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要保证社会经济健康平稳有序发展,就必须要协调好农业。工商业内者之间的关系,优化各行业之间的结构,努力促进各行业共同发展,这是我国古代长期实行的经济政策对我们的启示。阅读材料,回各问题。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1)村料一阐述了商鞅怎样的经济政策?该政策对秦国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2)材料二体现了黄宗羲怎样的思想?
材料三 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损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矣。
(3)在对外贸易方面,清政府的哪些政策反映了雍正帝的上述思想?这些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不利影响?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1)村料一阐述了商鞅怎样的经济政策?该政策对秦国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2)材料二体现了黄宗羲怎样的思想?
材料三 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损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矣。
(3)在对外贸易方面,清政府的哪些政策反映了雍正帝的上述思想?这些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不利影响?
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一个极其艰难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对中国近代化企业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一创举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另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还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铺设着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依据所学知识,分析1912-1919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既存在许多挫折,又有不少机遇。有人用下图来表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F1可能是哪些因素?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
材料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依据所学知识,分析1912-1919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既存在许多挫折,又有不少机遇。有人用下图来表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F1可能是哪些因素?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
2.单选题- (共23题)
4.
“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这里的“商业革命”具体表现在
A.政府设有专门的经济管理机构 |
B.“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
C.“夜市”在城市生活中越发繁荣 |
D.“草市”在商业活动中作用显著 |
5.
明朝的一位商人从事纺织业生产和销售,由于生意兴隆,遂雇佣了5位技术工人。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 |
B.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
C.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
D.工商业得到政府支持 |
9.
小农经济作为我国古代最重要的经济形式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主要是因为
A.受到儒家“仁政”学说的影响 |
B.农民是封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
C.封建统治者是农民利益的代表 |
D.小农经济满足了人民群众生活需求 |
15.
工业革命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这里的“社会变革”指的是
A.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在客观上得到了传播 |
B.工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 |
C.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
D.人们的生活水平比以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
17.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近代化内容开始转向“体制创新”。导致这种变化的内在因素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
B.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影响 |
C.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D.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
18.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有人说它是”有心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是指
A.生产技术和新的思想文化 |
B.国家富强和新的经济因素 |
C.资本主义和新的工业企业 |
D.经济体制和新的政治制度 |
21.
20世纪70年代我国些农村实行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的生产关系已出现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
B.暴露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下所产生的严重弊端 |
C.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表现形式 |
D.农村富裕生活使人们普遍产生了非常懒情的心理 |
2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所以能在全国普遍推行,根本原因是
A.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 |
B.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
C.符合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 |
D.推动了我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
23.
“在经济政策上,要允许部分地区、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的波浪式的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的富裕起来……”。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①建立人民公社
②鼓励发展个体企业
③发展乡镇企业
④设立经济特区
①建立人民公社
②鼓励发展个体企业
③发展乡镇企业
④设立经济特区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4.
“21世纪始于1978年”,因为这一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文中的“一步”是指
A.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
B.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
C.提出“一国两制”政策 |
D.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