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材料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与以下两位人物密切相关。

(1)分别简述瓦特和法拉第的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主要贡献。
材料二 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新科学技术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这次科技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2)根据材料二的提示,列举出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的科技成就三项。
(3)我们把现在的世界称之为“地球村”。列举近代以来的三次科技革命中,对 “地球村” 的形成与发展起直接推动作用的科技发明。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州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
⑴据材料一指出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主要目的。与材料一相比较,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变化?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⑵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俄国革命和当时的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⑶为了这场“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材料一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西汉)《礼记》
材料二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四这一运动的收获是空前的……这种社会细胞——家庭改革,对于提高人民的政治热情,挖掘潜力建设我们的祖国,是会起着重大推动作用。——《华北区贯彻婚姻法运动总结》(1953年)
(1)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2)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的家庭伦理观有什么变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三、四,说明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改革后中国家庭伦理关系有什么新变化。
(4)“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曾对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产生过重要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你如何看待这一观念?
2.单选题- (共12题)
A.蒙昧主义 | B.人文主义 | C.禁欲主义 | D.理性主义 |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④印刷术——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拓展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 |
①明清小说的繁荣 ②“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
③宋朝风俗画的出现 ④汉赋和乐府诗的发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A.相对论 |
B.量子论 |
C.万有引力定律 |
D.质量不变定律 |
A.信息技术 |
B.原子能技术 |
C.激光技术 |
D.宇航技术 |
A.主张把古代法律与现代法律相结合 | B.崇尚西方社会的现代法治 |
C.反对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家道德 | D.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
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 |
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定 |
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 |
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互利 |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 |
C.新民主主义理论 | D.社会主义理论 |
A.《西风颂》 | B.《唐璜》 | C.《人间喜剧》 | D.《战争与和平》 |
3.选择题- (共8题)
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①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blank#}1{#/blank#}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blank#}2{#/blank#}
③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blank#}3{#/blank#}
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①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blank#}1{#/blank#}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blank#}2{#/blank#}
③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blank#}3{#/blank#}
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①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blank#}1{#/blank#}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blank#}2{#/blank#}
③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blank#}3{#/blank#}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