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材料一 1620年,一群英国人在北美弗吉尼亚科德角外普罗温斯顿港《五月花号》船上签署如下公约:
为了……我们在上帝面前庄严签约,自愿结为一民众自治团体,为了使上述目的得以顺利进行、维持和发展,亦为将来能随时制定和实施有益于本殖民地的总体利益的一应公正法律、法规、条令、宪章和公职等,吾等全体保证遵守与服从。
——《五月花号公约》
我们认为这一真理是不言自明的:人人生而平等,并由造物主赋有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才在人们当中设立政府,而政府的合法权利必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
除由邦联议会通过的决议之外,各州均保留其主权、自由、独立以及所有的司法权、权利、权力。
每个州均可指派2—7名邦联议会代表。这些代表由各州的立法机关指派,可以行使该州在邦联议会上的一票投票权。在六年一届的邦联议会期间,任何人担任代表不得超过三年。
只有中央政府才能行使外交和对外宣战的权利。如果没有邦联议会的许可,任何一个州均不得拥有基本需求之外的战舰和军队,也不得参与任何战事。但各州应有一支纪律严明、武装精良的民兵。
——1777年美国《邦联条例》节选
材料二应该毫不犹豫地承认美国宪法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的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人类对于理性政治的追求变成了现实。……美国宪法的另一个重要而独特的贡献在于它创立了一套新的宪政原则和实践,使共和政治成为了一种可操作的现实。
——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三保护公民信仰、出版、集会、示威的自由。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在合众国境内受合众国管辖的任何地方,奴隶制和强制劳役都不得存在……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修正案(1791—1920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为某同学复习美国1787年宪法时搜集的历史材料。现在这些材料由你使用,根据这些材料你能够得出什么结论?(3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它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人类对于理性政治的追求变成了现实”?“这些新的宪政原则”又指什么?(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局限性。(5分)
清代岁入结构统计(单位:万两比重:%)
年份 | 田赋 | 盐税 | 关税厘金 | 杂税捐输 | 官业收入 | 总计 | ||||||
1766 | 3986 | 72 | 574 | 11 | 540 | 10 | 449 | 8 | — | — | 5549 | 100 |
1893 | 3156 | 36 | 1356 | 15 | 3817 | 43 | 550 | 6 | — | — | 8898 | 100 |
1903 | 3546 | 34 | 1250 | 12 | 5340 | 51 | 356 | 4 | — | — | 10492 | 100 |
1911 | 4967 | 17 | 4632 | 15 | 8632 | 29 | 4264 | 15 | 7696 | 26 | 30191 | 100 |
请根据上表,围绕清代经济变化,至少提炼出三个涵盖若干数据的主题并利用表中信息加以简要阐释。
示例:
主题:清代经济总体而言处于发展状态。
阐释:田赋、关税及岁入呈明显增长趋势。
2.选择题- (共11题)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实录》
材料二:***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小平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 --《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胡锦涛《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实录》
材料二: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小平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 --《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
①詹天佑设计并修建了京张铁路
②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③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④陈独秀提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材料二: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他复就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原理,阐发救亡的论证。一一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三: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儒、法、道、墨、阴阳的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出现大放异彩的局面。
材料二: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体著作。“泛爱众,而亲(接近)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等,意蕴深刻。
回答:
3.单选题- (共12题)
A.中国在内战中 | B.中国在建设中 |
C.中国在“解冻”中 | D.中国在同盟国集团中 |
A.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 B.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 |
C.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 | D.诞生了首个社会主义国家 |

A.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
B.坚持“一个中国”的理念 |
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 |
D.放弃了敌视中共政权的立场 |
A.评论的是新中国参加亚非会议 |
B.证明英国没有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 |
C.反映出英国对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的无奈 |
D.有助于研究新中国成立时西方国家的态度 |
A.商品经济活跃 | B.对经济活动进行了有效管理 |
C.实行严格的抑商政策 | D.中央集权涉及经济领域 |
A.“保守主义的政治”指君主立宪制 |
B.保守主义政治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
C.经济快速发展使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
D.保守主义成为工业革命时期的政治特征 |
A.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 | B.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 |
C.政府投资建立福利体制 | D.社会主义思潮产生了—定的影响 |
A.主权在民的思想 | B.天赋人权的思想 |
C.社会契约的思想 | D.三权分立的思想 |
A.智者运动 | B.文艺复兴 | C.宗教改革 | D.启蒙运动 |
A.人口快速增长 |
B.电力工业发展最迅速 |
C.电力工业是发展迅速的新兴产业 |
D.工业发展催生了人口调查 |
A.梁启超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怀疑 | B.梁启超对新文化运动持否定态度 |
C.物质文明的发展会降低人类的幸福感 | D.五四运动促进了知识分子的觉醒 |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选择题:(11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