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浙江宁波市“十校”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207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5/26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近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演变给后人以深刻的历史启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早期的工业化只在英国、西欧和北美发生……除了扩展到西欧以外,由于工具、技术、商业和金融组织的工业化,以及能够从农业社会获得原材料的交通网络的建立,整个世界被联系在了一起。……工业国的代理控制了与贸易有关的商业金融组织机构,相应地,原料出口国却缺少对资源的控制能力。一些国家的市场上充斥着来自工业国家的廉价制造品,传统工业和地方经济被破坏。

——(美)杰里•本特利著《新全球史》(下)

材料二:

……(资本主义各国)政府实行货币贬值或降低汇率政策,以相对抬高别国商品的价格,从而削弱对手的竞争能力。货币手段的使用,使世界商战空前激烈。

——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在1950—1973年间比以往任何时候增长都要快。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黄金时代,……这个黄金时代反常的有利的经济表现是有原因的。首先,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自由国际秩序……其次,这种经济力量也得益于发达国家自觉地推动高水平的需求和就业的国内政策。

——麦迪逊《世界经济千年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推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因素并指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些状况对世界政治经济的消极影响。
(3)结合材料三,分析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怎样“新型的自由国际秩序”和“国内政策”来促进世界经济“黄金时代”的到来?

2.单选题(共7题)

2.
马克壵在《世界文明史》中记载:罗马人从斯多亚学派那里接受了自然法概念,认为每一国家都有适用于自己公民的法律,即所谓的“公民法”,但也存在适用于全人类的法律,即所谓的“万民法”。从其根源上讲,万民法是以人类共有的自然理性为基础的,所以也就是自然法。下列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斯多亚学派中蕴含了自然法理念
B.罗马公民法适用于本国公民
C.公民法、万民法中体现了自然法的理念
D.自然法的法律条文指导了万民法的制定
3.
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记载;“一九四三年一月十一日,中美、中英新约签字,一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正式终止。治外法权、租界、内河航行权、军舰驶入中国领海权、……北平使馆区及北平至海口交通线外围驻兵权,一一取消。”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这些主权最早都是在《南京条约》及附件中丧失的
B.新约的签字,宣告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在反法西斯战场上所做的贡献
D.该材料的记载反映了近代中国从屈辱到最终独立的历史
4.
宣传海报由于带有鲜明的时代主题、明确的政治方向而为后人所铭记。对下列两幅宣传海报的解读有误的是
A.都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B.反映了中国外交理念的变化
C.图1加剧了两岸关系的紧张与对峙
D.图2体现了当今世界的主题
5.
1517年马丁·路德在维登堡大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标志宗教改革的开始,下列内容不属于《九十五条论纲》内容的是
A.没有教会的传统,上帝的话在世界上就不会有很大的力量。
B.那些因购买赎罪券而确信自己得救的人,将同他们的教唆者一起受到永罚。
C.基督徒须知,赒济穷人,或贷款给缺乏的人,比购买赎罪票好得多。
D.教皇除凭自己的权柄或凭教条所科的惩罚以外,既无意也无权免除任何惩罚。
6.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指向仪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战国时期人们在海上航行用司南辨别方向
B.哥伦布在“风雨冥晦时”用指南针进行航行
C.《武经总要》记载了用磁石摩擦制成指南针的技术
D.明代航海家郑和用支撑式指北罗盘远航西非
7.
假如你回到1916年,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A.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B.有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C.中国民工开始赴欧洲战场服役
D.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学校长
8.
文学艺术作品都有其特定的创作风格。下列创作风格与对应的作品都完全符合的是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④D.①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