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二上期末国际班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208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4/2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2015年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敌人见狡猾惯技已不生效,乃于七月七日凌晨五时向我宛平守军开始攻击。……于是所谓“七七”事变的卢沟桥事件,便这样的扩大了。而中国人民抗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也就这样揭开了
———蒋星德《冯治安将军关于“七七”事变的回忆》
材料二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中国军民在八年艰苦的抗日战争中始终牵制和打击了日本的大量兵力……正是在这场空前的战争中,中国取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成为新国际组织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辉煌事件。
——王建朗、曾景繁忠著《中国近代通史·抗日战争》
请回答:
(1)材料中的“七七”事变发生于哪一年?它标志着中国的抗战进入怎样的阶段?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抗战的特点。分别举出国共两党军队抗击日军取得重大胜利的一个战例。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2.单选题(共22题)

2.
《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等电影故事脍炙人口,影响着一代代人的成长。它们主要取材于
A. 北伐战争
B. 抗日战争
C. 解放战争
D. 抗美援朝
3.
中国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斗争完全胜利的是(  )
A.甲午战争B.义和团运动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
4.
“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史学家张荫麟在这里写的“新时代”是指
A.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C.抗日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
5.
新时期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是(  )
A.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
B.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
C.民间团体会谈达成的有关共识
D.2002年“十六大”郑重声明
6.
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其核心是()
A.一国两制
B.不使用武力
C.一个中国原则
D.台湾高度自治
7.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同,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的原因是()
A.世界远离了战争
B.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
C.各国意识形态的分歧逐步消灭
D.大国协调机制正在形成
8.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
A.是新中国首次阐述的独立外交政策
B.是中国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而作出的贡献
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有助于各国团结
D.成为解决当代国际关系问题的基本准则
9.
新中国建立初周恩来率团访问印度,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是(  )
A.平等互利原则
B.求同存异原则
C.主权平等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0.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所取得的成就是(  )
①中美关系缓和
②中日关系正常化
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1.
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中,美、日、中、俄以及欧盟五大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相互竞争、相互制约
B.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C.联合斗争、利益一致
D.平等互利、力量均衡
12.
两极格局开始瓦解的标志是(  )
A.“冷战”的结束
B.苏联解体
C.日本、西欧的崛起
D.多极化形成
13.
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
A.商品经济
B.市场经济
C.小农经济
D.计划经济
14.
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是()
A. “千耦其耘”的大规模简单协作
B.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C.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
D. 大规模分工合作
15.
下列关于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②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③有利于封建社会的稳定  ④有利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6.
新船路开辟的积极意义主要是(  )
A.结束各洲彼此隔绝状况,扩大世界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
B.各地区经济文化交往,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世界主要商路与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D.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17.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开始于(  )
A.早期殖民扩张B.郑和下西洋
C.工业革命 D.新航路开辟
18.
新航路开辟之所以被认为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最主要是由于
A. 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B. 人类开始由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走向整体世界
C. 证明了地圆学说     D. 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开始出现
19.
工业革命的影响包括()
①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
②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
③带来环境污染
④有助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0.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技术变革中影响最深远的成就是(  )
A.织工约翰凯伊发明的飞梭
B.铁匠达比父子发明焦煤炼铁法
C.锁匠托马斯纽可门研制出蒸汽抽水机
D.机械师詹姆斯瓦特制成的“万能蒸汽机”
21.
人们之所以称工业革命及其影响的时期为“蒸汽时代”,依据在于
A.蒸汽机的改良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
B.蒸汽机的改良引起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性变化
C.蒸汽机的改良引起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
D.蒸汽机的改良在工业革命中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22.
以蒸气机为标志的机器大生产是人类历史上生产力发展的第一次飞跃,以电力的广泛应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生产力发展的第二次飞跃,这两次“飞跃”最主要影响是
A.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B.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D.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3.
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借助当时光学领域的新成就,对光和色进行研究,捕捉光和色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这一画派是(  )
A.印象画派B.浪漫主义画派
C.现实主义画派D.古典主义画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