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6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民国成立之初,设立参议院、平政院之类的最高立法机构,由各省选派代表组成,类似西方的国会;其次,设立高等法院、检察厅之类的司法机构,意在独立行使司法权;此外,还有由总统等国家官员组成的最高行政机构。时至国民党统治时期,主要由立法院、司法院、行政院、考试院和监察院五大机构组成。按其组织原则,考试院源自古代科举制度,执掌全国官吏诠选和职业资格考试;监察院则直接继承了古代御史台、都察院之类的中央主控监察制度;监察院分区派员监察地方的基本制度,也一如古代大体不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监察制度存在着的“多重困境”及其实质。
材料一 中华民国成立之初,设立参议院、平政院之类的最高立法机构,由各省选派代表组成,类似西方的国会;其次,设立高等法院、检察厅之类的司法机构,意在独立行使司法权;此外,还有由总统等国家官员组成的最高行政机构。时至国民党统治时期,主要由立法院、司法院、行政院、考试院和监察院五大机构组成。按其组织原则,考试院源自古代科举制度,执掌全国官吏诠选和职业资格考试;监察院则直接继承了古代御史台、都察院之类的中央主控监察制度;监察院分区派员监察地方的基本制度,也一如古代大体不变。
——摘编自孙伯南《中回监察制度的研究》
材料二 西方的党派政治与分散化的监察权责配置,以对抗式的责任审查为路径,导致了监察权的弱化(并未实现全覆盖)以及监察责任与司法责任发展的不平衡,事实上反映了“三权分立”下的政治限制与司法监督的局限性。英美法系形成了更为完备的“分权式”监察治理格局,也呈现出分散化、差异性特征(包括监察收制与检察体制在内)。在与多党政治的交织下,监察治理的推进在“三权分立”博弈中面临多重困境。——摘编自任颖《监察制度在不同法系中的历史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华民国政治体制的主要来源并分析其主要发展。(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监察制度存在着的“多重困境”及其实质。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前代地契撰写内容的基础上,明代洪熙元年(1425年)安徽祁门县“谢则成卖地契”宁写道:“情愿立契出卖与休宁县卅三都方道远、志远名下。”明代隆庆五年(1571年)”程吴卖田契”写明:“所卖其田,系是自意情愿”。“万历十六年(1588年)浮梁章会卖田契”写的是“情愿”二字,“与祁门胡、李三股相共,本身三股该得一般”,而且还特别强调“未卖之先,即无重复交易”。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胡伯钧卖地契”用“祖上遗土,占八股之一”“自愿”等字来表达。清代顺治十一年(1654年)《大兴县王家栋卖房官契》中有这样的约定:“自卖之后,倘有亲族人等并满汉争竞者,有卖主一面承管,两家情愿,各无反悔。如有先悔之人,廿罚白米五石入官公用。”道光戊于八(1828年)年安徽“邓祖仁卖地契”中,注明“系二房受分物业,与别房伯叔兄弟人等各无干涉,亦无重叠典挂等弊。如有来历不明,卖人出头抵当,不涉买主之事”;买卖双方还约定:“此乃平正交易,并元拈折抑勒情由,二家甘心意允,各无反悔。”
——摘编自《明史》《清史》等
材料提供了明清时期丰富的社会信息,根据材料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材料在前代地契撰写内容的基础上,明代洪熙元年(1425年)安徽祁门县“谢则成卖地契”宁写道:“情愿立契出卖与休宁县卅三都方道远、志远名下。”明代隆庆五年(1571年)”程吴卖田契”写明:“所卖其田,系是自意情愿”。“万历十六年(1588年)浮梁章会卖田契”写的是“情愿”二字,“与祁门胡、李三股相共,本身三股该得一般”,而且还特别强调“未卖之先,即无重复交易”。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胡伯钧卖地契”用“祖上遗土,占八股之一”“自愿”等字来表达。清代顺治十一年(1654年)《大兴县王家栋卖房官契》中有这样的约定:“自卖之后,倘有亲族人等并满汉争竞者,有卖主一面承管,两家情愿,各无反悔。如有先悔之人,廿罚白米五石入官公用。”道光戊于八(1828年)年安徽“邓祖仁卖地契”中,注明“系二房受分物业,与别房伯叔兄弟人等各无干涉,亦无重叠典挂等弊。如有来历不明,卖人出头抵当,不涉买主之事”;买卖双方还约定:“此乃平正交易,并元拈折抑勒情由,二家甘心意允,各无反悔。”
——摘编自《明史》《清史》等
材料提供了明清时期丰富的社会信息,根据材料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国、苏联、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的科技投入经费的占世界的80%,其中,美国科技经费一直是日、德、英、法、加拿大五国科技经费投入的总和。1982-1998年,美国科技经费投入强度稳定在2.5%以上,日本在2.3%左右,德日在2.9%,法国在2.38%左右,英国长期排徊在2.2%左右,韩国在1.5%左右,巴西在0.5%左右,印度在1.13%左右。
——摘编自谈庆胜《当代科技》,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材料二中国国家财政科技投入情况统计表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0)》编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中国1986-1999年财政科技投入信息,试分析其影响。
材料一美国、苏联、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的科技投入经费的占世界的80%,其中,美国科技经费一直是日、德、英、法、加拿大五国科技经费投入的总和。1982-1998年,美国科技经费投入强度稳定在2.5%以上,日本在2.3%左右,德日在2.9%,法国在2.38%左右,英国长期排徊在2.2%左右,韩国在1.5%左右,巴西在0.5%左右,印度在1.13%左右。
——摘编自谈庆胜《当代科技》,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材料二中国国家财政科技投入情况统计表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0)》编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中国1986-1999年财政科技投入信息,试分析其影响。
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京师同文馆1862——1878年课程开设示意图

——根据杜为德等著《洋务运动与中闫近代科技》(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编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京师同文馆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京师同文馆课程改革的积极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京师同文馆1862——1878年课程开设示意图

——根据杜为德等著《洋务运动与中闫近代科技》(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编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京师同文馆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京师同文馆课程改革的积极作用。
5.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北约成立以来的大事列表

——摘绘自(美)吉尔平《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约成立的主要目的及其性质。
(2)根塔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45——1999年北约组织发展过程中导现出的主要特点。
材料北约成立以来的大事列表

——摘绘自(美)吉尔平《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约成立的主要目的及其性质。
(2)根塔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45——1999年北约组织发展过程中导现出的主要特点。
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张衡祖父在东汉是南阳郡的著名大族,社会地位和声望都很高。为官清廉的张堪去世之后,张衡是在一个破落官僚家庭中成长起来的,能够了解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疾苦。青少年时代,张衡勤奋好学,在外出游学的过程中,结识了贾逵、崔瑷等大学问家,增长了见识。在洛阳艰苦的学习生活中,先后创作了《定情赋》《扇赋》《七辩》等作品。在鲍德的举荐下做了尚书台郎中。做官之后,他依然把读书学习放在第一位,并制造出不少科学仪器,坚持观测各种自然现象。阳嘉二年,他升任侍中,成为皇帝高级顾问。永和初年,张衡任河间相,在任期间整顿法制,惩处奸党,政治清明。永和二年,因朝中小人当道而毅然辞职,上书皇帝“乞赅骨”,并写《归田赋》以示决心。他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32篇。其中,数学专著《算罔论》,天文著作《灵宪》《灵宪图》,文学作品《二京赋》《归田赋》等。他创制的地动仪、浑天仪、指南车等,是当时首屈一指的机械制造专家,被称为“木圣”。“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摘编自《后汉书·张衡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张衡成为皇帝高级顾向的主要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对张衡作全面而简要的评价。
材料张衡祖父在东汉是南阳郡的著名大族,社会地位和声望都很高。为官清廉的张堪去世之后,张衡是在一个破落官僚家庭中成长起来的,能够了解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疾苦。青少年时代,张衡勤奋好学,在外出游学的过程中,结识了贾逵、崔瑷等大学问家,增长了见识。在洛阳艰苦的学习生活中,先后创作了《定情赋》《扇赋》《七辩》等作品。在鲍德的举荐下做了尚书台郎中。做官之后,他依然把读书学习放在第一位,并制造出不少科学仪器,坚持观测各种自然现象。阳嘉二年,他升任侍中,成为皇帝高级顾问。永和初年,张衡任河间相,在任期间整顿法制,惩处奸党,政治清明。永和二年,因朝中小人当道而毅然辞职,上书皇帝“乞赅骨”,并写《归田赋》以示决心。他共著有科学、哲学和文学著作32篇。其中,数学专著《算罔论》,天文著作《灵宪》《灵宪图》,文学作品《二京赋》《归田赋》等。他创制的地动仪、浑天仪、指南车等,是当时首屈一指的机械制造专家,被称为“木圣”。“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摘编自《后汉书·张衡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张衡成为皇帝高级顾向的主要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对张衡作全面而简要的评价。
2.单选题- (共20题)
7.
万民法也被称为“各民族共有的法律”。在万民法兴起确立的同时,古代罗与的世俗法学家“也以祭司贵族挑战者的姿态出现于历史舞台。”这主要表明万民法
A.是维护统治者利益的法律 |
B.体现了法律至上的政治原则 |
C.维护祭司贵族的特殊地位 |
D.是不同集团利益博弈的产物 |
8.
有学者指出:斯图亚特之前的英国本就有立宪君主之事实,历代英国君主为传统政治文化、宪政精神自觉制约。因此,所谓“光荣革命”实际上不过一场复古改制,君主立宪应该称为“君主复宪”。这一观点旨在
A.弱化“光荣革命”在政治变革中的应有作用 |
B.指出英国近代议会权力至上的本来面目 |
C.肯定英国近代代议制度形成的历史意义 |
D.肯定斯图亚特王朝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
9.
阅读下表,由表中信息可知
谕折名称 | 时间 |
钦差大巨裕谦迅加进剿事上谕 | 道光二十一年二月初六日 |
闽浙总督颜伯森奏报厦门防剿情形折 | 道光三十一年三月十九日 |
钦差大巨裕谦统筹办理江浙两省防剿游奕事宣上谕 | 道光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六日 |
靖逆将军奕山等星驰赴身粤将剿办情形随时知会浙省事上谕 | 道光二十一年二月二十九日 |
两江总督伊里布等奏为赶办防守攻剿事宜片 | 道光二十一年三月十七日 |
A.中英鸦片战争正在进行 |
B.太平天国影响清军部署 |
C.谕折制约军政事务效率 |
D.地方反洋教斗争迅猛发展 |
10.
1941年3月15日,日本圆部和一郎指挥2个师团、1个独立混成旅团,由江西安义、南昌等地分3路向江西上高地区进攻,发动上高会战,结果失利;这次会战是国民党军队唯一一次在人数不及日军的情况下取得的胜利。国民党军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益巩固
B. 国民党军队将士的英勇抗击
C.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有力配合
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益巩固
B. 国民党军队将士的英勇抗击
C.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有力配合
11.
李大钊指出:俄罗斯之革命20世纪初期之革命,是立于社公主义上之革命,是社会的革命而并著世界的革命之采色者也。”这主要表明十月革命
A.推动了世界革命的进程 |
B.担负起多重的历史使命 |
C.产生了多种社会影响力 |
D.作用与以往革命完全不同 |
12.
1966年7月,约翰逊总统在一个题为《亚洲和平的要素》的讲话中,呼吁在亚洲的敌对国家相互和解,重申他对进行中美双边接触的兴趣。1966年9月,美国官员在华沙的双边会谈上不再提中国共产党在亚洲的“阴谋”。以上现象主要表明
A.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宣告失败 |
B.美苏争霸之中美国力不从心 |
C.美国对华政策已经有所松动 |
D.“文革”动荡制约美国对华政策 |
13.
(题文)2005年10月2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与会领导人同意加强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通信、资金以及文化、科技、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同时继续加大对“三股势力"的打击力度。这主要反映出上海合作组织
A.致力于成员国之间互尊互信 |
B.致力于加强成员国间互利协作 |
C.倡导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关系 |
D.努力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 |
14.
二战后,西欧方面就马歇尔计划提出的援助总额是220亿美元。在杜鲁门总统将其削减到170亿美元之后,该草案被提交给国会批准。这份草案在国会内部遭遇了激烈的反对,不仅共和党议员反对,左派议员也表示坚决抵制。左派议员抵制的主要原因是该计划
A.滥用美国的对外援助资金 |
B.恶化美国对外贸易的环境 |
C.加重美国纳税人税务负担 |
D.加速世界两极格局的对峙 |
15.
近年来,有人通过对黄金价格折算,计算出北宋的人均GDP达2280美元。史学界也有学者研究指出,宋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当时世界的50%以上,最高时达到80%。这可以说明
A.历史事实必须借助现代技术得出 |
B.史学界存在着厚古薄今的不良倾向 |
C.以上史论尚须多重史证加以甄别 |
D.宋代商业剧变可作为直接史料证据 |
16.
阅读下表:
由上表可以得到关于汉代的准确信息是
史料内容 | 史料出处 |
(西汉)无盐氏出捐千金贷,其息什之 | 《史记·货殖列传》 |
(西汉)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信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 《汉书·食货志》 |
(东汉)今富方大贾多放钱贷,中家子弟,为之保役,趋走与臣仆等勤,收税与封君比入 | 《后汉书·桓谭传》 |
(西汉)时公主列侯虽有国邑,而无余财……以贷……皆俯首而取给于富商大费,后方以邑入偿之 | 《史记·平准书》 |
由上表可以得到关于汉代的准确信息是
A.债务市场有一定发展 |
B.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 |
C.政府多与商业活动 |
D.农商政策有较大调整 |
17.
17世纪,荷兰人利用诞生不久的印刷术,到处搜集海图,把制作海图产业化。他们大量印刷发行海图,并提供给航海者使用,开创了一种新风气。荷兰人的“新风气”
A.促使荷兰近代海上贸易强国地位的确立 |
B.加速了新航路的开辟、形成和逐步拓展 |
C.导致西欧殖民国家激烈的海上争霸战争 |
D.打破了早期殖民国家对航海技术的垄断 |
18.
据统计,国民政府1934年7月通饬各省废除苛捐杂税,至1937年的3年间,全国25省市共废除苛捐杂税7100多种,废除款额达6700多万元。这一举措
A.建立起国内市场统一 |
B.减轻了政府财政的压力 |
C.有利于经济有序发展 |
D.推动统制经济体制形成 |
19.
1882年,郑观应接受李鸿章之聘,出任当时几至不能维持的轮船招商局帮办。他与英国太古、怡和洋行签订齐价合同。郑观应与两个洋行签订“齐价合同”的主要目的是
A.以妥协方式求得企业发展 |
B.弱化外国洋行的价格优势 |
C.为民族工业创造发展空间 |
D.促进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
20.
1986年3月10--16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会议要求贯彻巩固、消化、补充、改善的方针,搞活和开拓市场,加强和完普市场管理,加强和改善宏观控制,把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会议有利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 |
B.巩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果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
D.推动对外全面开放格局形成 |
21.
中世纪时代,西欧人对现实生活的态度是悲观绝望的,也是消极处世的;但14世纪以后,西欧人对生活充满了创新进取、冒险求胜、追求幸福的精神。出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变 |
B.人性解放意识的觉醒 |
C.禁欲主义思潮的转变 |
D.罗马教廷权威的打破 |
22.
鲁迅先生指出:“明人拟作末流(末流:已经衰落并失去既有的精神实质的艺术文艺等流派),乃诰诫连篇,喧而夺主,且多艳称荣遇,回护士人,故形式仅存而精神与宋迥异矣。”由此推知
A.明代社会和政治进入衰退期 |
B.宋明理学束缚阻碍了社会发展 |
C.明代心学成为社会主流精神 |
D.明代文学某种程度反映社会现实 |
23.
唐朝出现了“初唐四杰”、“田园山水派”的代表王维(699--759年),“边赛派”诗人岑参(715-770年)以及素有“诗仙”之称的唐代大诗人李白(707--762年)等等;此外,还有今人熟知的“画圣”吴道子,李思训,大音乐家李龟年,以及鉴真东渡日本和玄奘西游,等等。以上现象主要反映出
A.重视民族文化传承 |
B.政治统一社会安定 |
C.国家实力超迈往古 |
D.社会经济持续繁荣 |
24.
1918年,中国一些进步刊物改用白话文;不久,全国用文言文的报纸大多开始出现用白话文的副刊,随后短评、通讯、社论也都采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文学革命”思潮的出现 |
B.《青年杂志》创刊的影响 |
C.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
D.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 |
25.
1956年《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正式颁布,其内容是按照可能和需要,把世界科学的最先进的成就尽可能迅速地介绍到我国的科学部门、国防部门、生产部门和教育部门中来,把我国科学界最短缺而又是国家建设所最急需的门类尽可能迅速地补足起来,使12年后,我国这些门类的科学和技术水平可以接近苏联和其他世界大国。”这一规划
A.是“大跃进”运动在科教领域的产物 |
B.表明国家重点发展同防科技的主要宗旨 |
C.与国家科技教育实际存在若一定差距 |
D.反映了科技教育落后局面下追赶的愿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6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