将中国古代政治划分为“唐虞以前”、“三代”、“秦汉以后”三个时期。分别概括这三个时期的政治特征,指出薛福成这一观点的思想来源。(7分)
材料二 英法革命以还,惟民主义已为政治之原则。美法等共和国家无论矣,即君主国,
若英吉利,若比利时,亦称主权在民,实行共和政治。欧洲各国,俄罗斯土耳其之外,未有敢蹂躏宪章,反抗民意者也。
——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1915年)
(2)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奉行“惟民主义”国家的两种政体。结合所学,说明这两种政体的主要区别。(4分)
(3)据材料一、二,比较薛福成与陈独秀的主张有何不同?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推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近代政治思想演变的因素。(6分)
材料一 早期维新派薛福成在其日记中写道:“唐虞(指尧、舜)以前,皆民主也。……迨秦始皇以力征经营而得天下,由是君权益重。秦汉以后,则全乎为君主矣。若夫夏商周之世,……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说,犹行于其间,其犹今之英(英国)、义(意大利)诸国君民共主政乎?……所以三代之隆,几及三千年之久,为旷古所未有也。
(1)材料一将中国古代政治划分为“唐虞以前”、“三代”、“秦汉以后”三个时期。分别概括这三个时期的政治特征,指出薛福成这一观点的思想来源。(7分)
材料二 英法革命以还,惟民主义已为政治之原则。美法等共和国家无论矣,即君主国,
若英吉利,若比利时,亦称主权在民,实行共和政治。欧洲各国,俄罗斯土耳其之外,未有敢蹂躏宪章,反抗民意者也。
——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1915年)
(2)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奉行“惟民主义”国家的两种政体。结合所学,说明这两种政体的主要区别。(4分)
(3)据材料一、二,比较薛福成与陈独秀的主张有何不同?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推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近代政治思想演变的因素。(6分)
2.单选题- (共15题)
4.
1845年上海道台宫慕久与英国领事巴富尔共同公布《上海土地章程》。其条款称:“本道兹依据条约,顾全地方民情,斟酌地方情形,决定将洋径派以北,李家场以南之地,准租与英国商人,以为建造房舍及居留之用。”这一材料主要体现反映
A.清政府外交趋向近代化 |
B.上海英租界的建立 |
C.清廷沦为“洋人的朝廷” |
D.地方官员擅权误国 |
5.
近代某一科举考试中曾出现这样的考题:“真神独一皇上帝”、“天父下凡事因谁?耶稣舍命待何为?”据此推测,这一考试应出现在
A.太平天国时期 |
B.洋务运动时期 |
C.戊戌变法时期 |
D.义和团运动时期 |
7.
1902一1094年中国翻译外国论著533种,其中英文书89种,德文书24种,法文书17种,日文书321种。据此推论较为合理的是
A.日本是西学东渐的主要桥梁 | B.中国人开始自办近代报刊 |
C.南京临时政府保障出版自由 | D.思想界存在全盘西化的倾向 |
8.
1938年7月国民政府在武汉召开第一届国民参政会,代表包括了国民党、共产党、其他小党和无党派人士在内100多人出席。这次会议的召开
A.促进了抗日联合政府成立 |
B.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C.标志着抗战转入相持阶段 |
D.促使国共关系开始走向合作 |
9.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曾被作为最高规格的国礼赠送给外国(见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亚非拉国家不是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 |
B.中国外交重心从倒向苏联到倒向西方 |
C.熊猫外交反映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
D.美国先于日本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
10.
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认为:整个“冷战”时期最为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不是苏联没能发明与传播彩色电视机或微波炉,而是为什么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这主要是因为
A.苏联工业化水平相对落后 | B.斯大林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
C.美国对苏联实行技术封锁 | D.苏联人排斥西方生活方式 |
11.
《史记·货殖列传》载:“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这反映了司马迁
A.主张农工商并重
B.主张“工商食官”
C.坚持“重本抑末”
D.肯定“重义轻利”
A.主张农工商并重
B.主张“工商食官”
C.坚持“重本抑末”
D.肯定“重义轻利”
13.
1545年,西班牙勘探者在墨西哥波托西附近发现了巨大的银矿矿脉,对此进行大规模的开采,到17世纪这些白银的主要流向不可能的是
A.国内供养军队,参与世界殖民扩张 |
B.流向亚洲市场,以交换丝绸和瓷器 |
C.投资英国伦敦,分享机器工厂利润 |
D.流向欧洲市场,加速社会阶层分化 |
14.
布罗代尔说:“十八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在英国发端或崛起的工业革命……可以说是若干世纪前早就开始的‘工业化’进程的终点。”这里他强调了“工业革命”是
A.技术经验积累的结果 | B.世界市场扩大的产物 |
C.始于英国“光荣革命” | D.“工业化”进程的终点 |
15.
1993~1994年,我国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济合同法》《广告法》《产品质量法》等密集颁布。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是( )
A.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
B.开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D.“依法治国”方针的确立 |
16.
要研究古希腊的智者运动,首要障碍是任何智者的著作都未能保留下来,我们往往通过苏格拉对他们的论述还原他们的主张,这样得出的结论可能是
A.客观的,因为苏格拉底是智者学派的代表 |
B.准确的,因为他们生活在同一时期的雅典 |
C.错误的,苏格拉底的对他们论述不是史料 |
D.片面的,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观念有冲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