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1787年宪法绝对都是不民主的,甚至可以说是反民主的。首先,从开会的方式看,会议全程对外保密,而且多次要求代表不要向公众和报纸透露讨论内容。可以说, 1787年宪法完全是闭门造车的产物,是少数人的杰作;在制定之时,普通民众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施加任何影响,谈何民主?宪法批准的过程中,虽然民众广泛参与,但是能发出声音的,也只是少数读书识字之人。况且,宪法已经成文,即便是投票,也只有全盘接受或者整个拒绝两种选择,无法挑选接受具体条款,无异于以成文宪法胁迫民意。其次,就宪法内容而言,不民主的地方更多。总统选举,虽然采取了民选的形式,起决定作用的却是选举人票,普选票以州为单位统计,赢者通吃,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普选票少但选举人票多而当选的“总统”。参议院议员每州两名,怀俄明人口不足六十万,加州人口近四千万,相差六十余倍,参议员又有何民主性可言?而且,根据 1787年宪法原文(后来修改了),参议员并非民选,而由各州推选,绝对不是民意代表,只能算是各州在联邦的代表。此外,美国的黑人、女性,最初并无选举权,他们为了自己的民主权利,整整抗争了一个多世纪。最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联邦法官,至今仍是终身职,只要行为端正,任何人都奈何不了。很多人称赞美国的司法独立与民主制度,殊不知,美国的联邦法院,是美国宪法体制中最不民主的部分。
——《 1787年“美国宪法”绝对是不民主的》
请结合所学知识,站在美国1787年宪法具有民主性的立场上,对材料作者提出的任意三个论据进行驳斥。(要求:观点明确;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观点3分,每个层次的论证各)
——《 1787年“美国宪法”绝对是不民主的》
请结合所学知识,站在美国1787年宪法具有民主性的立场上,对材料作者提出的任意三个论据进行驳斥。(要求:观点明确;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观点3分,每个层次的论证各)
2.
有学者认为清末新政在假维新中有真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1年1月,慈禧太后发布上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1901年,清政府令各省裁汰原有旧军,“精选若干营,分为常备、续备、巡警等军,一律操习新式枪炮,认真训练”。1903年,清政府设立练兵处,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1904年,练兵处会同兵部奏定《新军营制饷章》、《陆军学堂办法》以选派陆军学生出洋游学章程。
1903年9月,清政府设立了商部,由皇亲贵族载振任尚书,掌管商务和工矿铁路等事。商部成立后,先后颁行了《奖励公司章程》、《商人通例》、《公司法》、《破产律》、《奖给商勋章程》等。
1901年以后,清政府多次选派和奖励青年和官员出国留学。1905年,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制。同年12月,清政府又谕令设立学部,作为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
——摘编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实施新政的时代背景。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清末新政“假维新中有真改革”?
材料 1901年1月,慈禧太后发布上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1901年,清政府令各省裁汰原有旧军,“精选若干营,分为常备、续备、巡警等军,一律操习新式枪炮,认真训练”。1903年,清政府设立练兵处,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1904年,练兵处会同兵部奏定《新军营制饷章》、《陆军学堂办法》以选派陆军学生出洋游学章程。
1903年9月,清政府设立了商部,由皇亲贵族载振任尚书,掌管商务和工矿铁路等事。商部成立后,先后颁行了《奖励公司章程》、《商人通例》、《公司法》、《破产律》、《奖给商勋章程》等。
1901年以后,清政府多次选派和奖励青年和官员出国留学。1905年,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制。同年12月,清政府又谕令设立学部,作为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
——摘编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实施新政的时代背景。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清末新政“假维新中有真改革”?
3.
(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观思》
材料二 1883年德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疾病保险法,1884年颁布工伤赔偿法,1889年又实行老年与病残强制保险法。这一系列社会保障立法影响巨大,紧接其后,一系列的欧洲国家,如英国、奥地利、丹麦、挪威、芬兰、意大利、法国、瑞典等国家的社会保障立法都纷纷出台,有些美洲国家亦接踵而起。这是社会保障制度空前迅速发展的时期。
——任一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概要》
材料三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为中国近代社会立法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社会保险的理念已经传入中国,政府劳工立法中也已出现“劳动保险”的概念及有关劳工保障的条款;从国民政府建立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是中国近代社会立法的发展阶段,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颁行有《慈善团体监督法》《救灾准备金法》《强制劳工保险法草案》等法规,这表明当时的社会立法已开始迈上了现代化门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以国民政府社会部的成立为转折点,中国近代社会立法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国民政府颁布了《社会救济法》《职工福利金条例》等社会立法,并最终确立了《社会保险法原则》,为构筑中国近代社会保障法制体系进行了有益探索。
——《近代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研究(1912-1949)》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张(2分)。结合孔子的儒家思想分析其社会作用(4分)。
(2)对比以上三则材料,指出材料二、三与材料一的显著不同(4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中国社会保障立法不断发展的原因(8分)。
材料一 “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观思》
材料二 1883年德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疾病保险法,1884年颁布工伤赔偿法,1889年又实行老年与病残强制保险法。这一系列社会保障立法影响巨大,紧接其后,一系列的欧洲国家,如英国、奥地利、丹麦、挪威、芬兰、意大利、法国、瑞典等国家的社会保障立法都纷纷出台,有些美洲国家亦接踵而起。这是社会保障制度空前迅速发展的时期。
——任一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概要》
材料三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为中国近代社会立法的初始阶段,这一时期,社会保险的理念已经传入中国,政府劳工立法中也已出现“劳动保险”的概念及有关劳工保障的条款;从国民政府建立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是中国近代社会立法的发展阶段,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颁行有《慈善团体监督法》《救灾准备金法》《强制劳工保险法草案》等法规,这表明当时的社会立法已开始迈上了现代化门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以国民政府社会部的成立为转折点,中国近代社会立法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国民政府颁布了《社会救济法》《职工福利金条例》等社会立法,并最终确立了《社会保险法原则》,为构筑中国近代社会保障法制体系进行了有益探索。
——《近代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研究(1912-1949)》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张(2分)。结合孔子的儒家思想分析其社会作用(4分)。
(2)对比以上三则材料,指出材料二、三与材料一的显著不同(4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中国社会保障立法不断发展的原因(8分)。
2.单选题- (共8题)
4.
曾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的法学专家徐显明教授认为:罗马法堪称世界范围内最伟大的法典,它对法学的精神性的贡献,跨越了时空。据此,罗马法的最突出的贡献是
A.构建了一些法律分类模式,如习惯法,成文法 |
B.提供了制度性的样板,如债权制度,侵权制度 |
C.提出了一系列原则,如平等、自由、意思自治 |
D.设计了一般性的原理,如法律关系主体与客体 |
5.
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是》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A.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
B.背离了革命的原则 |
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
6.
以下是英国中央财政支出表。这一时期英国中央财政支出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投资科研,推动工业革命 | B.议会改革导致行政开支过大 |
C.政府镇压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 | D.镇压殖民地的反抗运动耗资巨大 |
8.
1912年5月,梁启超说:“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这表明( )
A.中国应首先实行君主立宪制 |
B.民主共和政治在中国根本行不通 |
C.中国在实行何种政体方面存在分歧 |
D.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的潮流 |
9.
“历史前进到一定阶段后,解决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的两大问题就愈发成为打开中国近代化前进通道的首要的,第一位的问题。”下列史实中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戊戌变法 B,中华民国的建立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A.戊戌变法 B,中华民国的建立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10.
《愚人颂》的作者劝人们做“愚人”,任性而为、无所顾忌。他说:“只要你能自我赞美,又何必害怕世人的讥讽嘲笑?愚蠢是打开快乐之门的唯一钥匙。”从思想来看,这种文学作品应该属于
A.人文主义代表作 |
B.现实主义代表作 |
C.浪漫主义代表作 |
D.理性主义代表作 |
11.
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
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 | 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 |
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 | D.君主制度的衰亡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