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时期中外历史事件
材料 明清时期中外历史事件
1644年,多尔衮召见传教士汤若望,委任他主编新历。 1687年,法国路易十四和法国皇家科学院派遣了白晋等五名精通天算地舆的传教士来华。 1697年,康熙特派白晋为“钦差”,赴法争取招聘更多的科学家和携带更多的科学书籍来华。 1715年,康熙授意传教士德里格、马国贤致书教皇,要他选择精通“天文、律吕、算法、画工、内科、外科几人来中国以效力”。 1720年,九名技艺人才随教皇使节到中国,受到康熙的任用和优厚待遇。 | 1590年,耶稣会士罗明坚返回欧洲后向罗马的外交官和耶稣会士学者提供了其巨著《图书论》中有关中国的资料。 . 1687年,巴黎出版了一部关于中国文化的重要著作《中国的哲学家孔夫子》。 1735年,耶稣会士杜赫德在巴黎刊印了由耶稣会士在中国的考察资料汇总成的巨著《中华帝国志》,被誉为“中国百科全书”。 1767年,魁奈因发表鼓吹中国政治制度的著作,被誉为“欧洲的孔子”。 1770年后,霍尔巴赫发表《社会体系》,主张以德治国,他公然宣布“欧洲政府必须以中国为模范”。 |
——据冯天瑜《中华文化史)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材料分析题- (共1题)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民改运动中,上海私营工厂存在已久的“拿摩温制度”被正式废止,而“拿摩温(专事监督工人)”本人在检讨之后大部分成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的普通工人,少数技术出众、舆论甚佳的也还是有机会被选举为生产小组长的。应该说,民改工作组取得的以上工作进展与厂内“积极分子”的活动是分不开的。这里的“积极分子”,并不限于我们今天所谓的入党积极分子,只是在理论上,都可谓之拥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涌现出的“积极分子”,通常就是一些自愿或经劝说后能够较好地完成上级指派任务的活跃分子,如前面提到的“典型苦主”等,他们中有的早在“镇反”、“五反”运动中便已崭露头角,此时又成为民改工作组搜集厂中各种人事材料的得力助手。
——《1952年上海私营工厂的民主改革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私营工厂民主改革的政治、经济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私营工厂民主改革的意义。
材料 在民改运动中,上海私营工厂存在已久的“拿摩温制度”被正式废止,而“拿摩温(专事监督工人)”本人在检讨之后大部分成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的普通工人,少数技术出众、舆论甚佳的也还是有机会被选举为生产小组长的。应该说,民改工作组取得的以上工作进展与厂内“积极分子”的活动是分不开的。这里的“积极分子”,并不限于我们今天所谓的入党积极分子,只是在理论上,都可谓之拥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涌现出的“积极分子”,通常就是一些自愿或经劝说后能够较好地完成上级指派任务的活跃分子,如前面提到的“典型苦主”等,他们中有的早在“镇反”、“五反”运动中便已崭露头角,此时又成为民改工作组搜集厂中各种人事材料的得力助手。
——《1952年上海私营工厂的民主改革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私营工厂民主改革的政治、经济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私营工厂民主改革的意义。
3.单选题- (共19题)
3.
某学者指出,雅典人认为城邦是按照血缘关系组成的公民群体,在血统上排斥外来因子。奴隶大多数是“进口”而来,自然被排斥在外,外邦人更不必言。但是外邦人在经济文化领域具有—定的自主权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这就弥补了其政治权利上的缺失。材料表明
A.参与城邦政治文化生活是雅典人的权利和义务 |
B.雅典城邦具有开放和排外的双重性质 |
C.外邦人一定程度上也属于公民阶层 |
D.雅典民主政治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
4.
罗马法的“法学的论证”方式,在政治领域表现为“依据人们的权利和统治者有依据的权力来推理”。在帝国时代,元首或皇帝总揽帝国大权,法学家们认为“皇帝所决定的都有法律效力,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这一思想
A. 否定了雅典人的人民主权原则
B. 蕴含了启蒙思想中的契约精神
C. 强调了法律应重视证据的思想
D. 确立了法律是君主意志的体现
A. 否定了雅典人的人民主权原则
B. 蕴含了启蒙思想中的契约精神
C. 强调了法律应重视证据的思想
D. 确立了法律是君主意志的体现
5.
1887年美国颁布《州际贸易法》,明确禁止铁路联营、运费折扣、任何性质的差别对待以及短程运费高于长程,规定收费应一律公平合理。该法
A.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
B.肯定联邦政府对私人企业的干预 |
C.具有跨行业的适用性 |
D.促进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
6.
鸦片战争之后,马克思曾断言不平等条约不能扩大英国和欧美对华的输出。1847年,欧洲爆发经济危机。英国议会选出的专事中英贸易调查组得出的结论是:用银子来支付鸦片足以使华人的一般贸易遭受巨大损失,而丝和茶则能抵偿其余商品的价值。材料可用来研究
A.清朝的天朝上国思想 |
B.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C.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 |
D.正常的中英贸易中国入超 |
7.
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后的两年内,先是俄国拒绝与理藩院继续往来,将理藩院致俄国的照会原封退还,接着美、英、法三国公使中止与管理通商事务的地方总督兼钦差大臣的关系,都将其照会直接送到军机处。这一做法
A.表明英国对清政府存在着明显的歧视 |
B.使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力 |
C.反映出《天津条约》是一个屈辱的条约 |
D.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近代化 |
8.
近代中国,约开口岸是通过不平等条约开辟的通商口岸,是帝国主义指定的。而自开商埠基本上是由中方的意志决定,其位置和面积的大小决定权亦在中国方面,外国人无权干涉。由材料可知
A.中国方面掌握着近代商埠的主权 |
B.自开商埠适应帝国主义侵略并为其服务 |
C.自开商埠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利益 |
D.自开商埠有利于改变中国双半社会的性质 |
9.
1937年10月19日凌晨,担任主攻的第3营顺利渡过滹沱河,潜入机场,发起攻击,毁伤日军飞机24架,歼灭日军100余人。这一胜利,使日军在忻口战场上一时失去了空中力量。八路军各部队的积极作战,切断了敌后方运输线,削弱了日军的进攻力量,大大减轻了国民党军正面防御的压力,起到了暂时稳定晋北战局的作用。材料反映了
A.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是抗战主力 |
B.太原会战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
C.太原会战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 |
D.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
10.
英国某记者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说:“一般美国人都认为,中国战争主要是民主与共产主义之间的战争……似乎没有人意识到,那么多中国人支持共产党,是因为共产党支持抗日战争期间人民自己建立的政权。”该记者的看法
A. 揭示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意义
B. 反映抗日政权具有人民民主性质
C. 带有美国人的意识形态色彩
D. 揭示了当时中国政局变动的本质
A. 揭示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意义
B. 反映抗日政权具有人民民主性质
C. 带有美国人的意识形态色彩
D. 揭示了当时中国政局变动的本质
11.
马克思指出:“巴黎公社自然是要为法国一切大工业中心作榜样的。在公社没有来得及进一步加以发挥的全国组织纲要上说得十分清楚,公社将成为甚至最小村落的政治形式”。在这里马克思
A.肯定了巴黎公社的直接民主原则 |
B.分析了巴黎公社建立的必然性 |
C.指出了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
D.明确了现代共和制的基本原则 |
12.
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公众在外交事务上越来越积极,成为美国外交不可回避的“公众向度”。国务院一位官员不无夸张的说:“我们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读报纸,这份报纸就是《纽约时报》,在国务院如果没有《纽约时报》是寸步难行的。”材料表明
A.大众传媒推动外交民主化 |
B.政府职能受公众制约 |
C.报业巨头干预政府的决策 |
D.外交呈现多元化格局 |
13.
学者时殷弘认为美苏冷战在很大程度上孕育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苏关系之中。学者王玮认为冷战源于美国一直坚持的门户开放原则与苏联从沙皇时代继承来的势力范围原则之间的根本性对立和冲突。对材料中有关冷战原因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A.冷战源于意识形态对立与地缘政治环境中的利益之争 |
B.美国推行的门户开放政策推动了冷战时代的到来 |
C.苏联沙文主义与美国的扩张是冷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
D.美苏冷战孕育于二战前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时期 |
14.
北宋仁宗时一改前代食盐政府专卖的做法,创立了“盐钞法”,“令商人就边郡入钱四贯八百售一钞,至解池请盐二百斤,任其私卖,得钱以实塞下,省数十郡搬运之劳”。此做法
A.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
B.推动了民间私盐的发展 |
C.适应了商业经济的发展 |
D.保证了盐业市场的稳定 |
15.
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数量变化统计表(单位:个),由此可推知,明嘉靖到清道光年间下表
省区 | 嘉靖至万历 | 顺治至雍正 | 乾隆至道光 |
直隶 | 132 | 527 | 537 |
陕西(关中) | 143 | 238 | 264 |
江西 | 459 | 545 | 976 |
福建(不含台湾) | 131 | 205 | 511 |
广东 | / | 1270 | 1959 |
A.广东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B.经济重心已逐渐南移 |
C.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拉大 |
D.农民与市场联系加强 |
16.
1815年的英国议会通过第一个谷物法规定,在英国粮价每夸特(夸特是英国的重量单位,约合12.7千克)低于80先令时,绝对禁止粮食进口。只有在达到这种价格或超出这一价格的情况下,才许可从国外自由输入粮食。1846年,该法被废除。谷物法被废除的体制原因是
A.1832年议会改革 |
B.工业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壮大 |
C.自由贸易理念传播 |
D.君主立宪制逐步完善 |
17.
新航路开辟后,“商业公司应声成立,有头脑的航海家也都喜欢和商业工会的职员打成一片,这些消息往往是价值千金!”,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价格革命的发生 |
B.对外殖民掠夺的需要 |
C.商业革命的推动 |
D.贩卖黑奴贸易的促进 |
18.
1961年11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在优先发展集体经济的前提下发展社员家庭副业》。社论指出,社员的家庭副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要规定一些有效措施,在优先发展集体经济的前提下发展社员家庭副业。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试图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的不足 |
B.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供经验 |
C.系统的纠“左” |
D.运用新机制调节农民经济生活 |
19.
1919年7月20日,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文章说:“请你们多多研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要高谈这种主义那种主义。”“从人力车夫的生计问题到大总统的权限问题;从女子解放问题到男子解放问题……哪一个不是火烧眉毛紧急问题?”“‘主义’的大危险,就是能使人心满意足,自以为寻着包医百病的‘根本解决’,从此用不着费心力去研究这个那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法子了。”材料
A.说明了反封建战线的分裂 |
B.指明了中国社会的方向 |
C.反映了作者阶级属性的变化 |
D.批评了三民主义的不足 |
20.
在2006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几位意大利影评专家这样评述冯小刚的《夜宴》:“无论从情节还是从结构而言,《夜宴》都过于西方化……如果抽掉背景的时代设置,根本就看不出这是一部中国电影。”由此推断,这些影评专家认为
A.艺术应该做到内涵与形式统一 |
B.世界文化出现多元化的发展 |
C.中国影视情节符合西方人口味 |
D.艺术价值源于对现实的演绎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