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123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文艺复兴是一个巨人辈出的时代……归结到根本点,应该说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持续了几乎整整一个世纪的运动涌现出了一大批启蒙思想家,即曾被恩格斯称赞的“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创造了法国历史上一个灿烂夺目的时代,因而人们一般把18世纪称作法国的“启蒙世纪”或“哲学家的世纪”。
——黄淳《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兴起及其特点》
(1)材料一中描述了什么思想?
(2)材料二中“哲学家的世纪”中哲学家们都有谁?他们都有什么主张?(答三人以上,并至少说出每个人的一点主张)
(3)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异同。

2.单选题(共17题)

2.
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3.
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3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了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该设计反映出
A.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B.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
C.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D.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
4.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本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
A.摧毁蒙昧和专制主义
B.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C.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D.创立民主法治社会
5.
哈耶克在他的代表作《通往奴役之路》中陈述,只有被法律所限制的政府,才能够有正当性制定法律来约束公民的行为。与之相似的言论
A.“我不同意你所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B.“我有一所破房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C.“人生来自由而平等,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D.“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6.
“文艺复兴”的愿意是“复活”“再生”,表面上看是复兴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但实质却是
A.知识分子欣赏、阐释古典文化充满人性的美
B.古典文学家使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再生与复活
C.借古典文化之名宣扬资产阶级新思想
D.复兴古典文化使之为意大利人服务
7.
某学者在评价一思想家的主张时指出:“知识成为了生活中的工具。诡辩代替了真理。原本哲学化的生活变成了工具化的生活。科学走上了人类学的道路。”据此可知,该思想家可能是
A.普罗塔戈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彼特拉克
8.
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在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
A.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B.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D.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9.
“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引文中的“这些哲人”和空格部分(□□)分别是指()
A.人文主义者、人性B.启蒙思想家、理性
C.启蒙思想家、科学D.人文主义者、理性
10.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性的首要法则就是要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就是对于自身的关怀。”在此卢梭强调
A.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要求B.以民主对抗专制和独裁
C.挣脱宗教对人身的束缚D.法律是保障人权的前提
11.
文艺复兴强调“人文主义”,而启蒙运动强调“理性主义”和“法制”。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资产阶级崇尚法治
B.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改造整个封建社会
C.西方人文精神从人性发展到了理性
D.自然科学的发展进一步动摇了神学世界观
12.
薄伽丘的《十日谈》主要诉说了天下有情人的种种悲欢离合的遭遇,其思想价值在于
A.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
B.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
C.弘扬人文主义思想
D.倡导宗教改革
13.
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
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
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
14.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演讲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体现了他主张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新三民主义
15.
1936年,***告诉斯诺:“我们努力解放中国肯定不是为了把本国交给莫斯科!”对这句话准确的理解是,***主张:
A.实行城市武装暴动
B.不与苏联签订不平等条约
C.否定苏联的革命经验
D.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6.
***在《井冈山的斗争》中论述道:“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 ***在此强调(    )
A.井冈山斗争艰巨而复杂
B.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意义
C.红色政权的存在是完全可能的
D.工农武装割据只能存在于边界
17.
“现实总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得多么可爱。”与上述诗歌流派相同的处
A.杜甫《春望》B.李白《将进酒》
C.梵高《向日葵》D.毕加索《坐在椅子上的女人》
18.
关于文学创作,华兹华斯就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他创作出《采干果》等诗歌:赫兹里特主张“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华兹华斯和赫兹里特体现评论的是
A.浪漫主义文学
B.现实主义文学
C.现代主义文学
D.后现实主义文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