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4月)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203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5/13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由于不满蒋介石的内战政策发动了“西安事变”。逼蒋抗日,震惊世界。围绕着西安事变,出现了极其复杂的局面,各方纷纷表态。
①日本等国的势力力图借此挑起中国内战,谴责张、杨,以便乘机大规模侵华。
②国民党亲英美派宋美龄、宋子文等坚决反对讨伐张、杨,坚持营救蒋介石,主张和平解决。
③国民党亲日派何应钦等视张杨为叛逆,主张武力讨伐。
④张、杨为停止内战,要求抗日发动政变。但面对复杂的形势,骑虎难下,急切盼望中共协调解决危机。
⑤广大人民群众(尤其西北人民)痛恨蒋介石祸国殃民政策,强烈要求杀蒋。
请问:以上表态的势力里面,你认为还缺少哪几种(至少两种)较重要势力的表态?他们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阐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1976年我国国民经济状况统计表
年份
项目
1949
1952
1957
1965
1966
1967
1968
1973
1975
工农业产值(亿元)
466
810
1241
2235
2534
2306
2213
4147
4467
国民收入(亿元)
358
589
 
1387
1586
1487
1415
2318
2503
粮(亿吨)
1.1
1.63
1.95
1.94
2.14
2.17
2.09
2.69
2.84
钢(万吨)
15.8
13.5
53.3
1223
1532
1092
904
2522
2390
 
材料二 就经济方面来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1965年同1957年相比,我国粮食产量出现了什么情况?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结果?1966年到1968年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趋势?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改革的原因是什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试列举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2.单选题(共13题)

3.
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古代中国和古希腊代表两种不同文明
B.古代的中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C.古希腊人的一部分是指雅典全体居民
D.古希腊部分城邦实行民主制度
4.
1928 年六七月间,中共在莫斯科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内容不可能涉及到(  )
A.阐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批判右倾机会主义
C.指出“左”倾盲动主义的危害
D.总结国内革命的经验教训
5.
1939年11月,日军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出:“敌军抗日势力之中枢,不在于中国4亿民众,亦不在于政府要人之意志,而只在于以蒋介石为中心,以黄埔军官学校系统的青年军官为主体的中央直系军的执日意志。只要该军存在,迅速和平解决有如缘木求鱼。”冈材宁次意在强调
A. 日军始终把国民党视为抗战的主要力量
B. 此时国民党中央军的抗战意志十分顽强
C. 中共军队在抗战初期尚未进行积极抵抗
D. 中国并没有建立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
6.
(题文)下列各项,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是
①欧共体的形成  ②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④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7.
下面是从汉到宋的地域人口比例变化情况表。据此可知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珠江流域
西汉平帝元始二年
75.5%
22.9%
1.6%
唐玄宗天宝年间
61.4%
35.8%
2.8%
北宋神宗元丰元年
34.8%
58.4%
6.8%
 
A.政治中心变动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B.黄河流域水患致人口流失
C.海上对外贸易超过陆上对外贸易
D.社会稳定有利于人口增长
8.
对图中《明中后期的国内市场略图》中所蕴含信息分析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粮食交易突破了地方市场的局限
B.增辟商业路线、长距离运销兴盛
C.大一统的局面保障了国内统一市场
D.市场化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主导
9.
下面是1801~1845年爱尔兰移民至英格兰的人数统计图。该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爱尔兰地区经济急速衰退
B.英国对欧洲移民有较大吸引力
C.新能源的开发亟需劳动力
D.工业革命对英格兰有较大影响
10.
13下列关于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表述有误的是( )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
B.通商口岸出现外资企业
C.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衰退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11.
中共“八大”报告指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办法,不仅不会破坏国家的统一市场,相反地,将会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由此可见,这个报告
A.有效纠正了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B.全面总结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
C.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D.针对苏联经济模式的有效反思
12.
“它解释了微观世界的特殊的运动规律,有力地冲击了经典物理理论……为现代自然科学知识和现代技术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材料中的“它”
A.完善了牛顿力学体系
B.为解释光电效应奠定基础
C.改变了人们时空观念
D.推动了“电气”时代的到来
13.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由此可见
A.两者都肯定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B.两者都限制了君主的权力
C.两者法治思想都具有理性色彩
D.两者都注重对人民的管理
14.
右示材料说明当时
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
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
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15.
好莱坞电影票房约占全球票房的90%,其中美国队长、擎天柱和蜘蛛侠都是好莱坞电影中的经典形象,但他们红、蓝、白的配色被很多国家指责为“文化侵略”,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美国的电影文化优越
B.好莱坞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公司
C.好莱坞经典电影形象并不具有普世价值
D.经济全球化的冲突主要是价值观冲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