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重要环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创深病巨唤起了改革旧物的最初意识,过去久被置于眼界之外的“夷务”,在林则徐手中开始成为一门学问。由此,以儒学修、齐、治、平的入世精神为宗旨,并归宿于国计民生的经世致用之学,内容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以曾、左、李为代表的洋务派受“经世致用”思想影响,既忧心清王朝衰败,也深恐中国被列强吞噬,因而力主“新政”,改弦更张以谋求“自强”……先后设立江南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局、福建马尾船政局等。第二阶段办起了一些民用企业如上海轮船招商局,河北的开滦煤矿,天津等地的电报局、织布局等。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甲午战后(六年间),列强对中国的侵凌,空前凶猛,中国的反应亦随之激烈。反应有两种类型,动机虽均为自救,而所循途径则大相径庭。一为外察大势,内求诸已,认为必须大事变革,与人并驾并驱,结果形成政治改制运动;一为昧视时代,仍要返回中国中心之世,与外界绝缘,结果演为暴力反洋运动。
——郭廷以《中国近代史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40年代的经世之学与传统经世之学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种变化。
(2)材料二中“新政”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政”在中国经济工业化过程中的作用。
(3)列举材料二中“反应有两种类型”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两种反应类型对于造成当时中国民族危机的原因和挽救民族危亡途径两方面的不同观点。
材料一 创深病巨唤起了改革旧物的最初意识,过去久被置于眼界之外的“夷务”,在林则徐手中开始成为一门学问。由此,以儒学修、齐、治、平的入世精神为宗旨,并归宿于国计民生的经世致用之学,内容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以曾、左、李为代表的洋务派受“经世致用”思想影响,既忧心清王朝衰败,也深恐中国被列强吞噬,因而力主“新政”,改弦更张以谋求“自强”……先后设立江南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局、福建马尾船政局等。第二阶段办起了一些民用企业如上海轮船招商局,河北的开滦煤矿,天津等地的电报局、织布局等。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甲午战后(六年间),列强对中国的侵凌,空前凶猛,中国的反应亦随之激烈。反应有两种类型,动机虽均为自救,而所循途径则大相径庭。一为外察大势,内求诸已,认为必须大事变革,与人并驾并驱,结果形成政治改制运动;一为昧视时代,仍要返回中国中心之世,与外界绝缘,结果演为暴力反洋运动。
——郭廷以《中国近代史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40年代的经世之学与传统经世之学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种变化。
(2)材料二中“新政”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政”在中国经济工业化过程中的作用。
(3)列举材料二中“反应有两种类型”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两种反应类型对于造成当时中国民族危机的原因和挽救民族危亡途径两方面的不同观点。
2.单选题- (共11题)
2.
在查禁鸦片时期,林则徐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为此,林则徐采取的行动主要是
A.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编译西方书报 |
B.撰写《海国图志》和《华事夷言》等著作 |
C.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 |
D.提出“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的变革主张 |
3.
国民党抗日名将戴安澜(海鸥将军)1942年奉命率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在郎科地区指挥突围战斗中负重伤殉国,年仅38岁。当时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赋诗《五律·海鸥将军千古》纪念。下列选项中,对这一史实的解读错误的是
A.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
B.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侮 |
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D.缅甸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区的组成部分 |
4.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有“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这句话,其主要的背景包括
①工业革命开始爆发
②工人阶级政党发展
③资本主义代议制趋向完善
④巴黎公社政权昙花一现
①工业革命开始爆发
②工人阶级政党发展
③资本主义代议制趋向完善
④巴黎公社政权昙花一现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5.
对外关系的发展变化,既与国内形势发展相连,也与国际政局变化有关。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中国的外交政策作了重大调整。下列表述,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调整的出发点 |
B.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科学判断是基本依据 |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促进了国际合作 |
D.开展广泛结盟运动是调整的具体表现 |
6.
据史书记载:武则天时期,绫锦坊中就有“巧儿”365人,内作使绫匠83人,掖庭绫匠150人。唐玄宗时期,宫中专门织锦刺绣的女工就达700多人。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有效信息是( )
A.坊市界限已被打破 |
B.棉花种植已广泛推广 |
C.官营纺织业已有相当大的规模 |
D.已经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 |
7.
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一体化进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下列关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基本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缓和了各国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
B.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 |
C.以物种交流、文化碰撞等为主要内容 |
D.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 |
8.
铁匠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专为美国商人经营的船坞加工、打制船坞零件,后来转化为近代企业。对上述史实的分析,错误的是
A.设厂地址拥有最早开埠通商的有利条件 |
B.美国的标准化生产为产品在中国加工提供了可能 |
C.成为近代企业的途径是手工工场采用了机器生产 |
D.发昌机器厂的创办获得了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 |
9.
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2500年前,去吸收孔子的智慧。”下列思想主张,属于“孔子的智慧”的是( )
A.民贵君轻 | B.天行有常 |
C.和而不同 | D.兼爱非攻 |
10.
境界又称意境,是中国古典文学理论中的常用概念。下列诗词中体现了盛唐意境的应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B.“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
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看后庭花” |
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11.
***在纪念***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说:“***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以下著作分别体现***思想形成、成熟、发展三个阶段特征的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 |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新民主主义论》;《论十大关系》 |
C.《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 |
D.《井冈山的斗争》;《论十大关系》;《论人民民主专政》 |
12.
下图是法图画家维克多·欧仁·德拉克罗瓦于1830年创作的油画作品《自由引导人民》。下列解读与事实明显不符的是


A.这幅作品以法国人民推翻波旁王朝的法国大革命为背景 |
B.硝烟弥漫的场面无法掩饰住人们为自由而战的渴望 |
C.高举法兰西旗帜的自由女神突出体现了浪漫主义特征 |
D.这幅作品将浪漫主义绘画艺术推向了高峰 |
3.选择题- (共6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