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1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学者法里德•扎卡里亚在《后美国时代》(2008年)的文章称: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美国时代,我们正在经历着现代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转变。第一次是15世纪前后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崛起……第三次是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
材料二最近在各地上演的好莱坞大片《2012》中,可以看到中国人抗震救灾的情节,展示了中国形象,打破了好莱坞大片中美国人一直被塑造为拯救世界英雄的惯例。
问题:(1)结合15世纪前后的欧洲历史扼要阐述“西方世界的崛起”? (6分)
(2)概括指出“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的主要表现。(6分)并指出“后美国时代”世界格局的主要特点。(2分)
(3)谈谈你对材料二中“中国形象”的认识? (4分)
材料一学者法里德•扎卡里亚在《后美国时代》(2008年)的文章称: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美国时代,我们正在经历着现代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转变。第一次是15世纪前后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崛起……第三次是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
材料二最近在各地上演的好莱坞大片《2012》中,可以看到中国人抗震救灾的情节,展示了中国形象,打破了好莱坞大片中美国人一直被塑造为拯救世界英雄的惯例。
问题:(1)结合15世纪前后的欧洲历史扼要阐述“西方世界的崛起”? (6分)
(2)概括指出“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的主要表现。(6分)并指出“后美国时代”世界格局的主要特点。(2分)
(3)谈谈你对材料二中“中国形象”的认识? (4分)
2.单选题- (共11题)
2.
伯利克里说:“在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家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精神深使我们信服。”这段话表明古代雅典()
A.保护雅典人合法权利 | B.尊重雅典公民个人意志 |
C.遵循法律至上原则 | D.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
3.
在全部罗马法的内容中,“私法”部分是其精华,其特点是保护私有财产和承认个人人格。“私法”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
A.保证所有人都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 | B.调节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 |
C.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 D.促进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
4.
近代美、德、法三国曾先后于1787年1871年1875年制定和颁布了本国宪法。三国宪法所确立政体的相同点主要有
①政权组织实行责任内阁制
②标志着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完善
③议会一般实行两院制
④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政权组织实行责任内阁制
②标志着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完善
③议会一般实行两院制
④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③④ |
D.①③④ |
5.
有学者认为:“与欧洲文化相比,美国文化完全是山寨(仿造)起家的。”其“山寨”性表现在:
A.效法英国的政党政治 |
B.仿照法国的共和制 |
C.依据德国的联邦制 |
D.受惠于伏尔泰的“开明君主制” |
6.
下表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情况。其中,与1923年6月至1937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动无关的因素是( )
时间 | 1921.7 | 1923.6 | 1927.4 | 1927.8 | 1934.9 | 1937.1 | 1945.4 | 1949.10 |
人数 | 57 | 432 | 5.7万 | 1万多 | 30多万 | 4万多 | 121万多 | 448万多 |
A.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开辟 |
C.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 |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
7.
关于多极化未来有哪些极的问题,学术界存在“三极论”(美国、欧洲、东亚)、“五极论”(美、日、欧、俄、中)和“六极论”(前五极加印度)等争议,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A.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 |
B.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
C.美国综合实力的衰弱 |
D.一超多强局面的基本瓦解 |
9.
英国《卫报》登载的专栏作家马丁•雅克的文章指出:“那一年(1978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段完全不同的历史。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1978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 |
B.1978年,中国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C.1978年,中国作出的决策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路 |
D.1978年,中国改变了社会性质 |
1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提出了“双百方针”。该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是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
B.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
C.“文革”期间 |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
3.选择题- (共3题)
14.
阅读材料,回答小题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西北,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都城,城区北临燕山,西临是西山,东南是华北平原,向太平洋敞开。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华北平原,自古以来都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产地。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区,推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也给北京带来了巨大压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