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福建省漳州市普通高中高三质检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190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材料分析题(共5题)

1.
(12分)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思想观念的变化与更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明中期起,社会各阶层的表、食、住、行,纷纷突破明初礼制的等级界限,出现违禁犯分的现象,并由俭朴走向奢靡,呈现商业化和世俗化的趋势,而到了明代晚期。这种趋势越演越烈。
从明中叶以后,私家园林开始大规模兴建,形成我国私家园林的全盛时期。在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的刺激下,江南的某些目林,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种植经济作物,甚至养鸡鸭鹅,蓄鱼数万头,有的产品还投放市场。“又从海外的红薯异种,每一本可植二三亩,每亩可得薯一二车,以代粒,足果百人腹”。
——摘编自《明代晚期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消费》
材料二士贵为己,务自适。如不自遭而适人之遭,虽伯夷叔齐同为淫僻;不知为己,惟务为人,虽尧舜同为尘垢秕康。
——李贽《焚书》
材料三佛罗伦萨上层社套人士的生活和花园是密切相关的……鲍维尔曾经这样评价花园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他说任何一个给人们带来美好感觉的花圈都像是一座造物主赐给人类的避难所,在这里人们可以体会到爱的伟大和深邃。
1527年,威尼斯的一位外交宫曾经这样评价“建造这些花园尽管需要巨额的开销,但是他们所营造的景致却是超乎任何人的想象力……”在当时,几乎每个中产阶级家庭都以拥有自家的花园为荣。
——梁静《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花园与人们的生活》
(1)概括材料一的经济现象。(6分)
(2)指出材料一、二之间的内在联系。(2分)
(3)同时期的欧洲,和材料二相似的思想也已发展为一股强大的潮流。结合材料三,对这一欧洲思想潮流的核心内容进行简要评价。(4分)
2.
(15分)海军强国是近代以来众多国家的历史选择。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1548年,为了发展渔业,为海军培养和训练水手,英国国会特地宣布每个星期三为食鱼日,而将传统的戒斋节(天主教节日,规定不食肉和鱼)修改为可以吃鱼不准吃肉。
材料二进入十九世纪后,英国工业革命由轻工业为主转向重工业为主,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后,机器制造工业部门也建立起来,钢铁和煤炭两大工业支柱发展尤为迅速,1830年产铁67.8万吨,1850年速270万吨,为法国产量的六倍。煤到1850年已为5000万吨,比法国多11倍。与此同时,英国还建立起全球交通运输网。工业革命为海军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海军的发展和近代化。不到半个世纪,英国建立起一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因而成为世界霸主。
——张天时春荣《英国工业革命与海军的发展》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食鱼日”得以形成的原因。英国“食鱼日”的推行,反映了英国政府的哪一强烈愿望?(5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英国海军发展的?(6分)
(3)英国海军强国梦的实现对世界历史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4分)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何为民国?美国总统林肯氏有言曰:“民之所有,民之所治,民之所享。”此之所谓民国也。何谓民权?即近来瑞士国所行之制:民有选举官吏之权,民有罢免官吏之权,民有创制法案之权,民有复决法案之权,此之谓四大民权也。必具有此四大民权,方得谓为纯粹之民国也。
——孙中山《建国方略》
材料二人民要怎么样管理政府,就是实行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和复决权;政府要怎么样替人民做工夫,就是实行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和监察权。有了这九个权,彼此保持平衡,民权问题才算是真解决,政治才算是有轨道。
——《孙中山全集》第九卷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对民主政治的认识。(6分)
(2)材料二孙中山对政府权力的认识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6分)
4.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八世纪末,俄国的封建农奴制在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衰落;到了十九世纪初叶和中叶,更日益走向瓦解。封建农奴制解体的过程也是新的资本主义要素在农奴制内部形成的过程。
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因素在俄国农奴制社会内部避步发展起来。大工厂逐渐代替手工工场,机器生产逐渐代替手工操作,自由雇佣劳动逐渐代替农奴劳动。在农业中,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日趋瓦解。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打破农奴制的束缚。
——摘编自俄罗斯国情网
材料二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要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原因。(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二观点。(6分)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格兰自由共和国建立后,议会集立法和执政(包括司法)权于一身,权力毫无限制。克伦威尔及其拥护者认为议会包揽立法和执法的行为降低了行政效率,不利于新统治秩序的建立。因此,从加强效率的目的出发,他们要求由一个独立于国会的行政官主持政府事务。当这一要求被议会拒绝后,克伦威尔使用武力解散了长期国会,结束了国会大权独揽的局面。
——郭丰秋《审判查理一世与英国君权观的变化》
材料二克伦威尔是一个虔诚的清教徒,为清教事业奋战了一生。他的个人品质也许是高尚的,也没有权力欲。但革命的狂风巨浪把他冲到权力的顶峰,而这个权力却似乎正是革命试图要遏制的那个权力。克伦威尔于是成了一个复杂的人物,他一方面反对专制。一方面又实行集权。
——崔毅《克伦威尔的政治理念与实践》
(1)结合材料一,归纳克伦威尔解散议会的原因。(6分)
(2)材料二认为克伦威尔“一方面反对专制,一方面又实行集权”。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6分)

2.单选题(共15题)

6.
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本特征是
①议会立法 ②三权分立 ③司法独立 ④选举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②③
7.
孙中山在赞赏中国近代史上某次社会运动具有“民族主义”精神的同时,又批评其“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这次社会运动应是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
8.
记录片《复兴之路》说到:“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这“国耻”指的是(  )
A.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D.日本全面侵华
9.
1937年8月14日《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发表,声明“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它的发表,标志
A.全国抗战终于实现
B.中国开始进行抗战
C.国民政府放弃战略进攻
D.正面战场正式开辟
10.
《共同纲领》第十七条规定“废除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该规定所体现的原则源自()
A.巴黎公社B.十月革命C.五四运动D.解放战争
11.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第一条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这说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A.是新时期不结盟政策的产物B.是“另起炉灶”方针的体现
C.有利于促进东亚和平D.具有鲜明的冷战特征
12.
二战后,为了摆脱华盛顿和莫斯科所控制的世界,西欧国家采取了
①实行煤钢联营
②设立“欧洲议会”
③谋魁防务合作
④发行统—货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积极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对应关系符合此结论的是()
A.小农经济——封建制度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铁器使用——个体生产D.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14.
古代,中国人称罗马为犁鞬、大秦,而西方人称中国为丝国、契丹。互相对视,但又如隔雾看花,透着神秘和奇异。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理空间的阻隔B.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C.文化传统的差异D.政权体制的不同
15.
下表为近代福州1905—1915年由外洋(国外)和外埠(国内)机铷面粉输入值比较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单位:元
年别
外洋
外埠
合计
1905
180610
17669
198279
1910
191893
742513
934406
1915
2522
2146932
2149454
 
(资料福建省政府辅《福建历年对外贸易统计》第70页)
A.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
B.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C.通商口岸的大量开放
D.民国政府的政策推动
16.
(题文)“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他是()
A.普罗塔戈拉B.梭伦
C.苏格拉底D.伯里克利
17.
“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此话最有可能出自
A.薄伽丘B.莎士比亚C.马丁·路德D.孟德斯鸠
18.
魏源的《海国图志》说:“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以羊毛与棉花纺成洋布、大呢、羽毛,皆自然敏速。……其广推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用火车往来,一时可行百有八十里。”这表明《海国图志》
A.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B.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
C.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
D.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
19.
梁启超在《史记货殖列传今义》中指出:“中国旧论每崇古而贱今,西人则不然,以谓愈上古则愈野蛮,愈近则愈文明,此实孔子三世之太义也(注:三世指衰乱世、太平世和升平世)。”此说法
A.质疑西方进化理论
B.推崇儒家伦理观念
C.坚持中体西用思想
D.反对顽固守旧观念
20.
有一种文艺思潮侧重从人们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符合该思潮特征的文艺作品是
A.《人间喜剧》B.《唐璜》
C.《安娜·卡列尼娜》D.《哈姆雷特》

3.选择题(共12题)

21.电子由3d能级跃迁至4p能级时,可通过光谱仪直接摄取(  )
22.化学平衡常数(K)、弱酸的电离常数(Ka)、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KSP)是判断物质性质或变化的重要的平衡常数.下列关于这些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23.某二元酸H2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A═H++HA,HA⇌H++A2.回答下列问题:
24.所有植物的身体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25.0.4mol CuSO4和0.4mol NaCl溶于水,配成1L溶液,用惰性电极进行电解,当一个电极得到0.3mol Cu时,另一个电极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
26.下列反应一定不能自发的是(  )
27.下列反应一定不能自发的是(  )
28.将pH相同的三种酸性溶液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a、b、c三种溶液分别可能为(  )

29.为了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aX(g)+bY(g)⇌cZ(g)的影响,以X和Y物质的量比为a:b开始反应,通过实验得到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分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30.为了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aX(g)+bY(g)⇌cZ(g)的影响,以X和Y物质的量比为a:b开始反应,通过实验得到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分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31.如图所示的钢铁腐蚀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2.如图所示的钢铁腐蚀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