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材料二: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以上两则材料引自***《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
材料三: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是列宁创造的党。无论什么时候,现在、将来,我们一辈子、我们的子孙,都要向苏联学习,学习苏联的经验。不学习苏联,要犯错误。
——引自***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1962年1月)
请回答:
(1)简要说明康有为、孙中山如何“向西方寻找真理”。(4分)
(2)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走俄国人的路”取得的成就和遭受的挫折是什么?(4分)
(3)在社会主义建设之初,中共继续“走俄国人的路”以后又“走中国自己的路”。这两种路具体指什么?结果如何?(6分)
(4)结合所给材料和以上史实,你对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有什么认识?(2分)
材料一: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材料二: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以上两则材料引自***《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
材料三: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是列宁创造的党。无论什么时候,现在、将来,我们一辈子、我们的子孙,都要向苏联学习,学习苏联的经验。不学习苏联,要犯错误。
——引自***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1962年1月)
请回答:
(1)简要说明康有为、孙中山如何“向西方寻找真理”。(4分)
(2)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走俄国人的路”取得的成就和遭受的挫折是什么?(4分)
(3)在社会主义建设之初,中共继续“走俄国人的路”以后又“走中国自己的路”。这两种路具体指什么?结果如何?(6分)
(4)结合所给材料和以上史实,你对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有什么认识?(2分)
2.单选题- (共10题)
2.
2010年央视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中这样说道:“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这说明
A.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B.罗马法影响公司组织的诞生 |
C.罗马法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形成 | D.罗马法具有进步性和时代的局限性 |
3.
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美国的联邦宪法,好像能工巧匠创造的一件只能使发明人成名发财,而落到他人之手就变成一无用处的美丽艺术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民主制度具有很强的可推广性 |
B.民主制度离不开特定的环境 |
C.联邦宪法好看而不实用 |
D.联邦宪法没有受到外部思想的影响 |
4.
“历史发展的逻辑有时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全世界人民都反对霸权主义 | B.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
C.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 D.第三世界成为一支重要力量 |
5.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曾论述中国古代社会:“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四大比例失调,消费重心严重倾斜,说明这是一种……具有强烈政治军事色彩的、畸形病态的社会消费结构。”材料反映的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 B.专制集权政治体制 |
C.生产资本短缺所致 | D.周家面临边疆危机 |
6.
苏州碑刻博物馆中的《永禁机匠叫歇碑》,是清朝雍正年间机房机户(依仗官府势力)为禁止机匠聚众叫歇(罢工),勒加(工)银而立。由此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①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②我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于苏州
③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手工业中存在劳资斗争
④中国早期雇佣工人为改善经济待遇而进过斗争
①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②我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于苏州
③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手工业中存在劳资斗争
④中国早期雇佣工人为改善经济待遇而进过斗争
A.②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③④ |
D.②③ |
7.
湖北江陵凤凰山10号汉墓简牍出土了“中舨共侍约”(即商贩订立的契约),说:“某年三月辛卯,合伙做商贩,贩长张伯、石兄、秦仲、陈伯等十人在一起合伙共贩。约定一,每人出贩钱二百;约定二,加入贩会的钱要交齐备,不交齐备,就不能同他合伙同贩……”这张契约一定程度上说明
A.西汉商业贩运活动已经初具规模 | B.商人贩运活动突破了政府法律法规 |
C.商人诚信经营意识和职业道德建立 | D.商业资本具备改变社会主流思想的力量 |
8.
“帝王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该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
B.该政策始终是古代帝王明智选择 |
C.该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必然选择 |
D.该政策贯穿于中国古代史的始终 |
9.
下列二幅图片所反映的都是中外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它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




A.反映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或发展 |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
C.促进了艺术的改革与创新 |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
10.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下列言论与亚里士多德思想相近的是
A.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
B.志不强者智不达 |
C.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
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
11.
瑞典文学院2009年10月8日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德国女作家和诗人赫塔•穆勒。瑞典文学院在颁奖词中说,穆勒的作品“兼具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一无所有、无所寄托者的境况”。下列作品中,与穆勒艺术风格相一致的是
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 B.《格尔尼卡》 |
C.《巴黎圣母院》 | D.《向日葵》 |
3.选择题- (共10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