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梧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163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嫦娥奔月”的神话,只能表达人类对大地与月球之间的一种朦胧关系的幻想,寄托了人类向往太空的精神梦想。17世纪,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才为人类真正认识地球、展开对太空的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机械动力、天文观察装置的发明和使用,天体中的一颗颗行星的发现又为人类正确认识宇宙带来了希望。
材料二20世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空间与物质分布、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新的宇宙观,同时使得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彼此结合而产生了天体物理学,为人类研究和探索宇宙提供了新的、更广泛的途径。
(1)根据材料一说明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包括哪些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牛顿力学体系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最少举两例)
(3)试说材料二中的相对论提出的过程。相对论的提出有何意义?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相对论与牛顿经典力学的关系。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预言电的伟大革命力量,认为“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强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材料三随着广播、电视和其他电子媒介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一中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及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电力与蒸汽动力相比具有的优越性。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技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2.单选题(共29题)

3.
贝尔纳认为:“在每个(科学进展的)事例里,总是当时的社会流动性能让手艺人和学者碰到一起,有时还使二者合而为一。”以下事例与此说法相符的是
A.达尔文写成了《物种起源》一书
B.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成功研制出发电机
C.富尔顿以蒸汽机为动力发明汽船
D.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
4.
“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地球村”由理想变成现实。你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
A.飞机的广泛使用
B.电话和电报的使用
C.国际互联网的诞生
D.航天事业的发展
5.
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
A.复兴了古希腊人文精神
B.取得了人与上帝直接沟通的权利
C.揭示了宇宙运行的奥秘
D.奠定了人类理性的主体地位
6.
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
人自愿作恶”。他们所述的共同目的是
A.实行民主政治
B.重视对人自身的研究
C.强调教化对人的作用
D.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7.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写道:“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最为契合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社会秩序建立在约定之上
C.“美德即知识”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8.
在法语中,“启蒙”的本意是“光明”。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思想家的核心思想是
A.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B.提倡摆脱宗教束缚,崇尚自由
C.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
D.主张分权与制衡
9.
马克思说:“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马克思评论的历史事件是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10.
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
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
B.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否定“上帝造人说”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
D.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
11.
下表《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反映出
科技成就
基础研究年代
应用研究年代
生产推广年代
B—A年差
C—B年差
C—A年差
蒸汽机
1687
1711
1776
24
65
89
发电机
1831
1888
1889
57
1
58
计算机
1936
1946
1946
10
0
10
激光
1958
1960
1961
2
1
3
 
A.新的科技成果都以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基础
B.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C.科技成果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
D.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与技术都紧密结合
12.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在展望20世纪物理学前景时,讲道:“动力理论肯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方式,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其中第二朵“乌云”,尤以黑体辐射理论出现的“紫外灾难”最为突出。为驱散这一朵“乌云”
A.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
B.普朗克创立量子理论
C.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13.
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近日在中山大学说,上世纪20年代物理学“遍地黄金”,爱因斯坦26岁时一年写出三篇震惊世界的文章,“因为物理学几大原则问题正在等待破解”。爱因斯坦破解的“黄金”及其作用是
A.相对论、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
B.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相对时空观
C.经典力学体系、改变了人们的认识论
D.量子论、对微观世界认识取得革命性变化
14.
托马斯·库思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认为:“思想和科学的进步是由新范式代替旧范式所构成的,当旧的范式变得日益不能解释新的或新发现的事实时,能用更加令人满意的方法来说明那些史实的范式就取代了它。”下列对应不能支持该论断的是
A.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普明克的量子理论
B.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
C.牛顿力学体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15.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材料中的“钥匙”是指:
A.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
B.牛顿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
C.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D.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
16.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进步,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语言的出现就是一个缩影。像“喜欢”叫作“稀饭”、“哥哥”简称“GG”、“我”叫作“偶”等。下面对此有关的评价,错误的是
A.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和质量的变化
B.网络语言别具特色
C.材料体现了对网络持完全否定态度
D.对于网络语言,我们最好坚持“网络语言有风险,使用需谨慎”的原则
17.
伽利略认为木星有若干卫星,卫星像月亮围绕地球那样绕着木星转,天体也许具有和地球一样的实质,地球和天空之间的传统区分开始引起怀疑。约翰·多恩表达了17世纪初新天文学扰乱人心的影响。他写道:“一切都破碎了,一切都失调了。”这主要表明“新天文学”
A.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近代科学
B.引起了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混乱
C.动摇了人们对封建神学的迷信
D.推动了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
18.
蒸汽机和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它说明了
A.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的劳动积极性
B.资本主义消灭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C.机器的使用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
下图所揭示的时代为
A.蒸汽时代
B.铁路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20.
鲁迅希望通过哪部小说描写“沉默的国人的魂灵”,去唤起国人斗争的勇气和精神
A.《狂人日记》
B.《阿Q正传》
C.《呐喊》
D.《雪国》
21.
***认为“十月革命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的主要原因是
A.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B.十月革命后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了
C.十月革命让中国的先进分子认识到暴力革命的重要性
D.中国先进分子在十月革命中得到了锻炼
22.
1918年元旦孙中山在《民国日报》的社论中说“吾人对于此近邻俄国的大改革不胜其希望也。”这表明
A.十月革命引起中国阶级关系的变化
B.资产阶级革命阵营发生了变化
C.孙中山对十月革命表示真挚的欢迎
D.孙中山开始接受社会主义思想
23.
2013年是电影诞辰118周年,如果你有幸参加了在其“家乡”举办的电影生日庆典活动,除了可以欣赏到电影大片之外,还可以吃到哪种当地的美味
A.
B.
C.
D.
24.
西班牙画家达利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画家之一。他利用反向思维,自由拼合想象的画面,构建出一个意象新奇、陌生化的超现实主义场景。如图是其创作于1931年的代表作《记忆的永恒》。你认为下列对该画作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战争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创伤
B.是逃避现实、追求梦幻的产物
C.是现实主义美术的一个重要流派
D.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自我表现”
25.
“他的音乐光影斑驳,精妙多姿。同样以《月光》为主题,贝多芬的音乐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的皓月,而他的音乐则是‘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淡月,清幽雅深。”这里的“他”是指
A.海顿
B.莫扎特
C.德彪西
D.巴赫
26.
司各特的小说向法国文坛吹来了有悖于纯粹、依赖凭空想象原则的新鲜空气,以对真实辉煌画面的描绘、繁华人物的展示、盛大场合的铺张,吸引了大批读者。这表明司各特的小说
A.引领了现实主义新篇章
B.修正了浪漫主义的缺陷
C.有再现社会风貌的特色
D.体现了文学风格的融合
27.
批判现实主义按照“本来如此”的面目再现生活,浪漫主义则按照“应当这样子”表现生活,如果这种观点成立,“你既有能力而且也愿意描绘人类如你所见的”所指的作者及作品应是
A.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B.维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
C.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
D.毕加索《格尔尼卡》
2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流行音乐有摇滚乐、蓝调和爵士,其中摇滚乐成为主流,其原因有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音乐中电子技术的发展
②新时代大众心理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尤其是青少年对突破传统的渴望
③摇滚乐是黑人音乐、白人乡村音乐和西部音乐的有机结合,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④摇滚乐强烈的节奏、以爱情为主题且简单直白的歌词易于被青少年接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29.
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倡导贵族平民化思想,他的作品遵循着忠实于现实生活的原则,在作品中反映出了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因此,他的作品被列宁誉为
A.“社会百科全书”
B.“俄国革命的镜子”
C.“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
D.“一本非常及时的书”
30.
有著名艺术评论家写道:“勃拉克轻视形状,将一切物体、风景、人物和房屋都变成了几何图形和立方体……”据此判断,与勃拉克风格一致的画家是
A.拉斐尔B.莫奈
C.梵·高D.毕加索
31.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这两部“百科全书”的共同之处是
A.属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
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C.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D.反映当代人的精神创伤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