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材料一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区占领。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行动。
——《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
材料二 ……美国首先是一再削减直至免除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并将已拆迁的工业设备全部发还日本。同时,美国还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
材料三在资本输出方面,日本一方面限制美国资本在本国的无限制发展,一方面大力推行自己的资本输出,其资本输出的增长速度比美国要快的多。它的资本也大规模地流向美国国内……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在1960年时还微不足道,1970年也只有2.3亿美元,1980年时就达到了42.2亿美元。
——《20世纪世界史》
材料四中曾根内阁(1982—1987年)是战后日本政治的重大转折时期,这一转折的重要标志是中曾根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的口号和日本要成为“政治大国”(或“国际国家”)的国家发展目标。
——《日本史》
材料五据美国《市场观察报》2010年11月13日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13日在横滨与日本首相菅直人举行了会谈,重申美日同盟关系,并称我们始终不遗余力地维护艾森豪威尔总统很久以前阐明的那种精神,即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还称赞双方关系是 “两国安全与繁荣的基础”……
——腾讯新闻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结束到 5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特征的形成原因。(4分)
(2)据材料四,指出日本20世纪80年代对外政策的变化,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这种变化对当时国际关系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影响?(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据此,你认为影响国家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分)
2.单选题- (共9题)
①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体现 ②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
③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 ④有利于各民族的平等和民族团结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A.精耕细作,男耕女织 | B.各地区农业发展不平衡性 |
C.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 D.南稻北粟的作物分布结构 |
A.官营手工业迅猛发展 | B.闭关锁国政策 |
C.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D.重农抑商政策 |
A.在西藏地区设宣政院进行管辖 | B.中国瓷器开始大量输出国外 |
C.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 D.《四书章句集注》始编成 |
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 | B.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 |
C.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状况决定的 | D.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
A.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的战败 |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的发展 | D.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
A.恢复和发展西欧经济的需要 | B.为了抗衡美苏,确保西欧安全 |
C.要继续推行欧洲大陆均势政策 | D.客观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
①秦朝建立于公元前三世纪晚期 ②民国26年全面抗战开始
③康熙五十年是康熙皇帝五十岁那年 ④中国近代史开端是丙子年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3.选择题- (共7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电商搞促销的目的无外乎两个,其一,增加销量;其二,吸引更多的顾客,①促进良性循环。陈静表示,从一些官方统计数据来看,很少有能做到第二点,即通过促销带来更多新增顾客的。有的商家②没有做好促销规划预案,③是过了促销期之后,产生高库存,为了消化库存,不得已而延长促销期。这样一来,④形成了恶性循环,⑤整个店铺的长期发展而言,负面影响是很大的。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
A | 所以 | 不但 | 而且 | 只有 | 对于 |
B | 进而 | 因为 | 往往 | 就 | 对于 |
C | 所以 | 因为 | 往往 | 只有 | 对 |
D | 进而 | 不但 | 而且 | 就 | 对 |
晶莹的瞬间
赵丽宏
那天下午,正在听肖邦的一段钢琴夜曲,弹奏者是钢琴大师鲁宾斯坦。飘逸澄净的音符优美地蹦跳着、流淌着,在我周围的空间发出晶莹透明的回声。徐缓悠扬、如歌如诉的琴声,轻轻叩击着听者的心,使人如历梦幻,眼前仿佛出现许多遥远而迷人的故事,你是这些故事中的人物,你在这些故事中徜徉,在这些故事中飘飞……人们把肖邦的钢琴曲比作抒情诗,实在不是夸张,仅凭文字构筑的诗歌永远无法传达出这样的意境。
突然地,外面下起雪来,洁白晶莹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满了天空。此刻,肖邦的钢琴夜曲依然在我周围回响,钢琴的韵律和雪花的飘舞非常协调,仿佛是琴声在应和着飘飞的雪花缓缓流动,又像是雪花追随着钢琴的旋律翩然作舞。我凝视着窗外的雪,凝视着飘飞在天地间的这些洁净自由的自然精灵,记忆中一些和雪有关的情景便浮现在眼前。
许多年前,也是在春节过后的一天,刚迈出中学校门的我,告别父母,孤身坐上了北去的列车前往异乡。火车开出不久,就下起了大雪。这是我有生以来遇到的最大的一场春雪,雪花铺天盖地落下来,很快就覆盖了大地,从车窗里望出去,白茫茫一片。铁轨消失了,铁路两边的电线上也积满了雪,木头的电线杆竟然难负其重,纷纷倒伏在路边。火车不得不停在远离车站和城镇的雪原中。当时,我感到命运正通过这突然降临的大雪,向我发出了严峻而不祥的预兆。车窗外,看不到人,看不见路,只有雪花在灰色的天空中飞扬……车厢里一片抱怨声。在我周围烦躁不安的乘客中,只有一个人与众不同。别人怨天尤人,她却欢天喜地;别人唉声叹气,她却又唱又笑。这是坐在我对面的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她趴在车窗前,惊喜地看着窗外的大雪,嘴里大声地唱着:①“雪花雪花,白白的雪花,像盐像糖,亮亮的雪花……”她的歌单纯而滑稽。我看着这小姑娘,听着她的歌,竞忘记了面临的困境。小姑娘由她的母亲带着,她母亲是个三十来岁的少妇,穿着朴素,神态安详,微笑地注视着快乐的女儿,女儿的快乐也感染了她,她微笑着回答女儿提出的关于雪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她回答不上时,小姑娘就来问我,看着她天真活泼的脸庞,我尽自己所能,尽量回答她的疑问……我们的列车在原野
中停了整整一天,那小姑娘一直兴致勃勃,用她的歌声和笑声给周围的人带来了快乐。晚上,母女俩互相依偎着安然入睡。我凝视着她们,就像凝视一尊表现母爱和童真的美妙雕塑。她们对生活充满了美丽的期望,即便面对着使旅途中断的冰雪。回想起来,我和这对母女才讲了不多几句话,但她们却像茫茫雪原中一盆温暖的炭火,驱散了我的孤独、忧虑和烦躁。第二天早晨,火车开动了,我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在陌生的土地上,在白茫茫的雪原中,我怀着美好的憧憬留下了走向社会和生活的第一行深深的脚印。此后,每当我艰难地寻找着自己的道路时,心里就会响起那单纯明朗的歌声:②“雪花雪花,白白的雪花,像盐像糖,亮亮的雪花……”
就在我沉浸在遥远而温馨的往事中时,窗外的大雪已经消失。那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突然地来,突然地去,犹如稍纵即逝的梦幻。而肖邦的钢琴夜曲,依然在我的周围回响,仿佛是那场大雪不绝如缕的美妙余韵。这早春的鹅毛大雪,尽管只是瞬间的闪现,但我很难忘记它们带给我的遐想。我想,在喧嚣的生活中,有这样诗意的奇妙片刻,去放飞自己自由而宁静的心境,是那么的好。
(本文有删改)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