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177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1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材料阅读
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中外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交融,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明区域
人物
观点或名言
古代希腊
普罗塔哥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古代中国
孔子
仁者爱人
 
材料二 他在论著中说“立法权和行政权如果集中在一个人或一个机构的手中,自由便不复存在。因为人们担心君主或议会可能会制定一些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司法权如果不与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置,自由也就不复存在。
——《论法的精神》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位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中,中外思想家共同关注的对象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思想主张及说明这一思想在美国立法实践中的体现?;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角度,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什么?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产生了什么影响?概括近代中国先进人物向西方学习呈现的特点。

2.单选题(共22题)

3.
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揭开欧洲宗教改革序幕的是
A.莎士比亚
B.加尔文
C.马丁•路德
D.康德
4.
“希腊神与人同形同性,以人为神的形象,将人的精神寄予神。”与此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古希腊
A.商品经济发达
B.东方文化影响
C.受人文思想盛行影响
D.民主政治发达
5.
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这反映了
A.肯定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
B.提倡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
C.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
D.人文主义蔑视宗教作用的思想
6.
加尔文的“先定论”是指
A.人能够发财致富主要是依靠他的先天智慧
B.只要通过个人努力,人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的
C.人的荣辱富贵都是上帝安排好的,人的意识是无法改变的
D.主张等级制度,反对教皇的专制权力
7.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先后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这种演变趋势,最能说明
A.城市经济日趋繁荣B.专制皇权逐渐加强
C.选官制度明显变化D.民族融合已经加深
8.
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加速或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三项伟大发明蕴涵资本主义发展因素.
C.中国的发明对西方科技具有重大影响
D.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
9.
“使人类克服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指的是
A.量子论的提出
B.进化论的提出
C.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
D.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10.
“科学革命间接导致18世纪以蒸汽动力技术出现为中心的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发生”。这次科学革命是指
A.瓦特改进蒸汽机
B.伽俐略力学理论
C.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D.法拉第电磁学理论
11.
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的著作是
A.《四洲志》
B.《各国律例》
C.《海国图志》
D.《变法通议》
12.
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康有为在宣传西方政治学说时对我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地位提出了挑战。其思想特点是
A.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B.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C.依靠儒家思想,托古改制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3.
有人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
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开之”
C.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制是“进化之公理”
D.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14.
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派别为
A.洋务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顽固派
15.
***在纪念***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说:“***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以下著作分别体现***思想形成、成熟、发展三个阶段特征的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新民主主义论》;《论十大关系》
C.《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
D.《井冈山的斗争》;《论十大关系》;《论人民民主专政》
16.
20世纪初,一份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作乱以反满”。文中“维新党”的实践活动是
A.倡导戊戌变法
B.领导辛亥革命
C.领导义和团运动
D.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17.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共同点是
A.促进了思想大解放
B.深化了体制改革
C.冲破了“个人崇拜”
D.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18.
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的意见体现了
A.“百家争鸣”的方针
B.“百花齐放”的主张
C.“文化革命”的观点
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19.
齐奥尔科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没有人能永远留在摇篮里。”今天,中国人已经走出了自己的摇篮,开始蹒跚学步了,这是指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D.“神舟5号”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
20.
被西方媒体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是
A.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B.“银河”系列计算机的诞生
C.“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D.“神州”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21.
戏剧《等待戈多》,1953年在巴黎上演后竟然引起全城轰动,连续演了300多场而不衰,以至于当时连熟人间打招呼都说:“你在干嘛?”“我在等戈多”。这一现象
A.反映了民众理想破灭、恐慌纷乱、寻求自我的心境
B.体现了民众对战争创伤和社会危机的淡定应对精神
C.表明了二战后西欧经济重现繁荣的景象
D.说明了现代主义成为当时主流艺术形式
22.
从创作风格来看,以下各组中西文艺作品类别明显不同的是
A.《清明上河图》、《伏尔加河纤夫》
B.《西游记》、《拾穗者》
C.《红楼梦》、《人间喜剧》
D.《望庐山瀑布》、《自由引导人民》
23.
启蒙主义宣示的“价值”和浪漫主义者所追求的“理想”并未实现,人们必须以新的冷静的眼光重新看待现实并思考自己的命运,逐渐形成了一种社会思潮。下列文学作品反映这一思潮的是
A.《人间喜剧》
B.《寂静的春天》
C.《巴黎圣母院》
D.《西风颂》
24.
“他们抛弃室内作画的传统,大胆走出去,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根据自己眼睛的观察和感受,把变幻莫测的光色记录下来,留下瞬间的永恒。”“他们”的绘画艺术风格属于
A.浪漫主义色彩
B.现代主义美术
C.现实主义美术
D.印象派美术

3.选择题(共3题)

25.

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强调政府要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灵活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应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政策措施),提高预见性、精准性和有效性。“相机调控”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④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26.

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方面,烟台市工作起步早、措施好、成效显著。如果由你来主持一个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讲座,你认为最适合的标题是(    )

27.

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方面,烟台市工作起步早、措施好、成效显著。如果由你来主持一个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讲座,你认为最适合的标题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2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