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州中学2018届高三(承智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114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10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欧洲的商人行会出现于9世纪,市场狭小并具有地方性,……早期的城市经济需要一个相应的管理机构,行会由此产生。12、13世纪时,意大利和英国的行会已相当发达。……从13世纪后期开始,手工业者的人数和力量不断扩大,逐渐实现了生产和销售的分离,手工业行会逐渐取代商人行会成为行会的主体。商人通过市政当局干预行会,包买商逐渐支配了农村家庭手工业,为手工业工场的产生准备了条件。西欧行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支配着城市的经济生活,有权讨论并决定重大问题。有些城市行会组织发展为城市联盟,以团体名义向国王请求给予垄断贸易的特权
——摘编自代轩宇《西欧行会组织的发展与演进》
材料二中国行会有中国的特色,这些组织都是奉政府之命成立。它是在专制统治高度强化,宗法等级极其森严和富商大贾畸形膨胀的基础之上产生的。……商人行会和手工业行会即使非完全同样,几乎也都是在早期出现,它们互相保护和互为保证。商业行会组织占有主导地位,是当时工商不分的表现。……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传统行会日趋没落
——摘编自唐力行《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
材料三商会是中国近代以商人为主体的最为普遍的资产阶级社团,……在市政建设、民政管理、公监事业管理、社会治安乃至工商、文教、卫生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发言权。1905年,中国第一个由商人自己组织的商会——上海商务总会召开各业商董大会,声援“抵制美货运动”。1907年,上海商务总会提出了筹办华商联合会和中国华商银行的动议。在1909年的第二次国会请愿运动中,华商联合会办事处即承担了动员和组织海内外华商参加这一政治运动的重任
——摘编自朱英《近代中国商人与社会》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行会与中国传统行会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商会与传统行会相比发生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顺治)十三年(1656年)(荷兰)费表请朝贡,(礼)部(初)议五年一贡,(皇帝下)诏改八年一贡,以示柔远。十八年,郑成功攻台湾,逐和兰(荷兰,下同)而取其地,诏徙沿海居民,严海禁。康熙二年夏六月,和人(荷兰人)始由广东入贡:刀剑八(柄),皆可屈伸;马四(匹),风膺鹤胫,能迅走。二十二年(1683年),和兰以助剿郑氏功,首请开海禁市,许之。乾隆元年冬十月,减和兰额。初,和兰通商粤省,納税甚轻,后另抽加一税。
——《清史稿》
材料二
他(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印尼总督简·皮特斯佐思·科思)在任职期间(1618-1629)把葡萄牙人从东印度群岛赶走,并使其后任们绝够将葡葡牙人逐出马六甲(1641年)和锡兰(1658年)。科恩也骚扰美国人,阻止他们对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渗透,迫使他们退回到自己在印度的据点。同样重要的是,科恩还培养和发展了亚洲国家之间的贸易,使亚洲间的贸易量远远大于绕好望角到欧洲的贸易量。那时以前,葡萄牙人已参与这一贸易,然而,科恩大大深入一步,他在“福摩萨”(台湾)建立一个基地,从那里控制了前往中国、日本和东印度群岛的商业航线。
——《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对荷兰殖民者的态度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世纪荷兰在亚洲的殖民活动,并辩证地分析这些殖民活动的历史影响。

2.单选题(共13题)

3.
苏格拉底看见阿利斯塔库斯为家里有14位自由人挨饿发愁,却不满格拉蒙家里有许多奴隶为其创造财富。“这难道不是耻辱吗?”苏格拉底问,“他由于一些恶人的关系丰衣足食,而你同那么优秀的人在一起却贫困不堪。”这反映苏格拉底
A.肯定雅典式民主政治
B.认为雅典民主败坏了民风
C.认为劳动者是可耻的
D.反对雅典实行奴隶制度
4.
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之后,罗马人口剧增,出现了“高楼大厦”,而意大利半岛又经常发生大风,因此在阳台上、屋檐下堆置、悬挂物件往往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的毁损。所以大法官规定只要有人在房屋堆置或悬挂物件,即使尚未造成伤害,市民也都有权告发,法官可以判处房屋的居住者向告发者支付一万银币的罚金。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罗马公民法已发展为万民法
B.罗马法重视经济安全
C.社会发展促进罗马法的完善
D.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
5.
有学者认为,英国既是第一个摧毁专制政体的国家,但也是最后建立起民主政体的国家之一。这表明英国
A. 君主立宪政体尚不完善
B. 政治制度具有落后性和保守性
C.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 民主进程具有渐进性和连续性
6.
1763年威尔克斯发表一篇文章,对国王在议会的演说进行抨击,国王下令逮捕威尔克斯,指责他犯了诽谤。然而威尔克斯是议员,享有豁免权,法庭以人身保护法为依据将他释放。国王操纵议会剥夺威尔克斯的议员身份,并指示政府下达逮捕令。这说明英国当时
A.议会由君主把持控制
B.君主权力仍在强化
C.君权神授思想根深蒂固
D.君主立宪尚不完善
7.
下表是晚清有籍可查的驻外公使、领事等外交官籍贯分布情况。此表可用于说明晚清
省籍
广东
广西
四川
山东
江西
河北
福建
湖南
江苏
浙江
贵州
八旗
湖北
台湾
安徽
人数
50
1
1
2
3
1
11
8
28
23
4
16
2
1
16
 
A.满洲贵族势力逐步被削弱
B.地方政治派系林立
C.沿海与内陆开放程度有差异
D.中体西用思想盛行
8.
1939年、冯友兰在《论抗战》中指出:“现在中国与日本打仗,是中国在近代处境最危的时候,但不是中国在近代地位最劣的时候”,“我们的时代是中国中兴的时代”。此言论反映了
A.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B.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C.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9.
下图是漫画《铁器牛耕引发的风波》。该漫画揭示了铁器牛耕的出现
A.加速了国家的分裂
B.影响着中华文明的走向
C.破坏了土地私有制
D.促使各种思想相互融合
10.
下表是《英国社会各阶层(职业)1560-1700年识字率变动趋势分类统计表》(表中数据为具备识字能力的成员占该阶层(职业)全部成员的百分比)。这一变动趋势
年代阶层(职业)
1560年
1700年
贵族、绅士、教士
100%
100%
商人、律师、政府官员
100%
100%
(伦敦)店主、制造业者
40%
90%
(乡村)店主、制造业者
30%
60%
农场主(含自耕农)
50%
75%
农牧业雇工和佃仆
15%
15%
茅舍农(含牧民)
20%
20%
 
A.有利于英国向近代社会转型
B.表明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
C.反映出英国基础教育已普及
D.说明社会上层政治地位稳定
11.
如图是1900年德国礼和洋行使用的商标。画面上面文字是“此靛真好,永不变色。”“礼和洋行始创,染法内有仿单。”据此可知,礼和洋行

A. 推动了中国广告业的发展
B. 营销的手段最为先进
C. 注重印染技术创新与使用
D. 受到了中国民众喜爱
12.
1991年9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坚决惩治“官倒”》指出:“近年来冒出的官倒爷,利用手中的权力和价格双轨制,从中谋取巨额利润,导致物价横飞,市场动荡,也滋生出很严重的腐败问题,必须坚决惩治。”这从本质上说明
A.当时中国官员腐败问题较严重
B.苏联解体给中国经济带来动荡
C.经济出现自开放以来的重大挫折
D.经济体制改革须触及纵深领域
13.
把“孝悌”“忠信”“礼”等都从属于“仁”的原则之下,以“亲亲”为出发点,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这是孔子的重要主张。孟子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些主张均反映出
A.儒家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B.儒家思想与宗法制相结合
C.儒家用仁政掩盖等级秩序
D.儒家实现了信仰和社会规范的统一
14.
“探察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即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的中国史学反映的史观是
A.帝王中心观
B.复古循环观
C.历史进化观
D.天命历史观
15.
下面两幅美术作品的共同风格是
A.细致地刻画人物所生活的社会
B.侧重展示作品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C.体现形式的完美和线条的清晰
D.表现现实生活对人心态的深刻影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9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