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广东省东莞市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190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毕生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个人自由和政治民主问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托克维尔和他的朋友德蒙先生于1831—1832年间赴美国考察监狱制度,后经多年思考,分别于1835年和1840年出版轰动世界的《论美国的民主》第一、二部分。
托克维尔认为民主的成功和失败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法律,包括法律、制度、宪法结构等;二是民情,即自由的习惯,包括思想、行为、习惯、价值观等;三是物质的或历史的环境。
——据Schleifer《关于<论美国的民主>新译本的读书报告》整理
(1)托克维尔赴美考察时美国实行什么政体?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民主政治中可能令其着迷和失望的东西有哪些?
(2)托克维尔认为民主政治受制于哪些要素?按这一说法分析,民主政治为何在19世纪晚期的法国获得成功而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遭遇挫折?
(3)“有时候政权的改良和让步反倒会激发破坏性的革命”被称为“托克维尔悖论”。然而,邓小平却以“改革不能太晚”的见识,努力化解这一悖论,试以中国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2.单选题(共7题)

2.
187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德文再版序言中反思道:“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革命导师的实事求是
B.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C.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D.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3.
材料主要说明当时
A.中国成为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头羊B.各国普遍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和平共处原则不适用于中美关系D.新中国外交政策出现调整的苗头
4.
哈佛大学教授弗格森认为,11.9事件(即1989年柏林墙坍塌)比9.11事件(即2001年美国世贸中心双塔坍塌)的影响更为深远,是世界经济的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此事件
A.标志着两极格局的解体B.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
C.转移了美国的战略重点D.瓦解了美国主导的经济体系
5.
明朝中后期,江南昆山县“田土高仰,物产瘠薄,不宜五谷,多种木棉(棉花),土人专事纺织。”这说明当时
A.商品经济继续发展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自然经济开始瓦解D.中外经济交流加强
6.
南宋永嘉(今浙江温州)学派(儒家一派)的代表人物叶适主张:“抑末厚本,非正论也。(假)使其果出于厚本而抑末,虽偏,尚有义;(倘)若后世但夺之以自利,则何名为抑?”材料表明
A.重本抑末思想存在弊端B.儒家崇尚工商业的传统
C.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地区D.义利兼顾成为主流思想
7.
“实际上,哲人们并不把自己看作法国人或欧洲人,而是把自己看作人类的成员。他们试图发现与牛顿的物质世界的定律相当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法则。”这里的“普遍适用性的法则”是指
A.信仰得救B.限制王权
C.民主革命D.理性平等
8.
“五四运动最大的成就首先在于个性的发现”,“在(五四运动后)差不多整整十年之内,这种青春激情的爆发可以用一个难以捉摸的字眼概括:爱。”与这一风格类似的流派是
A.现实主义B.现代主义C.古典主义D.浪漫主义

3.选择题(共2题)

9.1964年10月,我国在新疆罗布泊地区试验爆炸成功的是( )
10.1964年10月,我国在新疆罗布泊地区试验爆炸成功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