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145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2/14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图片材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请结合史实简要说明近代以来中国主要面临着什么状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面对如此状况,中国有哪些阶层作出了反应?
(3)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各阶层所作出的应对体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各阶层的应对主张分别是什么?(任选三个阶层作答)
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国道家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段独白
材料三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以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2)材料二所反映的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材料三中对“人”的认识有何新的发展?
材料四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
——卢梭
(3)概括材料四中卢梭的主张。这些主张对欧洲政治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3.
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它主要由孔子的经过后代人修改和润色的教诲组成。……孔子为了寻访到一位愿意实践他的政治原则并委他以与其才干相符的职位的统治者,曾带着弟子们周游中国。寻访落空后,他回到家乡,继续开办私学,直到去世。孔子作为一名他所爱好的注重实践的政治家,完全失败了。但是。作为一名附带而为的老师,他取得了永垂史册,只是姗姗来迟的成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试从孔子为代表的先秦早期儒家思想家生活的时代,主要思想主张的角度,谈谈你对“孔子作为一名他所爱好的注重实践的政治家,完全失败了”这一评论的理解。
(2)材料二中***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样的一种情怀?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3)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十年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综合材料二、三,概括五四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2.单选题(共23题)

4.
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杰斐逊的话来予以诠释:“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地公平对待。”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
①人民主权说  ②三权分立说    ③因信称义论  ④天赋人权说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5.
***在一篇文章中说:“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阎,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钾,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该文描述的这一现象表明
A.中国革命目标与民众需求相一致
B.国民党在农村调整扶助农工政策
C.中共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日益成熟
D.中国革命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
6.
有人说:“中国农业的发展,靠的是两平(邓小平、袁隆平)。”这句话说明
A.杰出人物有时能决定历史的发展
B.邓小平、袁隆平重视农业
C.行政领导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动力
D.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
7.
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
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
8.
“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A.“信奉圣经,献身上帝”B.“人是万物的尺度”
C.“存天理,灭人欲”D.“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9.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他所倡导的理性精神不包括
A.认为自由是一种天赋的权力B.强烈反对等级制度和封建特权
C.靠资产阶级建立开明君主制D.认为中国古代制度是民主典范
10.
孔子提出“为政以德”“重义轻利”;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由此可见,两位先哲相似点是:
A.批判精神
B.自由观念
C.公民意识
D.加强个人修养
11.
文艺复兴时期,薄伽丘的《十日谈》,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作品反映的思想是
A.理性B.人文主义C.民主与科学D.法制
12.
请阅读下面精美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
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③千里莺题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难缠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③④②
D.③①②④
13.
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 下列关于汉字的发展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A.甲骨文、金文、隶书、篆书B.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
C.金文、甲骨文、篆书、楷书D.金文、甲骨文、篆书、隶书
14.
下列是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据你推测它属于什么画种?
A.原始岩画
B.汉代帛画
C.中国文人画
D.民间风情画
15.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祖传秘方,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这说明我国古代传统科技:
A.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
B.强调理论概括和抽象科学
C.与农业息息相关
D.重视总结实践经验
16.
1965年,浙江温州市郊白象塔内出土佛经印本残页《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经有关专家考证认定为是毕升之后大约50年(1103)北宋时期的泥活字印本,应是迄今发现存世最早的活字印刷品。下列关于活字印刷表述有误的是( )
A.它是印刷史的一次革命B.相对于雕版印刷更易纠错
C.它是近代打字机的原型D.用大量人力排版不易推广
17.
有人评某书法大家常在醉酒后的书法创作神态:“笔飞墨舞,其线条流走飞动,结体险绝,谋篇奇特,犹如夏云变幻莫测,痛快淋漓。”与之风格相一致的是下列哪一书法作品
A.
B.
C.
D.
18.
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伽利略:“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用的科学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的开端!”伽利略的“科学方法”是
A.经验与总结
B.猜想与假设
C.观察与实验
D.调查与比较
19.
《青年杂志》创刊号中的一篇文章写道:“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这代表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决心(  )
A.弘扬中华传统文化B.改造国民的精神世界
C.传播共产主义学说D.发起布尔什维克革命
20.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A.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B.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1.
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质的飞跃”主要表现是它
A.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B.超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
C.增加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容D.坚决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22.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史料(史实)、史论与史观。“史论”即关于客观历史,如史事、人物、历史现象等的评论。“史观”是人们分析、认识、评论史实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下列属予史论的是(  )
A.1911年10月12日,革命军占领武汉三镇
B.辛亥革命后,清帝退位;清朝覆灭
C.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D.辛亥革命促进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
23.
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并于4月27日成功完成与天宫二号的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这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又有了长足进步。宣告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重大事件是
A.“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
D.“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
24.
恩格斯曾经这样评价一位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小说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包罗万象的社会史”。这位作家是:
A.列夫·托尔斯泰
B.司汤达
C.马克·吐温
D.巴尔扎克
25.
19世纪后半期,一批画家认为“色是在光的照射下产生的,在不同的时间、环境、气候等客观条件下,由于不同光的支配而产生不同色彩”。他们提倡户外写生,引起绘画上的重大革新。下列作品属于这一创作风格的是:
A.《日出·印象》
B.《马拉之死》
C.《格尔尼卡》
D.《雅典学院》
26.
下列有关电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近代电影最早是由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
B.最早的电影是无声电影
C.格里菲斯被誉为“电影界的莎士比亚”
D.默片时代的电影多为悲剧电影

3.选择题(共1题)

27.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由2003年的1 204.2百万吨油当量上升到2012年的2 735.2百万吨油当量;能源消费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如下图中外圆为2012年、内圆表示2003年能源消费结构,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