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富平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历史期末模拟训练试题2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099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6/28

1.简答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达尔文在他于1859年出版的主要著作《物种起源》中更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思想。……在浅色的桦树林里,浅色种类的蛾通常是深色种类的蛾的6倍;相反,在深色的松树林里,深色种类的蛾通常为浅色种类蛾的16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达尔文的进化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做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推翻了神创论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使生物学发生了一个革命性变革……它奠定了人类对生物进化认识的基础,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必然会更加深入地认识生物进化的规律,更有成效地改造自然。恩格斯认为它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生物进化论的“进化”过程》
材料三 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政治上,这是俾斯麦以血和铁统一德国的时期。各国的民族主义赞美者认为达尔文主义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经济生活中,这是自由经营和粗鲁的个人主义的时期。舒适的、心满意足的上、中层阶级激烈反对国家为促进较大的社会平等而作出的任何干预。……19世纪后期也是殖民地扩张的黄金时期……有人争辩说,殖民地是强国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需的;还有人争辩说,按照世间的成就判断,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达尔文用上述现象来阐释生物进化论的什么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物种起源》诞生的思想条件。
(2)根据材料二,分析达尔文的进化论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达尔文学说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影响?由此,谈谈影响科学对社会发生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2.材料分析题(共2题)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到18世纪80年代,(法国)国家的债务已经占到国家税收的一半以上,政府陷入了严重的信贷危机。路易十六认识到,要想改变这种极度困难的局面,必须对下层民众积怨已久,而特权阶层死守不放的赋税征收制度进行改革。他一即位就任命了一批有才能的大臣,尤其是财政总监杜尔阁。杜尔阁是重农学派经济学家,他主张实行经济自由。1774年杜尔阁颁布粮食自由贸易法令,以扩大粮食市场和减少粮食投机。1775年他又下令降低粮食入市税,同年又将修路劳役改为征收道路税,一切等级包括国王均须缴纳。1776年初宣布取消行会组织,废止沉醉酒类专卖制,实行自由买卖。路易十六也曾尽力支持杜尔阁,但终无力顶住顽固派的压力,于1776年杜尔阁免职,各项改革措施也随之取消。
——摘自徐瑞娥《法国大革命前的财政危机与财政改革》
(1)根据材料,指出杜尔阁财政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杜尔阁财政改革措施和特点。
3.
(2018年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美国在建国初,由于国力弱小,加之受华盛顿“中立政策”的影响,没有制定任何针对拉美地区的政策。19世纪后,美国开始加强对这一地区的关注,并进行了长期渗透及武力干涉。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正式宣布美国对邻国奉行“睦邻政策”,表示不干涉拉美国家的内部事务。随后罗斯福又呼吁美洲各国互相理解,消除一切阻碍正常贸易发展的人为障碍。1934年,德国在经济和政治上成功地渗入拉美。对此,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废除与古巴的不平等条约,从海地撤军等,只以政治、经济手段维护和扩大其在拉美的利益。到1939年欧战爆发前,美国已和11个拉美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双方贸易迅速发展。
——摘编自刘绪贻等主编《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中立政策”和罗斯福“睦邻政策”基本特征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睦邻政策”的作用及其实质。

3.单选题(共15题)

4.
“尽管流于诡辩,但重要的是,……拓展了哲学的领域,使其不仅包括物理学和形而上学,还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正如罗马时代的西塞罗所言,……‘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文中省略处应为
A.康德
B.苏格拉底
C.智者学派
D.伏尔泰
5.
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据此可以得出
A.康德强调人的自由是有限的
B.启蒙思想是以道德为核心的
C.理性主义是康德的核心思想
D.德意志启蒙运动强调道德
6.
有人这样评价发生在欧洲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与其说其是‘古典文化的再生’,不如说其是‘近代文化的开端’;与其说其是‘复兴’,不如说其是‘创新’。它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标志着一个伟大的转折。”这一思想解放运动的“心脏”地区位于
A.雅典
B.佛罗伦萨
C.伦敦
D.巴黎
7.
宗教改革领袖加尔文说:“通过永恒的、不变的意图,上帝始终决定着谁可以被拯救,谁将被毁灭。”这反映了宗教改革的何种主张
A.《圣经》高于一切
B.上帝永恒
C.反对罗马天主教会
D.信仰得救
8.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种文学艺术的特点是
A.辞藻华丽,手法夸张
B.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
C.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
D.题材多样,表现手法丰富
9.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这首《兰花草》是1919年胡适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归国后写的,就当时社会背景以及胡适的理想而言,“兰花草”比喻的是
A.师夷长技以自强
B.经世致用
C.德先生与赛先生
D.民主共和观念
10.
蔡元培在1918年撰文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之崇实论与理想论;经济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并列其中,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此处蔡元培所说“大学之所以为大”的主要意义是
A.学风开放,思想自由
B.重文轻理,倡新抑旧
C.学科齐全,综合性强
D.规模宏大,名师众多
11.
林则徐在虎门禁烟期间,曾组织翻译瑞士法学家瓦特尔的《国际法》等一系列著作,以分析外国的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此时林则徐对西方认识已经比较全面
B.他接触西学是出于外交军事目的
C.他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
D.对中国近代维新思想起到启蒙作用
12.
《新青年》创刊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发行量长期徘徊在1000册左右;1918年后,发行量猛增至20000册。出现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A.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
B.十月革命的影响
C.文学革命的开展
D.五四运动的影响
13.
趋时更新、与时俱进是时代赋予发展者的历史使命,在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下列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应是
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③“师夷长技以自强”
④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①③④②
14.
“可知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这段话出自
A.《论十大关系》
B.《论联合政府》
C.《新民主主义论》
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5.
台湾作家李敖说:“***精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信、自尊、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就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活得顶天立地的精神……是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面对保国、保种、保教三重危机的挑战而激发出的勇敢的应战的精神,它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这段材料旨在说明***思想是
A.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
B.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C.只包括***早年的正确思想
D.中共七大以后形成的有关中国革命的理论
16.
“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这种“新的理论”主要是指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
17.
孙中山曾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对这段话中的“忠”,下列理解中最准确的是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要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强调了民族民主意识
D.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18.
1957年,著名小说《在路上》在美国出版,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发问:“……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的路。到底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下列作品与《在路上》风格一致的是
A.《西风颂》
B.《等待戈多》
C.《人间喜剧》
D.《十日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