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五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4180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8/29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中国近代化的征途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模仿西式工业化的改良运动,引进了大量西方18世纪以后的科学技术成果,引入译入了大量各类西方著作文献,培养了第一批留学童生,打开了西学之门;学习近现代公司体制兴建了一大批工业企业,开启了日后中国的工业发展和现代化之路。洋务运动的直接成果——清军水师在甲午海战的覆没使洋务运动最终黯然收场,沉重打击了清廷上层,为之后的百日维新埋下伏笔。对后来中日两国的文化思想政治走向以致国运都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创造民族新文化与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

材料二 蒋介石1935年4月在贵阳督剿红军时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首次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5年12月,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了《确立国民经济建设实施大纲案》。1936年3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拟定了《重工业五年建设计划》,计划投资267,100万元,发展汽油、钢铁、发电机、铝、电器等生产,以满足国内需要。当年就按计划筹办茶陵铁矿、高坑煤矿、大冶、阳新、彭县铜矿、中央钢铁厂、江西钨铁厂、中央无线电机制造厂、中央电瓷制造厂。1937年又筹备开发云南锡矿、四川金矿、湘潭天河煤矿、灵乡铁矿、四川油矿、水口山铅锌矿等。

——摘编自《中华民国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场“自救”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两场“自救运动”的历史影响。并从近代化的角度说明两场运动的结果。

2.单选题(共17题)

2.
2012年,凤凰网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开设了专栏,其中标题有“九州生气恃风雷,鲲鹏南徙启帷幕”、“打破玉龙飞彩凤,脱开金锁走蛟龙”,“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一历史事件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邓小平南方谈话
C.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D.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3.
1963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直言不讳的告诉美国记者苏兹贝克:“首先必须要有个欧洲啊!现在对美国来说是很惬意的。有一个法国、一个德国、一个意大利和一个英国,而美国可以利用他们来相互反对……必须要有一个既有自己的经济、自己的政策、自己的防务的真正的欧洲”。戴高乐总统谈话所要表达主要思想是
A.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
B.欧洲的现状对美国有利
C.希望欧洲联合,以摆脱战后的美国控制
D.欧洲要脱离北大西洋组织,建立自己的防务
4.
景德镇原名昌南镇,据史书记载,宋真宗景德年间昌南镇的瓷器作为贡品进贡朝廷,贡品的底部写有“景德年制”的落款。“其器尤光致茂美,当时则效,著行海内。于是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而昌南之名遂微。”由此可以看出景德镇
A.当时就已经成为著名的瓷都B.以冰裂纹瓷器最为出名
C.是当时的著名的五大名窑之一D.以瓷器进贡皇室而得名
5.
《清明上河图》中,多家店铺门前悬挂着形制不一的栀子灯,还有一些店铺前出现了长条形招牌灯箱。这些栀子灯和灯箱既装饰了店铺,又起到了广告作用。这反映出
A.城市贸易的时间限制已经被打破
B.北宋时期开始出现广告
C.北宋时期的手工业技术非常发达
D.当时商业竞争异常激烈
6.
《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一曰食,二曰货。”《周礼》记载:“以九职任万民……六曰商贾,阜通货贿。”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A.当时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B.强调农商以加强中央集权
C.当时社会普遍经商,农商并重
D.周朝时政府重视商业发展
7.
20世纪初,占有40%左右的股票才能控制一个公司,但在当今发达国家只要掌握某公司3%~5%的股票,就能获得对该公司的控制权。对于上述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资本家凭借政权操纵企业
B.资本社会化的趋向加强
C.工人掌握了企业的决策权
D.股份制的作用逐渐减弱
8.
1698年,英国约15%的海运贸易是与其殖民地进行的,但是,到1775年,这一数字已上升到33%。这一变化
A.由欧洲的价格革命的引起
B.推动了机器取代手工劳动
C.确立了英国殖民霸主地位
D.受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
9.
十五世纪早期,一公斤胡椒在印度产地的价格达1至2克白银,在亚历山大港的价格达10到14克白银,在威尼斯达14到18克白银,在欧洲各国则达到20到30克白银。这反映了:
A.东西方之间的陆路贸易通道被阻断B.欧洲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大量香料
C.商业危机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因素D.价格革命导致欧洲商品价格的暴涨
10.
1901年,摩根、洛克菲勒、哈里曼等垄断巨头联合成立北方证券公司,其目的是垄断铁路事业,抬高运费。1902年司法部长根据罗斯福总统的指示,以北方证券公司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为理由,对它起诉。对该垄断组织的起诉
A. 标志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
B. 意在整顿资本主义经济秩序
C. 体现了政府对垄断组织的否定
D. 限制了垄断组织的发展
11.
1978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提出,要解决广东长期存在的“偷渡外逃”难题,需中央给政策,让广东“先行一步”。这个建议得到了中央同意。当时“先行一步”的政策是
A.实行市场经济
B.试点家庭联产承包
C.设立经济特区
D.扩大企业经营权限
12.
“智者学派作为职业教师向雅典公民有偿传授辩论、演说、修辞的技巧,他们竭力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苏格拉底喜欢在大街上以提问和交谈的方式讨论各类问题,他针对当时民主泛滥、道德沦丧的现象,认为公民应该具备美德。”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的最主要区别是
A.智者学派以传授知识作为谋生手段,苏格拉底不以此作为谋生手段
B.智者学派关注个人的自由,苏格拉底关注个人的道德
C.智者学派赞成民主制,苏格拉底反对民主制
D.智者学派注重辩论演说的教学方法,苏格拉底注重提问交谈的教学方法
13.
《东洋近代史》中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对这一观点进行反驳,理由应是
A.宋代文艺更多在士大夫阶层繁荣,而非在资产阶级中复兴
B.宋代自然经济仍占主体,而当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C.两者的内容和所处背景很大不同,不是并行等值的发展
D.宋代不是中国古代与近代的衔接期,并不标志着重大的思想变革
14.
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由两人的阶段属性对立造成的
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15.
康德认为:“启蒙运动这样一件大好事,它必定会把人类从其统治者的自私自利的扩张计划之下拯救出来……随之而来的启蒙了的人们对于自己已经充分理解到的好处所不可避免地要采取的一种衷心的同情,就必定会一步步地上升到王座上来,并且甚至于会对他们的政体原则发生影响的。”这一言论说明
A.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B.启蒙思想必定动摇君主统治
C.思想的启蒙是政治变革的前奏
D.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16.
每晚7:30分,大家在看完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后,又都等着看随后的天气预报,这反映了电视的
A.娱乐功能
B.媒体功能
C.传播资讯的功能
D.购物功能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20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为此,人们采取的“维护”措施不包括
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联合国
18.
《论语•子路》中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告诫治国者应当
A.以民为本
B.以身作则
C.克己复礼
D.礼法并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