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河南许昌四校高二上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211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2/24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材料二: ……在《法律篇》中,柏拉图改变自己在《理想国》中对法律的看法,开始承认法律在城邦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他说,如果没有哲学王,则法治仍然比人治要好,实行法治的国家虽然不能成为最好的政治,但却可以称为“第二等好的”政治。
——张宏生、谷春德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
(1)材料一中孔子向往的理想社会有哪些基本内容,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柏拉图和孔子思想主张的不同。分析他们的思想主张对后世分别产生怎样的影响?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和诗人马基雅维里的生涯和他的其他著作表明,一般情况下他喜欢共和政治而不喜欢独裁政治。然而在其《君主论》中他大谈治国安邦之道,曾多处提及并十分推崇凯撒的治国之术,其目的就是让君主效仿这个虽以凶残著称,却给罗马带来和平统一的君主。他希望人们相信,如果君主们能够听其谏言,采用实用主义的道德准则,就能在更加现实的基础上重构政治,重振古罗马帝国雄风。“一个真正有德行的君主的特征,将是愿意去做必然性所命令的任何事情——不管行动碰巧是邪恶的还是有道德的——以便达到他的最高目的。”
莎士比亚了解马基雅维里,这是肯定的。他们在君主观上有着相当程度的相似:二者都主张君主身为一国之君,应把国家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君主要采用实用主义的道德准则,治国安邦、使国家强大统一。
材料二: 英国走的是一条具有首创意义的改革渐进式的道路,通过自我调节曲折缓慢发展的速度,采用灵活与稳定交织的开放流动形式,不断完善其政治体制和改变传统政治结构;它的发展又是建立在英国君主制、司法制、议会制、内阁制、文官制和地方政府制度等内容相互依赖、彼此影响和不断发展完善之基础上的。此外,独特的发展历程与英国鲜明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政治文化特征也是密不可分的。
——《英国式政治民主制的发展特性及其文化溯源》
(1)归纳材料一中的君主观,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其历史进步性?
(2)英国后来确立起来的政体与莎士比亚时代的主张有何异同?造成差异的根本原因如何?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是最早的探索者……起了先导的作用……***在探索中的失误和挫折也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材料二: 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继续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纠正、创新地发展了***思想,他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哪些重要贡献?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何内在联系?

2.单选题(共11题)

4.
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草原与滨海地带,其所凭以为资生之地者不仅感其不足,抑且深苦其内部之有阻害。”钱穆认为各种文化形成的根源是
A.需求差异B.民族差异
C.生活方式D.自然环境
5.
***在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说:“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要对此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成其为党了。”***的这些言论最能说明***思想是
A.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B.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6.
“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韩非子·有度》材料中说明司南至迟发明于何时(    )
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
7.
英文的“Communication”有多重译义,一般包括“传播和传达”“交通”和“交流”。有人说,从互联网迄今的发展过程看,网络就是传媒(Communication)。对互联网的这一理解旨在强调互联网
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B.最大的成功在于技术的不断更新
C.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
D.作为人类交往方式而存在与发展
8.
下列属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主要观点的是(  )
①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②自然选择是生物界 的普遍规律
③穷人是命运悲惨的弱者,富人是被上帝选择的强者
④直接批判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①②
9.
“作为这场革命指导理论的康有为政治思想也是以儒家教义为主导的封建文化中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一部分孕育了一定程度上的反叛精神”。“反叛精神”主要表现在
A.否定君主统治的权威性
B.要求实行近代民主政治
C.将维新思想付诸了实践
D.借助儒学宣扬革命理论
10.
“而农政商务亦日增,新法日为推广。市无游民,廛皆食力。如是则士得教而民有养。甚至疲癃残疾贫老孤婴,亦皆有院以周恤之,无一夫不得其所。此教养有道,而英法德美诸邦勃然隆盛也。”上述言论应出自谁的著作
A.魏源
B.张之洞
C.郑观应
D.康有为
11.
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曾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服力的是[][][]。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造[][][]。”文中[][][]应该是针对我国那项科技( )
A.爆炸原子弹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试爆了氢弹D.建成了核电站
12.
有学者评价某画家的创作风格,“打破了自文艺复兴以来就一直流行的作品中的连贯性,并沉浸在爱因斯坦的世界里,将时间和空间同时表现在一个相对的关系中。”这位画家最有可能是
A.凡·高
B.列宾
C.莫奈
D.毕加索
13.
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作品《等待戈多》只有一个场景和六个人物,戈多是“焦点人物”,人们望眼欲穿地盼着他到来,但他始终未露面。他是什么人,要来干吗,人们为什么等他,都是一个谜。这样的剧情似乎荒诞,却含有很大的隐喻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1)表现西方人的危 机意识,揭示人生存现状的荒诞
(2)表现了“人类在一个荒谬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
(3)表现了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神秘的憧憬
(4)反映了在绝望中等待渺茫希望的西方现代人的共同心理
A.(1)(2)(3)B.(1)(2)(3)(4)
C.(1)(2)(4)D.(2)(3)(4)
14.
突然……有什么东西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画面在抖动,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们面前沸腾着奇妙的生活……突然之间,它消失了。我们面前呈现……一块白色银幕,看来上面什么也没有,材料中描述的艺术最早诞生在哪个国家(  )
A.美国B.英国
C.法国D.德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