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宪法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以前的政体模式。共和政体早在古代希腊和罗马就已确立了,并由政治家在以后的世纪里加以发展。总统制部分地基于英国宪制。 《人权法案》是从《独立宣言》、弗吉尼亚及其它各州的宪法和英国1689 年的《权利法案》演化而来的。但是,将自治、民主且具有主权的各州联合为一个联邦统一体,则是美国对宪治作出的新的、创造性的贡献。
——路易斯·亨金《宪政与权利》
材料二 “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英国法律)呢?这是否在问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而在罗马不会呢?”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
材料三 1871年宪法是一部照顾各种势力利益的妥协性宪法,是在考虑各邦原统治者利益、资产阶级自由派关于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要求以及普鲁士的霸权等三个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该宪法有关行政机构的设置、政治体制的架构等,皆可从以上三大因素中找到根据。
——齐世荣、钱乘旦、张弘毅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宪法的来源。
(2)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二中“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这句话的理解。
(3)依据材料三归纳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特点,并依据所学归纳该宪法颁布带来的影响。
(4)根据以上材料,你对以上各国代议制的形成有何认识?
材料一 美国宪法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以前的政体模式。共和政体早在古代希腊和罗马就已确立了,并由政治家在以后的世纪里加以发展。总统制部分地基于英国宪制。 《人权法案》是从《独立宣言》、弗吉尼亚及其它各州的宪法和英国1689 年的《权利法案》演化而来的。但是,将自治、民主且具有主权的各州联合为一个联邦统一体,则是美国对宪治作出的新的、创造性的贡献。
——路易斯·亨金《宪政与权利》
材料二 “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英国法律)呢?这是否在问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而在罗马不会呢?”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
材料三 1871年宪法是一部照顾各种势力利益的妥协性宪法,是在考虑各邦原统治者利益、资产阶级自由派关于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要求以及普鲁士的霸权等三个主要因素的基础上产生的。该宪法有关行政机构的设置、政治体制的架构等,皆可从以上三大因素中找到根据。
——齐世荣、钱乘旦、张弘毅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宪法的来源。
(2)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二中“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这句话的理解。
(3)依据材料三归纳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特点,并依据所学归纳该宪法颁布带来的影响。
(4)根据以上材料,你对以上各国代议制的形成有何认识?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首领魁奈以御医身份进入凡尔赛宫后,经常引用中国典籍论证自己的思想,促使法国国王路易十五于1756年模仿中国古代皇帝,举行了显示重视农业的仪式“籍田大礼”。重农主义者指出,如果人们认识自然秩序并按其准则来制定人为秩序,这个社会就处于健康状态;反之,如果人为秩序违背了自然秩序,社会就处于疾病状态。他们认为人身自由和私有财产是自然秩序所规定的人类的基本权利,自然秩序的实质是个人的利益和公众利益的统一,而这统一又只能在自由体系之下得到实现。重农主义者从自然秩序引伸出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对社会秩序和经济进行人为干预。重农主义加速了法国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并最终使法国成为一个小生产者掌握的共和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法两国重农思想的差异。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农业与社会发展的认识。
材料一 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首领魁奈以御医身份进入凡尔赛宫后,经常引用中国典籍论证自己的思想,促使法国国王路易十五于1756年模仿中国古代皇帝,举行了显示重视农业的仪式“籍田大礼”。重农主义者指出,如果人们认识自然秩序并按其准则来制定人为秩序,这个社会就处于健康状态;反之,如果人为秩序违背了自然秩序,社会就处于疾病状态。他们认为人身自由和私有财产是自然秩序所规定的人类的基本权利,自然秩序的实质是个人的利益和公众利益的统一,而这统一又只能在自由体系之下得到实现。重农主义者从自然秩序引伸出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对社会秩序和经济进行人为干预。重农主义加速了法国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并最终使法国成为一个小生产者掌握的共和国。
——摘编自谢新刚《重农主义与18~19世纪法国农业市场化》
材料二 雍正二年,世宗上谕:“朕自临御以来,无刻不谨念民意,重农务本,各地督抚,有丝毫妨于农业者,必为除去,扔于每乡中,择一二老农之勤劳作苦者,优其奖赏,以示鼓励。”乾隆皇帝时也下旨,以农桑为致治之本,明令严禁私宰耕牛,一经拿获,从重治罪。——摘编自李勤《清前期“重农抑商”政策及其法律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重农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法两国重农思想的差异。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农业与社会发展的认识。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克拉克《世界科学史》等
解读材料,结合世界史的等其他相关史实,提炼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时间 | 科技成就 |
1150年 | 欧洲第一座纸坊在瓦伦西亚建立 |
1220年 | 帕多瓦大学、那不勒斯大学、图卢茨大学、剑桥大学、罗马大学先后成立 |
1242年 | 英国科学家罗杰·培根给出了详尽的火药制造工艺的指导 |
1296年 | 西班牙牧师雷蒙·拉撰写了《知识的构架》,内容涉及农业、建造、铸造、航海 |
1307年 | 伦敦执政官禁止用煤作为燃料来生产石灰,以减少有毒烟气的排放 |
1345年 | 荷兰工程师使用风车驱动水泵抽水,用哦关于造陆工程 |
1380年 | 在热那亚与威尼斯之间的战争中,欧洲历史上首次发射了军用火箭 |
1405年 | 三角帆在西班牙的船只上使用,很快遍及地中海地区 |
1420年 | 德国出版了为炮手而写的手册《烟花》 |
1425年 | 德国传教士尼古拉斯提出地球绕着地轴自转,同时绕着太阳公转 |
1442年 | 德国发明家古登堡开办了一家使用活字印刷的出版机构 |
1470年 | 法国第一家出版机构在索邦神学院成立 |
——据克拉克《世界科学史》等
解读材料,结合世界史的等其他相关史实,提炼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林肯政府最初对战争的艰巨性估计不足,1861年7月匆忙组织起来的联邦军在进攻中遭到惨败。战争之初,林肯政府回避南方各州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拒绝黑人参加联邦军作战,这赢得了北方部分民主党人的支持,并使得西南边境上的4个蓄奴州继续留在联邦之内。共和党内的激进派要求林肯政府扩大战争目标,马上宣布废除奴隶制并采取革命措施。林肯审时度势,1862年5月颁布了《宅地法》。 1862年9月林肯发表了《解放宣言》,宣布自1863年1月1日起,叛乱地区的奴隶从此永远获得自由;凡条件适合者可以在陆海军服役。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我在这场斗争中的最高目标就是要拯救联邦而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如果为了拯救联邦而不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那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而需要解放所有的奴隶,我愿意那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隶而让另一部分奴隶听天由命,我也愿意那样做。
——摘自1862年林肯写给《纽约论坛报》编辑的回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林肯政府颁布《解放宣言》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林肯在奴隶制问题上采取的政策的演变并加以评析。
材料一 林肯政府最初对战争的艰巨性估计不足,1861年7月匆忙组织起来的联邦军在进攻中遭到惨败。战争之初,林肯政府回避南方各州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拒绝黑人参加联邦军作战,这赢得了北方部分民主党人的支持,并使得西南边境上的4个蓄奴州继续留在联邦之内。共和党内的激进派要求林肯政府扩大战争目标,马上宣布废除奴隶制并采取革命措施。林肯审时度势,1862年5月颁布了《宅地法》。 1862年9月林肯发表了《解放宣言》,宣布自1863年1月1日起,叛乱地区的奴隶从此永远获得自由;凡条件适合者可以在陆海军服役。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我在这场斗争中的最高目标就是要拯救联邦而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如果为了拯救联邦而不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那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而需要解放所有的奴隶,我愿意那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隶而让另一部分奴隶听天由命,我也愿意那样做。
——摘自1862年林肯写给《纽约论坛报》编辑的回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林肯政府颁布《解放宣言》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林肯在奴隶制问题上采取的政策的演变并加以评析。
2.单选题- (共16题)
6.
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改变了法国社会政治力量的对比 |
B.共和制和君主制之间的斗争逐渐平息 |
C.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法国人的思想 |
D.巴黎公社失败后工人运动趋向低落 |
7.
德国宰相俾斯麦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不仅是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得益于美国。”《德意志帝国宪法》“得益于美国”主要体现在
A.皇权受到制约 |
B.实行联邦制度 |
C.设立责任内阁 |
D.议会拥有立法权 |
8.
美国保守派代表伦道夫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宣称:主要危险来自“我们的(州)宪法的民主成分。人民所行使的政府的权力会把其他部门吞没。没有一部(州)宪法规定了足以抑制民主的办法”。(注:美国各州均有自己的宪法)与该材料信息不一致的是
A.“人民所行使的政府”是指美国中央政府 |
B.反映出美国保守派对“民主”的恐惧 |
C.解决“主要危险”的方法是加强美国中央政府权力 |
D.“抑制民主”需要分权制衡 |
9.
意识形态的东西都是一定社会现实的反映,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的社会条件是( )
A.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 B.欧洲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
C.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 | D.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和实践活动 |
11.
(加试题)对于“世界革命”的看法,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扬弃、全人类进入后国家的‘自由人联合体’的时代”。尽管俄国十月革命未达到上述理论设定的标准,但有些学者仍赋予其“世界革命”的称号,其主要依据是,俄国十月革命
A.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
B.影响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
C.大大推动了全球工业化进程 |
D.实现了俄国社会的伟大变革 |
12.
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松江“俗务纺织,不止乡落,虽城中亦然,里媼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材料反映了
A.私营手工业居主导地位 |
B.小农经济走向衰落 |
C.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 |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13.
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发现东罗马帝国金币及仿制品计40多枚。这些金币跨越两个世纪(408~610年),其中新疆出土5枚、宁夏4枚、青海2枚、内蒙古2枚、甘肃1枚、陕西8枚。这说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占有一定优势 |
B.政治动乱并未完全阻隔陆路贸易 |
C.黄金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货币 |
D.西北地区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 |
14.
1502~1505年,阿拉伯商船在印度洋的香料运载量从平均每年的350万磅,骤减为不足100万磅。威尼斯商人于1504年再次驾驶商船前往贝鲁特和亚历山大购货时,突然发现市场上竟然没有香料出售。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A.葡萄牙人基本垄断了印度的香料贸易 | B.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传统商路没落 |
C.奥斯曼土耳其阻断了印度的香料贸易 | D.印度遭受殖民侵略,香料生产被控制 |
15.
早期殖民垄断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于1874年解散,与此同时,托拉斯、卡特尔、康采恩等形式的垄断组织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形成。下列关于两种类型“垄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 |
B.实质都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
C.都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
D.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
16.
“1760年,猎奴者捕获了西非人彼得斯,将其带到海岸,贩卖给了法国奴隶贩子。坐着贩奴船,渡过大西洋来到了法国殖民地路易斯安那,在此地的蔗糖种植园工作。”上述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A.增加了西欧国家的劳动力 |
B.使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 |
C.推动了美洲工业化的进程 |
D.给非洲带来了社会进步 |
17.
下面是1500年~1640年英国小麦价格变化示意图,对该变化趋势的成因评述正确的是


A.殖民地为小麦出口提供广阔市场 |
B.货币贬值引起商品价格持续上升 |
C.工业城市发展使粮食需求量大增 |
D.圈地运动引发产量减少价格上涨 |
19.
英国哲学家培根倡导一丝不苟地记录经验性的实验,促进科学的发展;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用数学法则作为表述人类理性的最高法则,从事科学研究。17世纪一位科学家承袭了他们的传统,他创立的理论体系
A.揭示了基本的宇宙法则 |
B.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 |
C.确立了太阳中心说理论 |
D.阐明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