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181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8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时期江南市镇星罗棋布,互相连接,构成四通八达、商品市场网络。在这块不大的地面上,明代分布了300多个市镇,清代分布了400多个市镇。镇与镇的间距以十二里至三十六里为较常见的模式,每个市镇都有一定范围的四乡村落作为相对固定的“乡脚”,这是市镇赖以繁荣的土壤。很多市镇,无论就其规摸还是经济地位而言,都大大超越了管辖它的县城乃至府城,使它逐渐成为新设置县的治所,由市镇升格为县。例如,万历元年置青浦县,以唐行镇为县治,乾隆二十五年,移金山县治于朱泾镇。很多农家皆以丝绸、棉业为主业,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江南市镇是一个充满经济活力的工商业中心,各种作坊林立,机坊、炼坊、染坊都需要大量有一技之长的雇佣工人,于是劳动力市场应运而生。其产品特别是丝织品、棉布等畅销海内外。
——摘编自樊树志《明清长江三角洲的市镇网络》
材料二五口通商后,长江中下游城市取代广州成为全国的外贸重心,江南作为上海的腹地,刺激了江南农村以外贸为目的的商品生产的发展,丝茶出口增长,相关的手工业勃兴。随着上海、宁波等近代工业大都市兴起并成为区域性经济中心,对周边农村地区形成极大的向心力,吴兴县南浔镇“镇上一切商情联络,皆取之于上海、南京、杭州各大都市”。中外工业资本不断渗入乡间,一方面都市工业部门不断吸引农村人口,一方面中小型加工企业扩散到农村市镇,把工业主义的触角直接伸向农村。在江南专业经济区域,最多的是机器缫丝厂和棉纺厂,这些市镇无论是在工业、商业、镇区建设,还是文化、人口等方面,都比原先同类型的市镇集聚更多的现代要素。但总体而言,江南市镇并未超越传统形态,而是处于传统与近代之间,呈现出经济上的“半截子”近代化和社会上的“二元结构”特征。
——摘编自包伟民《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1840—194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江南市镇的特征,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江南市镇的变化并加以评析。
2.
(历史选修3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自艾森豪威尔政府执政以后,美国就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向越南这个深渊迈进。越战历经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福特五届政府,在前两届政府执政期间,美国的越战政策并未引起国内大范围的反战浪潮。到约翰逊时期,由于南越局势的恶化以及美国伤亡人数的剧增,美国国内掀起了声势空前的反战运动。
1973年美国与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越南决和国签署《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1974年6月27日,尼克松带着“水门”事件的包袱再次访问苏联,美苏讨论了越南问题、中东形势、欧洲安全等有关事务。美苏谈判始终围绕着避免战争、争取和平发展的主题展开,与当时美国国内普遍要求美苏缓和的呼声一致。
——摘编自闫俊永《越南战争时期的美国反战运动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国内反战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从越南撤军的影响。
3.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首创者,也是最早由封建地主官僚转化为洋务派的人物。曾国藩出身于封建地主家庭,他早年追随唐鉴、倭仁、吴廷栋等人讲习理学。湖湘文化的一个特色就是“留心经济之学”,曾国藩深受影响,注重经世致用……为此,曾国藩一面讲求理学,修身养性;另一方面讲求经世之学,充分学习王夫之、魏源等的著作,以丰富自己的经世思想。曾国藩面对现实,不囿于理学的空谈,十分重视经世致用,以解决封建统治面临的种种困难……曾国藩以书生操杀人之业,成为那个时代最残酷的刽子手,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当然最后以曾国藩的胜利而告终,他因此成为汉族地主中出类拔萃之辈,而清王朝这个本该灭亡的朝廷因他又苟延残喘了半个世纪。因此对曾国藩的评价褒贬不一,《清史搞》称赞他为“中兴以来,一人而已”,章太炎曾说他“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范文澜先生称其为“汉奸刽子手”。
——摘编自宋德会《曾国藩与洋务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曾国藩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学研究者对曾国藩评价褒贬不一的原因。

2.论述题(共1题)

4.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传统社会,婚姻以“事宗庙、继后世”为目的。其仪式,通行六礼。宋以后虽有简化,基本上仍遵循凭媒定娶、尊长主婚、写立婚书或收受聘财之习俗。民间婚姻习俗乃百姓私事,只要不因纠纷告上衙门,多与官府无涉。清末新政时期,四川等省份出于改变婚姻陋习,增加新政经费诸考虑,下令废止民间自拟庚帖,改为购买官方统一印制的婚书。四川省拟定大量白话文告示,广为宣传的同时,赶印了5万份婚书,要求各地三个月内售清。这次改革是政府试图以法律形式规范民间婚姻的尝试,由于民间婚俗根深蒂固,官制婚书费用较高等原因,实际效果非常有限
——摘编自吴佩林《清末新政时期官制婚书之推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时期官制婚书推行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新政时期官制婚书推行的影响。

3.单选题(共8题)

5.
公元468年罗马法规定,如果一个自由民想转让其享有权利的土地,那么除非他将之转让给此地的在册居民,否则通过任何一种契约转让其土地所有权和占有都是非法的。外人应该知道,如果他故意违反这一禁令而完成上述交易或占有该土地,那缔结的契约是无效的,契约要被解除,且只返还其交付的价金。这体现罗马法承认
A.所有权的相对性
B.财产权的绝对性
C.公民权的平等性
D.交易权的自主性
6.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这说明了
A.没有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就没有新中国
B.战争客观上促使中国的近代化
C.战争是推进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D.战争改变了当时远东和世界的格局
7.
右面是苏联漫画家创作的一幅讽刺漫画,图中戴眼镜的章鱼帽子上的字样是“华尔街”,章鱼触足上吸盘有“$”标志,漫画主题为“华尔街的援助,卢森堡,希腊,法国,比利时,英国,丹麦”。以下有关这一漫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浓厚的“冷战”色彩
B.客观评价了马歇尔计划
C.漫画主要揭露了此援助的经济目的
D.美国通过此援助与6国结成对抗苏联的军事同盟
8.
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以内部州军市征所算之名品,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这些举措
A.导致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B.打破了城市的市坊界限
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增加了政府财政的收入
9.
1850年,美国仅有6座人口超过1万人的“大”城市,不到总人口的5%。这一现实在以后的50年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到1900年,人口过1万人的城市达38个,大约5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生活在城市。造成这一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
A.美国内战北方取胜
B.欧洲的移民大量涌入
C.北美消费基础的全面增长
D.美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
10.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时间
厂数(家)
创业资本数(元)
工人人数(人)
1913年
698
330824000
270717
1920年
1759
500620000
527622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D.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并最终登上历史舞台
11.
“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对与此现象相关的史实理解正确的是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B.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运动
C.确立起了民主科学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12.
湖南卫视近期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是一部当代反腐题材电视剧.下列文学作品与该剧本特点相类似的是
A.《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B.《战争与和平》
C.《巴黎圣母院》
D.《等待戈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