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没有建立一院制议会,而是建立了两院制。其中的原因可以在从制宪者们的经典论述中找到答案。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密尔顿指出:在美国议会投票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州的多数却是美国人民的少数”,同时举出了一个美国人民的多数却是州的少数的例子(最大四个州的人口却超过了总人口数的一半)。
材料二麦迪逊认为:“在共和政体中立法权必然处于支配地位,补救这个不便的方法就是把立法机构分为不同的单位。”汉密尔顿认为立法机关如果全由选民代表构成的一院制,就会存在部分人侵犯部分人权利的行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联邦党人文集》
材料三一院制容易引发党争。如何消除党争,宪法的反对者们曾提出这样的观点:“用小共和国中公民的爱国热忱和遵纪守法来实现这个目标,因为对共和国的热爱使得小共和国的公民不会形成旨在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不同派系或者在此基础可以大大减小党争的危害。”而制宪者们认为“一切一院制而且人数众多的议会,都容易为突发的强烈感情冲动所左右,或者受帮(党)派头子所操纵,而通过过分的和有害的决议”。于是他们设计了一个人数相对较少的机构。
——《英美两国代议制结构性差异的成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如果实行单独的参议一院制或单独的众议一院制,分别会造成怎样的结果?
(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787年宪法为解决麦迪逊和汉密尔顿提出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及其特点。
(3)材料三中“宪法的反对者们”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4)据上述材料,归纳美国实行两院制的原因。
材料一汉密尔顿指出:在美国议会投票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州的多数却是美国人民的少数”,同时举出了一个美国人民的多数却是州的少数的例子(最大四个州的人口却超过了总人口数的一半)。
材料二麦迪逊认为:“在共和政体中立法权必然处于支配地位,补救这个不便的方法就是把立法机构分为不同的单位。”汉密尔顿认为立法机关如果全由选民代表构成的一院制,就会存在部分人侵犯部分人权利的行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联邦党人文集》
材料三一院制容易引发党争。如何消除党争,宪法的反对者们曾提出这样的观点:“用小共和国中公民的爱国热忱和遵纪守法来实现这个目标,因为对共和国的热爱使得小共和国的公民不会形成旨在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不同派系或者在此基础可以大大减小党争的危害。”而制宪者们认为“一切一院制而且人数众多的议会,都容易为突发的强烈感情冲动所左右,或者受帮(党)派头子所操纵,而通过过分的和有害的决议”。于是他们设计了一个人数相对较少的机构。
——《英美两国代议制结构性差异的成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如果实行单独的参议一院制或单独的众议一院制,分别会造成怎样的结果?
(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787年宪法为解决麦迪逊和汉密尔顿提出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及其特点。
(3)材料三中“宪法的反对者们”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4)据上述材料,归纳美国实行两院制的原因。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时期。这个时期,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而国内落后的工业和众多的人口,使得建立独立工业体系和提高积累率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在这种背景下,强大的政府自然要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而这种要求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目标相结合,就使中国走上了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道路。
(1)据材料一,概括促成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因素。
(2)有人提出以下观点:“正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决定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可改革性’,也决定了1979年以来中国改革路径的选择”运用材料二、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20字左右)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时期。这个时期,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而国内落后的工业和众多的人口,使得建立独立工业体系和提高积累率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在这种背景下,强大的政府自然要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而这种要求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目标相结合,就使中国走上了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道路。
——武力《中国计划经济的重新审视与评价》
材料二 1960年,中共中央发出《十二条》,肯定了农村集市在活跃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1962年中共中央发出《农业六十条》等指示,允许和鼓励社员种自留地和发展家庭副业。……在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覆盖的范围中,农村是计划较薄弱的环节,在“大集体”下存在着自留地、自由市场等“小自由”。……当我国开始启动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时,自留地、自由市场等“小自由”必定成为改革的先导。——《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自由市场的历史考察》
材料三 陈云指出,“必须考虑到我国人多、地大、各地情况不一样这个事实”,要求中央对地方、地方对工商企业的权力“集中不能过分”……中央不可能包揽全国的事情,所以应当有适当的分权”,“扩大地方的职权是完全必要的’,“有些企业的管理权要下放,财务要下放,利润也要下放”。他的这些主张得到了***、刘少奇、周恩来等的肯定,委托他主持制定改进经营管理体制的具体实施方案。他亲自代国务院起草了《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的规定》等三个文件,在全国实施。这些措施的提出和实行,对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人民网《陈云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其卓越贡献》
材料四 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人为构建起来的一种体制。政府是这一体制的构建者,也是计划者,因此,政府是整个体制的主体。……一方面,政府必然又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保护者,政府为了确保自身意志得以实现,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护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另一方面,政府必然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者,只有政府的自觉革命,才可能推动这一体制的改革。——赵凌云《1949——2008年间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产生、演变与转变的内生逻辑》
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促成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因素。
(2)有人提出以下观点:“正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决定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可改革性’,也决定了1979年以来中国改革路径的选择”运用材料二、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20字左右)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令士民公举(士卜·…略分府县.约十万户.而举一人……名曰议邱。”“俾轮班入值,以备顾问。随时请时,上驳诏书,下达民词。凡内外兴革大政、筹怕事宜.皆令会议于太和门,三占从二,下部施行。”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
材料二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臣也者,助办民事者也。赋税之取于民,所以为民事之资也。如此而事扰不办,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
——谭嗣同《仁学下》
材料三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一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代内阁学士阔普通武》
材料四民之自由,天之所弄也。
——《严复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议郎”是如何产生的?有何职权?
(2)据材料二,概述“君”与“民”的关系。
(3)材料二、三、四的主张分别反映了法国启蒙运动的什么思想?其主张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政治诉求?
材料一 “令士民公举(士卜·…略分府县.约十万户.而举一人……名曰议邱。”“俾轮班入值,以备顾问。随时请时,上驳诏书,下达民词。凡内外兴革大政、筹怕事宜.皆令会议于太和门,三占从二,下部施行。”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
材料二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臣也者,助办民事者也。赋税之取于民,所以为民事之资也。如此而事扰不办,事不办而易其人,亦天下之通义也。
——谭嗣同《仁学下》
材料三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一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代内阁学士阔普通武》
材料四民之自由,天之所弄也。
——《严复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议郎”是如何产生的?有何职权?
(2)据材料二,概述“君”与“民”的关系。
(3)材料二、三、四的主张分别反映了法国启蒙运动的什么思想?其主张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政治诉求?
2.单选题- (共11题)
4.
公民大会是全体雅典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的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议事会、十将军委员会等隶属于它,对它负责。公民大会的决议是最后的权威栽断。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主权在民 |
B.直接民主 |
C.民主监督 |
D.依法执政 |
5.
近年来,台湾的一些人主张借国际法意义上的“民族自决原则”组织台湾岛上的居民进行所谓“统独公投”以决定台湾的前途。国际法专家认为:“国际法上的民族自决是指一切处于外国殖民统治、外国占领和外国奴役下的民族,具有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政治地位和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权利,并且这种权利应该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据此可见,上述材料中“台湾的一些人”的主张
A. 严重挑衅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B. 符合国际法中“民族自决原则”
C. 基于台湾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原则
D. 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应遵循国际法
A. 严重挑衅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B. 符合国际法中“民族自决原则”
C. 基于台湾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原则
D. 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应遵循国际法
6.
邓小平指出:“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参加任何集团,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我们讲公道话,办公道事。”下列各项能贯彻邓小平这一思想的是( )
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B.发展同各国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 |
C.参加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不结盟运动 |
D.发展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
7.
亨廷顿认为某一世界格局不具有稳定性,因为“大国对于美国的限制、威胁感到愤感,而美国也因不能随心所欲而感到失望,它们之间的紧张和冲突成了这一格局的主要特点”。这一世界格局是
A.单极格局 |
B.两极格局 |
C.多极格局 |
D.单极加多极格局 |
8.
数据分析是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从1912年到1936年,中国进口轻工业品数量从占进口总额的一半多,下降到只有14%。1926年,轻工业产品的出口则增加了一倍多。重工业产品主要是机器的进口,1912年占进口总额的13.7%,1936年则增至47%。对上述数据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一战期间民族工业有了迅速发展 |
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族工业发展 |
C.抗战前轻工业产量得到迅速发展 |
D.中国已经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
10.
苏格拉底说:“普罗泰格拉当智者挣到的钱比一个像斐狄亚斯这样杰出的建筑师再加十个雕刻匠挣到的钱还要多。修鞋匠和裁缝如果过了一个月还不能补好鞋子和衣服上的洞,甚至把它们弄得更破了,那么他很快就得饿死。而普罗泰格拉在整个希腊招收学生40年,腐蚀他们,学生离开他的时候比刚来的时候还要坏,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苏格拉底主要是批评智者学派
A.否定神旨 |
B.忽视道德 |
C.善于诡辩 |
D.轻视教育 |
11.
“进化生物学的新颖而出乎意料的结果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观念。”有人把进化生物学的观点归纳为下列几点:①没有固定不变的种类,只有无止境的改变②大自然是平和协调的③一种优秀的生物,是一个能在其他生物不适宜生存的地方存活的生命形式④适应性的变化取代了美德上述各点中正确的应该是(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2.
某学者把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历程分为五个时期,其中一个是“西方文化主导时期”。这个时期应该是
A.1840~1860年 |
B.1860~1894年 |
C.1895~1920年 |
D.1921~1927年 |
13.
某一画派在绘画时,把打字的信和数字弄到画里去,并把纸、标签、扑克牌、仿木纹、大理石花纹等杂七杂八的东西粘在画布上,表达他们否定一切、批判一切的态度。这个画派是
A.浪漫主义画派 |
B.现实主义画派 |
C.印象画派 |
D.现代主义画派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