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苏联)坚信,如果苏维埃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的和必要的……但我愿意表白我的信念: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的,而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
——美国驻苏联使馆代办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1946年2月)
材料二 过去的一年里……由于不断刷新我们同各国之间的传统友谊,并派员出访北京和莫斯科,我们得以为世界各国之间建立一种更为持久的新型关系模式奠定了基础。美国的大胆首创使得1972年成为自二战以来向世界持久和平迈出最大步伐的一年,并因此而载入史册。
——尼克松就职演说(1973年1月)
(1)概括材料一的中心内容。(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1972年成为(美国)自二战以来向世界持久和平迈出最大步伐的一年”。(4分)
(3)综合以上材料,就大国关系与世界格局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4分)
材料一 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苏联)坚信,如果苏维埃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的和必要的……但我愿意表白我的信念: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的,而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
——美国驻苏联使馆代办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1946年2月)
材料二 过去的一年里……由于不断刷新我们同各国之间的传统友谊,并派员出访北京和莫斯科,我们得以为世界各国之间建立一种更为持久的新型关系模式奠定了基础。美国的大胆首创使得1972年成为自二战以来向世界持久和平迈出最大步伐的一年,并因此而载入史册。
——尼克松就职演说(1973年1月)
(1)概括材料一的中心内容。(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1972年成为(美国)自二战以来向世界持久和平迈出最大步伐的一年”。(4分)
(3)综合以上材料,就大国关系与世界格局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4分)
2.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编自陈真等《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 表民国时期两次全国工商会议内容摘要
——摘编自徐建生《民国时期两次全国工商会议与经济政策》
(1)据材料一,概括华商公司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B时段华商公司发展的外因。(4分)
(2)据材料二,归纳民国时期两次全国工商会议内容的相似之处。(6分)
(3)结合材料二与材料一中B、D两个时段华商公司的发展状况,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
材料一

——改编自陈真等《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二 表民国时期两次全国工商会议内容摘要
北京政府的全国工商会议 (1912年11月) | 南京国民政府的全国工商会议 (1930年11月) |
口参酌中外工商习惯,速订商律,公司律。 口许民自由经营,并尽保护提倡之责。 口凡编辑中小学教科书,须提倡爱用国货的心理,以期普及。 | 口征求工商意见,厘订工商法规。 口斟酌工商现状,协谋改正关税,保护幼稚工业。 口创设中华国货展览会,以养成人民爱国货之习惯。 |
——摘编自徐建生《民国时期两次全国工商会议与经济政策》
(1)据材料一,概括华商公司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B时段华商公司发展的外因。(4分)
(2)据材料二,归纳民国时期两次全国工商会议内容的相似之处。(6分)
(3)结合材料二与材料一中B、D两个时段华商公司的发展状况,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
2.单选题- (共13题)
3.
1861年,伦敦有家报纸报道称:“就数量和重要性而言,下院9/10的议案是通过政府(内阁)之手。”这表明当时英国内阁
A.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权 | B.加强对议会工作的控制 |
C.权力的膨胀达到顶峰 | D.对下院的控制大为削弱 |
5.
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写道:“这一激动人心的远征——它过去是激动人心的,现在它仍会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钦佩和激情。”此语评论的是
A.北伐战争 | B.红军长征 | C.辽沈战役 | D.渡江战役 |
7.
“这一构想是没有先例的天才创造,为香港特殊的历史环境提供了富有想象力的答案。”对此理解正确的应是,这一构想
①适用于处理中英两国的历史遗留问题
②为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奠定基础
③为和平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提供了范例
④尊重了香港地区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①适用于处理中英两国的历史遗留问题
②为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奠定基础
③为和平解决国家统一问题提供了范例
④尊重了香港地区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8.
60年前召开的这次“会议树立了不同文明和文化和谐相处的典范,是对‘文明冲突论’的有力否定。”在这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的方针是
A.“另起炉灶” | B.“求同存异” |
C.“不结盟” | D.“一边倒” |
9.
唐长安城中设有东、西两市,市下设行,如肉行、绢行、药行、鼓行、铁行等。可见,唐都长安
A.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监管 |
B.商品交易打破了空间限制 |
C.城市的政治功能日益减弱 |
D.商品交易市场专业化明显 |
11.
之所以说宗教改革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主要是因为它
A.旨在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藩篱 |
B.使人们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
C.使人开始摆脱基督教神学束缚 |
D.使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 |
12.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项重大发明中的两道工序:“斩竹漂塘”和“透火焙干”。这项发明


A.经毕升改进后得以推广 |
B.受益于古代道士的炼丹术 |
C.使书写材料发生革命性变革 |
D.为发现美洲新大陆创造了条件 |
13.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1902年)中写到:“因为物竞天择的公理,必要顺应著那时势的,才能够生存。”在梁启超看来,“物竞天择”说
A.验证了晚清社会革新趋势 | B.肯定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 |
C.扭转了晚清社会发展进程 | D.改变了中国社会落后面貌 |
14.
“985工程”是1998年中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国家启动这一工程具体是为了
A.落实过渡时期总路线 |
B.贯彻“双百”方针 |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D.实现“十二五”规划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