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资料来源:杨英杰《延川县禹居区三乡的阶级关系及人民生活》,《共产党人》第3期注释:“知识分子”是小学教师。
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表格进行历史阐释。(要求: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资料来源:杨英杰《延川县禹居区三乡的阶级关系及人民生活》,《共产党人》第3期注释:“知识分子”是小学教师。
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表格进行历史阐释。(要求: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单选题- (共13题)
2.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明确提出了“哲学王”的思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付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柏拉图提出这一思想的背景是
A. 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暴露
B. 雅典民主正处于鼎盛时期
C. 雅典的政治民主化改革尚未彻底完成
D.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激化
A. 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暴露
B. 雅典民主正处于鼎盛时期
C. 雅典的政治民主化改革尚未彻底完成
D.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激化
3.
1649年1月,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审判中拒绝答复议会的指控,并在法庭上辩护道:“我是你们的国王,你们法定的国王!……我拥有上帝对我的委任,绝不回答一个非法的新权威的提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
A.王权与法律的关系是当时英国政治面临的焦点问题 |
B.查理一世具有明显的君权神授、社会契约的思想 |
C.议会的权威已经超越国王成为英国的权力中心 |
D.国王的存废问题成为议会讨论的重要议题 |
4.
抗战爆发后,象征着民族国家的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被引入根据地。1946年元旦,延安各界欢庆新年,全城屋顶飘扬着国旗。之后的“二七”纪念日、元宵节,不论是中共控制牢靠的巩固区还是新解放的地区,悬挂国旗俨然是根据地节日庆祝必不可少的元素。这说明
A.抗战结束后,共产党仍服从国民党统治 |
B.国旗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象征 |
C.抗战结束后,共产党努力维护国共合作 |
D.根据地人民对内战没有任何准备 |
5.
1991年美国三大新闻周刊之一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曾写道:“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材料的主旨是
A.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
B.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
C.“冷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
D.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
6.
表格是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单位:百分率)。据此可以推知( )


A.19世纪30年代之前,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
B.日本的工业化水平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
C.英国工业优势地位的确立主要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
D.康乾时代中国与欧洲的力量对比处于大体平衡状态 |
7.
下图是近代以来世界工业生产发展示意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a时期美德工业优势越来越大 |
B.b时期的发展得益于国际局势的稳定’ |
C.a、b两时段的发展都得益于科技进步 |
D.该图体现了全球各地联系越来越强 |
8.
民国初年,上海宝山县盛桥里“商业以棉花为大宗,旧时轧花多用小车,每日花衣多者十余斤,少者七八斤。近年用外国轧车,每车一日可轧花六七十斤,更有驾车轧花,事半功倍”。这说明了
A.棉织业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 | B.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
C.棉花成为上海市场主要商品 | D.洋货倾销受到了明显抑制 |
9.
1920年—1946年间,潘鸿声先生先后到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河北、河南、山东、甘肃、陕西等地访问并搜集了2046户农户的农具使用资料,发现“在构造和形制上并没有什么显著的改进”。由此可以推断
A.中国固有传统经济结构没有变化 |
B.西方近代农业机械对中国农业影响有限 |
C.工业革命并没有影响中国 |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没有动摇 |
10.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这是全国工作着力点转移后实现现代化的第一个大战役。对比1960年“八字方针”,两者提出的相似背景是
A.“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
B.自然灾害导致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 |
C.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严重失调 |
D.“左”倾错误得到有效抑制 |
11.
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上一度兴起砸“三铁”的风潮,所谓“三铁”是指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一时引起国有企业职工思想的动荡。这反映出()
A.对外开放政策日益深入人心 | B.开始着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
C.国企改革正逐步走向市场 | D.民众完全接纳市场经济观念 |
12.
马丁·路德提出:“让每一个知道自己是基督徒的人确知:我们都是祭司,我们彼此没有分别,即是说,我们对于圣道和一切圣礼都有同等的权利,这一主张在当时最主要的积极意义在于
A.破除了人们对宗教神学的迷信 |
B.顺应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
C.有利于各民族国家的形成 |
D.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特权 |
13.
钱玄同1913年在浙江就职教育司长时,身穿孔子时代的深衣玄冠到军政府报到,并发表《深衣冠服考》向全社会推广,但不几年,却宣扬“共和与孔经绝不能共存”。这说明( )
A.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 B.发展教育必先实现共和 |
C.钱玄同对儒学态度摇摆不定 | D.儒家思想在中国影响深远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